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四章、政治影响(2/3)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大王饶命 遮天 赘婿 小阁老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重生之文豪巨星 剑毒梅香
们是否有诚意。
在此之前,我们必须先拿下徐州府,证明自己的实力。
传令下去,不惜一切代价,务必要在五天内攻破徐州城!”
施靖林一脸无奈的说道。
勋贵们只要不傻,就不会和他们合作。
哪怕真要合作,也是互相保持默契,而不是直接接触。
锦衣卫和东厂的战斗力下降不假,但不等于人家就是死人,什么情报都不搜集。
一旦让皇帝知道,国内的两大武装集团合流,那是要出大事的。
明知道没机会,他也无法拒绝。
施靖忠的话,代表了族中相当大一部分人的想法。
能够看出事情本质的,只有极少数人。
京师。
“好!”
“秦天瑞,真乃国之栋梁!
传旨,加封秦天瑞定国将军,赏:上等良驹一匹、金百两、布五十匹…”
看着手中的捷报,龙颜大悦的永宁帝,当即给出了封赏。
如果不是理智占据了上风,他差点儿下旨,让秦天瑞承袭兴国公的爵位。
按照惯例这种祖传爵位,以秦天瑞的功绩,现在完全够资格继承。
然而有资格,不等于就能袭爵。
国公这种层次的爵位,落在一名实权将领身上,那意味着又一名顶尖勋贵诞生。
最近几年,勋贵系的发展势头迅猛,他这个皇帝需要考虑权力平衡。
扶持勋贵对抗文官,或许在先帝朝是认真的,但在永宁帝这里仅仅只是恐吓文官集团的手段。
真要把勋贵集团扶起来,生性多疑的他,根本没法安然入睡。
如果有可能的话,他宁愿新封一个爵位给秦天瑞,也不愿意让他继承兴国公之位。
毫无疑问,这是不可能的。
按照大虞目前苛刻的封爵制度,以秦天瑞现在的功劳封爵,只能获得一个终身制爵位。
同世袭的开国公爵相比,中间差了不知道多少层次。
这么干不仅无法拉拢人心,还会把人家推向对立面。
雷霆雨露,俱是君恩,那只是糊弄傻子的。
当了几年的皇帝,他非常清楚,下面的人不是圣人。
真要是断了秦天瑞继承兴国公爵位的希望,这位忠于大虞的将领,就成了不稳定份子。
大虞内忧外患,现在正是用人之际。
此时自毁长城,可不是他这位明君该干的。
“恭喜陛下,喜得良将!”
“收复了扬州府,反贼的好日子,就要结束了。
想来要不了多久,收复南京的捷报,就会传来。
首辅万俊辉带头拍起了马屁。
以往的时候,发生这种事,御史们早就开喷。
今天的情况特殊,大家的心情都非常不错。
叛军遭到重锤,岌岌可危的大虞朝,突然间转危为安。
对众人来说,这意味着大家暂时不需要考虑跳槽了。
理论上文官士绅,换个主子一样能当官。
可所有人都清楚,改朝换代是需要付出惨痛代价的。
纵观人类历史,九成以上的前朝官员,都熬不到新朝建立。
除了下错注外,更多官员连重新下注的机会都没有,就被人给干掉了。
天下鼎革,革的可不只是前朝皇帝,还有既得利益集团。
大家冒着诛九族的风险,跟着一起造反,可不是白干的。
不把既得利益集团干掉,拿什么去封赏有功之臣。
私底下抱怨归抱怨,大虞朝的官当起来,还是非常舒服的。
“哈哈哈…”
“首辅所言不差,舞阳侯在递交捷报的同时,也奉上了下一步的作战计划。
按照他的计划,接下来将集中兵力,全力收复南京城。
朕觉得非常不错,可以予以支持。
唯一的问题就是持续征战,各省财政压力都非常大。
户部,能够抽出多少钱粮物资,支持收复南京?”
永宁帝关心的询问道。
大虞朝最大的问题就是财政,现在出现的一系列问题,都是围绕着财政展开。
如果朝廷有足够的钱粮,根本不会有那么多叛军。
“陛下,户部财政一直吃紧。
各地的秋税刚入库,就被拿去填了窟窿。
现在国库空空…”
庞承杰本能的选择了哭穷。
当然,户部也是真的穷。
朝廷欠下的烂账一大堆,根本不是一季秋税,就能够把坑填平的。
纵使多收十年的税款,也还不上前面的旧账。
为了平账,户部不得不拿和废纸差不多的宝钞予以充数。
不过这些废纸,可以用来支付官员、宗室、贵族的俸禄,却没法用来发放军饷。
大虞建立这么多年,通货膨胀了不知多少倍,士兵军饷硬是没有增长过,还时常遭到克扣。
倘若这最后的救命军饷,都拿宝钞糊弄。
那么宝钞上午发下去,下午部队就发生哗变,次日城头就会出现“清君侧”的大旗。
同忠义无关,纯粹是士兵也要生存。
不给人家留活路,那么大家就一起下地狱。
“够了!”
“朕不想听这些老掉牙的理由。
没有钱粮,就想办法去筹集。
全部都要朕来处理,还有你这户部尚书干嘛?
内阁也参与进去,务必筹集一笔军饷出来。”
永宁帝没好气的说道。
每次心情好的时候,总会
在此之前,我们必须先拿下徐州府,证明自己的实力。
传令下去,不惜一切代价,务必要在五天内攻破徐州城!”
施靖林一脸无奈的说道。
勋贵们只要不傻,就不会和他们合作。
哪怕真要合作,也是互相保持默契,而不是直接接触。
锦衣卫和东厂的战斗力下降不假,但不等于人家就是死人,什么情报都不搜集。
一旦让皇帝知道,国内的两大武装集团合流,那是要出大事的。
明知道没机会,他也无法拒绝。
施靖忠的话,代表了族中相当大一部分人的想法。
能够看出事情本质的,只有极少数人。
京师。
“好!”
“秦天瑞,真乃国之栋梁!
传旨,加封秦天瑞定国将军,赏:上等良驹一匹、金百两、布五十匹…”
看着手中的捷报,龙颜大悦的永宁帝,当即给出了封赏。
如果不是理智占据了上风,他差点儿下旨,让秦天瑞承袭兴国公的爵位。
按照惯例这种祖传爵位,以秦天瑞的功绩,现在完全够资格继承。
然而有资格,不等于就能袭爵。
国公这种层次的爵位,落在一名实权将领身上,那意味着又一名顶尖勋贵诞生。
最近几年,勋贵系的发展势头迅猛,他这个皇帝需要考虑权力平衡。
扶持勋贵对抗文官,或许在先帝朝是认真的,但在永宁帝这里仅仅只是恐吓文官集团的手段。
真要把勋贵集团扶起来,生性多疑的他,根本没法安然入睡。
如果有可能的话,他宁愿新封一个爵位给秦天瑞,也不愿意让他继承兴国公之位。
毫无疑问,这是不可能的。
按照大虞目前苛刻的封爵制度,以秦天瑞现在的功劳封爵,只能获得一个终身制爵位。
同世袭的开国公爵相比,中间差了不知道多少层次。
这么干不仅无法拉拢人心,还会把人家推向对立面。
雷霆雨露,俱是君恩,那只是糊弄傻子的。
当了几年的皇帝,他非常清楚,下面的人不是圣人。
真要是断了秦天瑞继承兴国公爵位的希望,这位忠于大虞的将领,就成了不稳定份子。
大虞内忧外患,现在正是用人之际。
此时自毁长城,可不是他这位明君该干的。
“恭喜陛下,喜得良将!”
“收复了扬州府,反贼的好日子,就要结束了。
想来要不了多久,收复南京的捷报,就会传来。
首辅万俊辉带头拍起了马屁。
以往的时候,发生这种事,御史们早就开喷。
今天的情况特殊,大家的心情都非常不错。
叛军遭到重锤,岌岌可危的大虞朝,突然间转危为安。
对众人来说,这意味着大家暂时不需要考虑跳槽了。
理论上文官士绅,换个主子一样能当官。
可所有人都清楚,改朝换代是需要付出惨痛代价的。
纵观人类历史,九成以上的前朝官员,都熬不到新朝建立。
除了下错注外,更多官员连重新下注的机会都没有,就被人给干掉了。
天下鼎革,革的可不只是前朝皇帝,还有既得利益集团。
大家冒着诛九族的风险,跟着一起造反,可不是白干的。
不把既得利益集团干掉,拿什么去封赏有功之臣。
私底下抱怨归抱怨,大虞朝的官当起来,还是非常舒服的。
“哈哈哈…”
“首辅所言不差,舞阳侯在递交捷报的同时,也奉上了下一步的作战计划。
按照他的计划,接下来将集中兵力,全力收复南京城。
朕觉得非常不错,可以予以支持。
唯一的问题就是持续征战,各省财政压力都非常大。
户部,能够抽出多少钱粮物资,支持收复南京?”
永宁帝关心的询问道。
大虞朝最大的问题就是财政,现在出现的一系列问题,都是围绕着财政展开。
如果朝廷有足够的钱粮,根本不会有那么多叛军。
“陛下,户部财政一直吃紧。
各地的秋税刚入库,就被拿去填了窟窿。
现在国库空空…”
庞承杰本能的选择了哭穷。
当然,户部也是真的穷。
朝廷欠下的烂账一大堆,根本不是一季秋税,就能够把坑填平的。
纵使多收十年的税款,也还不上前面的旧账。
为了平账,户部不得不拿和废纸差不多的宝钞予以充数。
不过这些废纸,可以用来支付官员、宗室、贵族的俸禄,却没法用来发放军饷。
大虞建立这么多年,通货膨胀了不知多少倍,士兵军饷硬是没有增长过,还时常遭到克扣。
倘若这最后的救命军饷,都拿宝钞糊弄。
那么宝钞上午发下去,下午部队就发生哗变,次日城头就会出现“清君侧”的大旗。
同忠义无关,纯粹是士兵也要生存。
不给人家留活路,那么大家就一起下地狱。
“够了!”
“朕不想听这些老掉牙的理由。
没有钱粮,就想办法去筹集。
全部都要朕来处理,还有你这户部尚书干嘛?
内阁也参与进去,务必筹集一笔军饷出来。”
永宁帝没好气的说道。
每次心情好的时候,总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