第四百四十九章 、祸不单行(2/3)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大王饶命 遮天 赘婿 小阁老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重生之文豪巨星 剑毒梅香
底下。
“来的时候,两位阁老就叮嘱过。
山西是晋商的大本营,这帮人和北虏勾结的很深。
当地的官绅商贾,都是走私贸易的既得利益者,他们最不希望北虏被消灭。
如果不是北虏突然南侵,朝廷已经对这些蛀虫出手了。
我们这次过来,除了抗击北虏入侵外,还有一个任务就是清洗地方上的蛀虫。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多半是有人觉察到了什么,选择了和北虏勾结。
眼前的这支北虏大军,估摸着就是这帮叛徒放进来的。
我们看似是本土作战,实际上遍地都是隐藏的敌人,随时有可能扑上来咬我们一口。
在接下来的大战中,大家必须提高警惕!”
景逸风神色凝重的说道。
在战场上,分清敌我至关重要。
恰好在平原大地上,同北虏骑兵遭遇,没人设计是不可能的。
如果正面战场顶不住,少不了要战略转移。
纵使保不住大军,也要想办法保住军中骨干。
对大虞朝来说,只要军中的骨干力量在,士兵损失再多都能补充回来。
相比之下,优秀的基层将领,才是稀缺资源。
勋贵系的部队,比其他虞军战斗力强,并不是他们这些高层将领能力多逆天。
真正的优势,在于前面的平叛战争中,大家锻炼出了一支优秀的家丁队伍。
这些人充当基层的伍长、什长,可以在最短时间内,拉出一支部队。
在一群老兵的带领下,稍加训练之后,就能形成战斗力。
昌平大战中损失三个镇,勋贵系就觉得肉疼,不是心痛那几万士卒,而是心痛折损的大量骨干将领。
如果没有上一次的损失,后续的扩军过程中,将领也不会缺的这么厉害。
以至于诸多新编部队的战斗力,迟迟无法达到预期水准。
临时行宫。
“陛下,大事不好。”
“北虏买通守城将领,打开城门,一举夺取了大同府。
前往大同增援的右路军,猝不及防之下,中了敌军的算计,遭到大量敌军围困。
右路军携带粮草不多,估摸着要不了多长时间,就能收到景提督的紧急求援信!”
郑英逸神色慌乱的汇报道。
锦衣卫不光有监察百官的职责,还有监察四夷的职责,其中自然也包括北虏。
发生眼前这种事,锦衣卫没有提前上报,无疑是失职的表现。
不过这种事,也没法进行追责。
原来的情报网络被摧毁后,新的情报网络才刚刚建立。
受困于经费,锦衣卫在北疆的情报网络建设,相当于迟缓。
许多分支机构,都处于空缺状态。
“什么?”
“大同府丢了!”
“右路军遭到围困!”
永宁帝难以置信的问道。
坚固无比的大同府,按照正常情况,怎么也能抵挡敌军数月的进攻。
派出援兵过去,除了加固城防,也有伺机反击的意思。
结果不光大同沦陷,还连累援兵被困,一下子让虞军在战场上处于了战略劣势。
“是的,陛下!”
郑英逸语气坚定的回答道。
这种要命的消息,他可不认为下面的人敢谎报。
“砰!”
得到确切的答案,恼怒的永宁帝,当场掀翻了眼前的桌子。
“废物!”
“大同守将是废物!”
“景逸风也是废物!”
“通通都是废物!”
咆哮的声音响起,营帐内的众人被吓得瑟瑟发抖。
皇帝如此失态的场面,他们还是第一次遇到。
不过大家也可以理解。
以往收到噩耗,那都是下面的大臣在主持大局。
这一次皇帝御驾亲征,战场上遭遇大败,那就是永宁帝自然的锅。
无论怎么推卸责任,未来史书上,都会把战败记录在他头上。
至于下面那些具体负责人,大概率是一笔概况,小卒子没有资格让史官们深入描述。
顶多给他们加上“无能”、“骄奢淫逸”之类的恶评。
“陛下,息怒!”
见皇帝发泄的差不多了,众人才敢开口劝说。
“息怒!”
“大同丢了,右路军也危在旦夕,如何让朕不生气?”
永宁帝一挥衣袖质问道。
大同这么快沦陷,守将肯定难辞其咎。
右路军没有按时抵达大同府,那自然是景逸风这位右路军统帅的责任。
不过作为主帅,他自己才是第一责任人。
右路军行动迟缓,那是下雪天路滑,属于不可抗力。
大同府迅速沦陷,同样涉及到了权力纷争。
按照正常逻辑,战争时期肯定是守将,全权负责城中事务。
其他官员甭管职位高低,扮演的角色都是辅助。
偏偏为了加强对边军的控制,在大战爆发前,他下令山西巡抚进入大同节制城中军务。
最高责任指挥官成了山西巡抚,那么承担主要责任的就是山西巡抚。
人是他派过去的,现在大同沦陷,自然也要承担相应政治责任。
对永宁帝来说,现在不光是战场上失利,更是一场政治危机。
如果处理不好,皇权将遭到重创。
“陛下,事情已经发生了,当务之急是赶紧救援右路军。
朝廷已经丢了大同三镇,不能再失去
“来的时候,两位阁老就叮嘱过。
山西是晋商的大本营,这帮人和北虏勾结的很深。
当地的官绅商贾,都是走私贸易的既得利益者,他们最不希望北虏被消灭。
如果不是北虏突然南侵,朝廷已经对这些蛀虫出手了。
我们这次过来,除了抗击北虏入侵外,还有一个任务就是清洗地方上的蛀虫。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多半是有人觉察到了什么,选择了和北虏勾结。
眼前的这支北虏大军,估摸着就是这帮叛徒放进来的。
我们看似是本土作战,实际上遍地都是隐藏的敌人,随时有可能扑上来咬我们一口。
在接下来的大战中,大家必须提高警惕!”
景逸风神色凝重的说道。
在战场上,分清敌我至关重要。
恰好在平原大地上,同北虏骑兵遭遇,没人设计是不可能的。
如果正面战场顶不住,少不了要战略转移。
纵使保不住大军,也要想办法保住军中骨干。
对大虞朝来说,只要军中的骨干力量在,士兵损失再多都能补充回来。
相比之下,优秀的基层将领,才是稀缺资源。
勋贵系的部队,比其他虞军战斗力强,并不是他们这些高层将领能力多逆天。
真正的优势,在于前面的平叛战争中,大家锻炼出了一支优秀的家丁队伍。
这些人充当基层的伍长、什长,可以在最短时间内,拉出一支部队。
在一群老兵的带领下,稍加训练之后,就能形成战斗力。
昌平大战中损失三个镇,勋贵系就觉得肉疼,不是心痛那几万士卒,而是心痛折损的大量骨干将领。
如果没有上一次的损失,后续的扩军过程中,将领也不会缺的这么厉害。
以至于诸多新编部队的战斗力,迟迟无法达到预期水准。
临时行宫。
“陛下,大事不好。”
“北虏买通守城将领,打开城门,一举夺取了大同府。
前往大同增援的右路军,猝不及防之下,中了敌军的算计,遭到大量敌军围困。
右路军携带粮草不多,估摸着要不了多长时间,就能收到景提督的紧急求援信!”
郑英逸神色慌乱的汇报道。
锦衣卫不光有监察百官的职责,还有监察四夷的职责,其中自然也包括北虏。
发生眼前这种事,锦衣卫没有提前上报,无疑是失职的表现。
不过这种事,也没法进行追责。
原来的情报网络被摧毁后,新的情报网络才刚刚建立。
受困于经费,锦衣卫在北疆的情报网络建设,相当于迟缓。
许多分支机构,都处于空缺状态。
“什么?”
“大同府丢了!”
“右路军遭到围困!”
永宁帝难以置信的问道。
坚固无比的大同府,按照正常情况,怎么也能抵挡敌军数月的进攻。
派出援兵过去,除了加固城防,也有伺机反击的意思。
结果不光大同沦陷,还连累援兵被困,一下子让虞军在战场上处于了战略劣势。
“是的,陛下!”
郑英逸语气坚定的回答道。
这种要命的消息,他可不认为下面的人敢谎报。
“砰!”
得到确切的答案,恼怒的永宁帝,当场掀翻了眼前的桌子。
“废物!”
“大同守将是废物!”
“景逸风也是废物!”
“通通都是废物!”
咆哮的声音响起,营帐内的众人被吓得瑟瑟发抖。
皇帝如此失态的场面,他们还是第一次遇到。
不过大家也可以理解。
以往收到噩耗,那都是下面的大臣在主持大局。
这一次皇帝御驾亲征,战场上遭遇大败,那就是永宁帝自然的锅。
无论怎么推卸责任,未来史书上,都会把战败记录在他头上。
至于下面那些具体负责人,大概率是一笔概况,小卒子没有资格让史官们深入描述。
顶多给他们加上“无能”、“骄奢淫逸”之类的恶评。
“陛下,息怒!”
见皇帝发泄的差不多了,众人才敢开口劝说。
“息怒!”
“大同丢了,右路军也危在旦夕,如何让朕不生气?”
永宁帝一挥衣袖质问道。
大同这么快沦陷,守将肯定难辞其咎。
右路军没有按时抵达大同府,那自然是景逸风这位右路军统帅的责任。
不过作为主帅,他自己才是第一责任人。
右路军行动迟缓,那是下雪天路滑,属于不可抗力。
大同府迅速沦陷,同样涉及到了权力纷争。
按照正常逻辑,战争时期肯定是守将,全权负责城中事务。
其他官员甭管职位高低,扮演的角色都是辅助。
偏偏为了加强对边军的控制,在大战爆发前,他下令山西巡抚进入大同节制城中军务。
最高责任指挥官成了山西巡抚,那么承担主要责任的就是山西巡抚。
人是他派过去的,现在大同沦陷,自然也要承担相应政治责任。
对永宁帝来说,现在不光是战场上失利,更是一场政治危机。
如果处理不好,皇权将遭到重创。
“陛下,事情已经发生了,当务之急是赶紧救援右路军。
朝廷已经丢了大同三镇,不能再失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