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复山河 > 第四百零九章 、勤王

第四百零九章 、勤王(2/3)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大王饶命   遮天   赘婿   小阁老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重生之文豪巨星   剑毒梅香  

会不会弄错了?”  

“开封遭遇大水侵泡,叛军攻破城防确实有可能。  

可长城防线,朝廷花费了重金打造,北虏又不擅攻城。  

边军的战斗力有目共睹,最不济也能坚守一两个月。”  

兵部尚书罗泽风率先质疑道。  

最近几年时间里,朝廷光修筑城墙工事,就砸了足足六百万万白银。  

朝廷去年在边关的军费支出,更是超过一千六百万两白银。  

投入了这么多钱,居然收获了这样的结果,谁都无法接受。  

“罗大人,这些情报是锦衣卫冒死传回来的,不可能有假。  

如果不出意外的话,再过上一两天,地方衙门就会求援信。  

甭管你是否愿意相信,北虏确实是一天就撕破了长城防线。  

防线迅速崩溃,一方面是城墙修筑的是样子货,并没有按照朝廷规定烧制墙砖,而是直接夯土。  

另一方面则是边关天降大雪,前线驻守官兵的物资,没有按时送达。  

锦衣卫路过瞬乡堡时,发现堡内驻守的十七名士卒,全部冻死在了屋内。  

按照朝廷规定,堡内驻军是应该是一百人。”  

郑英逸冷漠的捅破了窗户纸。  

以往的时候,他可以假装看不见。  

可是现在不行,长城防线一日告破,肯定是要追责的。  

继续捂盖子,他这锦衣卫指挥使,就不用干了。  

“兵部、工部,此事你们怎么说?”  

永宁帝忍不住质问道。  

他一直搞不清楚,为何重金打造的长城防线,就如纸糊的一样。  

现在听了锦衣卫指挥使的说辞,一下子就变得合理起来。  

豆腐渣工程,再迭加吃空饷、物资送达不及时,防线能够守住才有问题。  

既然出现了一个舜乡堡惨剧,那就会有无数个舜乡堡。  

正是这些大大小小的堡垒,共同构筑了长城防线。  

这些堡垒烂了,那么整条防线也就烂了。  

没有这些人及时发出预警,驻守的官军无法第一时间收到消息,等发现敌军的时候,人家都打了进来。  

毕竟,对北虏来说,甭管长城防线多长,突破都只需要一个点。  

撕开一道口子之后,很快就会出现无数道口子。  

豆腐渣工程的城墙,炸毁起来不要太简单。  

“陛下,臣回去就彻查此事,定将不法之人揪出来!”  

罗泽风和沈启元异口同声的回答道。  

贪腐在大虞是老大难的问题,别看他们嘴上答应的干脆,具体该怎么彻查是一点底都没有。  

作为整条利益链的顶端,下面的小弟喝酒吃肉,也不可能让老大饿着。  

每年的冰炭孝敬,不是白收的。  

按照惯例发生这种事,他们应该想办法维护小弟,最少也要帮他们运作减轻处罚。  

可是这次的情况不一样,谁也没想到下面人胆子如此大。  

事关帝国命运的长城防线,都能搞出豆腐渣工程来。  

相较于工部尚书,兵部尚书罗泽风更慌。  

豆腐渣工程,大不了把主持修筑的官员丢出去,充当替罪羊。  

兵部的麻烦,可不光防线失守,还要想办法抵御北虏入寇。  

倘若北虏再次兵临城下,他这位兵部尚书,少不了去诏狱中走一遭。  

想要甩锅都不行,大虞军队名义上一体,实质上却分成了两波。  

南边各省的部队,人家都听都督府的指挥,对兵部的命令选择性执行。  

北方各省的部队情况正好相反,全部都在兵部麾下听命,对都督府的军令阳奉阴违。  

帝国军队一分为二,互相制衡符合皇帝的利益,永宁帝选择假装看不见。  

磨合了几年之后,渐渐成为了潜规则。  

在军费分配上,北方各省因为要防御北虏的缘故,拿走了朝廷大部分的资源。  

南方各省虽然无法获得朝廷的全力支持,但几大督抚都是勋贵系的大佬,人家可以从地方上获得协饷。  

虽然朝廷想把财权,全部收归中央政府,可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还是受到了阻碍。  

一应军饷开销,都是地方督抚衙门直接划拨,并没有先把钱粮运输到户部。  

理由都是现成的,为了减少运输途中的火耗。  

大虞官员奉行的是雁过拔毛,地方税收上缴户部,火耗通常在两成左右。  

户部划拨下来的经费,漂沫的更加严重。  

一进一出的折腾下来,最少一半的钱粮,被官僚系统吞噬。  

钱粮就地划拨,连户部都不进,那就更不可能从兵部过手。  

卡不了后勤,话语权自然也就没了。  

偏偏大虞朝最强的部队,又分布在南方各省。  

北方大地名义兵力不少,能打的真心不多。  

看长城防线打的稀烂,就知道重建的几个边镇,大概率都是水货。  

真正能打的,也就辽东镇。  

如果这些人肯拼命的话,还是能够吓住北虏。  

几万精锐拿出来兑子,鞑靼人肯定受不了。  

遗憾的是辽东早就自成体系,跟着做做样子可以,拼命是不可能的。  

“现在才知道彻查,早干嘛去了?”  

“北虏都杀进来了,再晚站在城门楼子上,都能看到敌军的身影!”  

永宁帝忍不住训斥道。  

原本说好的,他在帘子后面聆听,让内庭和外廷商议对策。  

事到临头了,他还是忍不住插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