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复山河 > 第四百零三章、赈灾

第四百零三章、赈灾(2/3)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大王饶命   遮天   赘婿   小阁老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重生之文豪巨星   剑毒梅香  

住了失态的皇帝,才避免了出丑。  

“叛军太平王所部,在十天前掘开了黄河。  

恰好上游突降暴雨,导致黄河水位上涨,冲毁沿岸良田无数。  

负责围剿叛军的多支官军,也在大水中失连,损失无法估量。  

简单的陈述了一遍内容后,百官纷纷脸色大变。  

黄河决堤,从来都是要命的大事。  

历史上许多王朝走向覆灭,都是从黄河决堤开始的。  

现在虽然是枯水季节,怎奈上游反常的下了暴雨,导致黄河流量不减反增。  

水流量越大,就意味着带来的灾难越沉重。  

无论大家是否愿意,都要面临一个现实,大虞朝即将出现数百万人流离失所。  

“陛下,反贼倒行逆施,理当诛其九族!”  

徐文岳率先开口表明立场。  

黄河决堤对大虞朝是灾难性的,对他个人来说,却是大救星。  

清流集团的逼宫行动,将他置于了非常危险的境地。  

成功了固然权倾一方,可皇帝若是坚持不妥协,那么反击的第一目标就是他清流头子。  

文斗不行,还可以换武斗。  

厂卫横行的时代,他是亲身经历过的,可不像清流系中少壮派那么单纯。  

逼急了永宁帝,人家重启厂卫打压异己,又不是干不出来。  

清流一系看似声势浩大,可本质上还是嘴炮。  

在政治规则内博弈,他们是代表天下士绅利益的最大政治团体。  

一旦打破规则,他们就啥也不是。  

“嗯!”  

“反王确实罪大恶极,不过明正典刑,也要等抓到人之后。  

当务之急,还是黄河决堤的善后工作。  

诸位爱卿,可有对策?”  

这一刻,永宁帝的脑子格外清晰。  

相较于之前那些权力纷争,黄河决堤才是最要命的。  

一场白莲教之乱,就打光了大虞朝的百年积累。  

若是再来一次的话,大虞朝可没有那么多底蕴,经得起一直折腾。  

“陛下,黄河决堤后,大水势必会对堤坝造成致命打击。  

恳请朝廷下拨一百万两治河款,全面修复黄河河堤。”  

工部尚书沈启元率先回答道。  

黄河的问题由来已久,前些年因为战争的缘故,朝廷减少了治河款项拨付。  

经过官僚们层层克扣之后,具体到了地方上,连日常维护费用都不够。  

以至于他这个工部尚书,整日都提心吊胆,唯恐哪天黄河决堤,自己沦为背锅侠。  

叛军出手掘开黄河,直接替工部平了账。  

现在所有的河道出问题,全部都是叛军的锅,他可以理直气壮的向朝廷要钱。  

一百万两治河款只是一个开始,后续还可以根据工程进度,继续向朝廷伸手要钱。  

具体要花多少钱,才能够解决这个麻烦,那就要看一众官员的节操了。  

“庞爱卿,你听到了的。  

这笔款子,户部必须要出!”  

永宁帝不容置疑的说道。  

“陛下,治河款肯定是要划拨的,不过工部需要拿出完善的预算方案来。  

治河是一项大工程,如果事先没有计划,后续资金跟不上可就麻烦了。”  

庞承杰想了想说道。  

黄河都决堤了,花血本治理是必须的。  

不然这样的水患,隔三差五来一次,谁都受不了。  

可具体怎么治理,还是有说法的。  

以他对工部的了解,遇上这种大工程,少不了扒下一层油。  

不设限制的话,别说是一百万两,就算一千万治河款,都不一定够他们挥霍。  

“沈爱卿,该你说话了。”  

永宁帝点了点头说道。  

户部给出的理由充分,要治理黄河总得有个预算,不能说多少就是多少。  

做了这么多年皇帝,对官员的节操,他同样不放心。  

“陛下,请放心。  

详细的预算计划,工部会尽快拿出来。”  

沈启元当即保证道。  

做预算难不倒他们,工部那帮官僚,在这方面也是经验丰富。  

先按照正常的方案做,先把款子拿到手再说。  

后续不够用了,那就夸大施工难度,搞增项支出。  

治河不同于其他工程,项目一旦烂了尾,前面的所有投入都打了水漂。  

黄河每次自然决堤,都是挑薄弱点爆发。  

治河议题结束,大殿内一下子安静了下来。  

相比治理黄河,接下来的难民安置,才是最大难题。  

数百万人流离失所,搁在任何封建王朝,都是要命的大事。  

赈灾,不是简单的朝廷拨款,就能够解决问题。  

大冷的冬天,灾民不光要吃饭,还需要考虑取暖问题。  

稍有不慎,就会引发民变。  

这种苦差事,落在谁头上,就算谁倒霉。  

“赈灾之事,诸位爱卿可有想法?”  

永宁帝开口打破了沉默。  

赈灾之事,宜早不宜迟。  

拖的时间越长,越容易发生意外。  

一旦地方上揭竿而起,再想出手赈灾就晚了。  

“陛下,从地形上来看,这次黄河决堤受损最严重的是河南。  

下游的南直隶,多半也会遭殃。  

山东的部分地区,也有可能被波及到。  

所以本次赈济的重点,应该放在河南。  

至于南直隶和山东灾情相对较轻,可以让地方衙门,自行想办法安置灾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