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七章 、钱粮困局(2/3)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大王饶命 遮天 赘婿 小阁老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重生之文豪巨星 剑毒梅香
,他们这些有志于争夺天下的大势力,也少不了爆发大战。
从长远发展考虑,在推翻虞朝统治的同时,也必须想办法削弱或者压制竞争对手。
“陛下圣明!”
群臣齐声高呼道。
尽管大家不认为,西王卫嘉瑞会投奔过来,但不影响吴国进行尝试。
即便是拉拢不了卫嘉瑞,拉拢一些将领过来,对吴国来说,也具有非常重要的政治意义。
不过这一切的前提,建立在西王战场上遭遇重大挫折。
倘若能够大破虞军,这些小动作,没有任何意义。
船队一路南下,大军抵达广州时,已经到了盛夏。
顶着炎炎烈日,李牧依旧觉得踏实。
相比海上航行的苦逼日子,登陆本身就是最大的幸福。
“牧儿,接下来我们要在广州整军,可就依仗你了!”
景国良笑呵呵的说道。
相对来说,他这个闽浙总督的压力,还算是小的。
浙江虽然落入叛军之手,但福建还在朝廷控制中。
并且在浙江沦陷的过程中,还有不少官军,从那边顺利撤了下来。
这些人都是勋贵系的骨干,全是从李牧麾下拆分出去的。
丢城失地不是他们无能,主要是局势恶化的太快。
很多人尚未赴任,或者是刚刚上任,大战就爆发了,根本没有时间整军备战。
即便是如此,靠着李牧提供的支持,前期一样和叛军打的有来有回。
一直到勤王诏书下达,李牧和舞阳侯一起率军北上勤王,无力继续为他们提供援助。
原本焦灼的浙江战场,很快呈现一面倒的局面。
大虞军队享受的是多级财政供养。
即:朝廷、省、府三级供养制。
这是以文御武国策下的产物,既可以保障朝廷对地方军队的控制,又确立了地方衙门主官对军队的监督权。
平常时期想要调动大军,必须要同时获得皇帝圣旨、兵部、都督府的调令。
战争时期,地方文官获得朝廷授权之后,才能拥有军队指挥权。
白莲教叛军做大后,户部无力为平叛大军提供钱粮,朝廷被迫向总督放权。
原本属于朝廷的那部分义务,就落到总督衙门身上。
浙江沦陷之后,没有地方衙门的财力支持,全靠总督衙门的拨款过日子。
有限的钱粮,养活自己的家丁部队都困难,想要补充军队建制,收复失地根本无从谈起。
一起受影响的,还有调任湖广的将领。
因为管辖权的问题,他们的处境更惨。
后撤进入广东之后,一分钱的拨款都拿不到。
想找湖广总督要钱,中间又被叛军阻隔开来,只能厚着脸皮回来求助。
军饷自然是指望不上,看在同僚旧部的份儿上,李牧和舞阳侯商议过后,为他们提供了一批军粮。
现在新总督到任,肯定要整合这部分部队。
不过在这一过程中,有一个绕不开的问题,就是大军所需的“钱粮”。
湖广仅有的几座重镇,还在叛军围困中,肯定是无法提供钱粮的。
福建倒是能够提供一些钱粮,不过今年的税收,早早就被舞阳侯预支给了勤王大军。
以至于景国良和李原,这两位总督刚到任,就面临无钱可用、无粮可征的窘迫中。
“岳父放心,整顿军备的事情简单。
闽浙地区的募兵将领,多是小婿的旧部,还是勋贵子弟出身。
只需招呼一声,他们就会全力配合您的工作。
七叔在广东总兵,他麾下的一镇部队,您也可以带过去使唤。
这些部队加在一起,大约有两万军队,小婿再支援你五千兵马。
加上福建的几万军队,稍微整顿一下,就可以收复浙江。
如果想要稳健的话,最好是先补充满各部的缺额,再向叛军发起反攻。”
李牧当即保证道。
钱粮的问题,这需要景国良和舞阳侯沟通,他没办法越权承诺。
可是帮忙整顿军队,还是非常轻松的。
如果这些旧部,到了外面一飞冲天,他这个老上司的话未必有多少份量。
偏偏这些人刚出去,就撞得头破血流,一下子打没了傲气。
这种时候,越发凸显了他这个上司的厉害。
毕竟,当年他可是孤军深入广西,一路收复失地。
面临的环境,比现在恶劣多了。
“一下子抽调这么多精锐,舞阳侯那边,你怕是不好交代吧?”
景国良关心的问道。
按照最初的计划,景逸风麾下的部队,并没有被他计算上。
两广一共就三镇募兵,从李牧手中挖走了五千人,再拐带走一镇之兵,吃相未免太过难看。
何况需要援助的不光是他这个岳父,担任湖广总督的李原,同样需要李牧提供支援。
倘若两边都这个待遇,两广的精锐就要被抽干了,势必影响后续收复江南。
“此事问题不大,我和总督大人商议过,计划扩编三镇募兵。
抽调了这些部队离开后,那就多扩编一镇,补上缺口即可。
湖广的情况复杂一些,叔父可能要稍等一些时日。
从那边撤离过来的部队略少一些,我的旧部大约只有三千多人。
不过这些人,都是将领们的家丁。
受限于财力,没有办法扩编。
如果能解决钱粮问题
从长远发展考虑,在推翻虞朝统治的同时,也必须想办法削弱或者压制竞争对手。
“陛下圣明!”
群臣齐声高呼道。
尽管大家不认为,西王卫嘉瑞会投奔过来,但不影响吴国进行尝试。
即便是拉拢不了卫嘉瑞,拉拢一些将领过来,对吴国来说,也具有非常重要的政治意义。
不过这一切的前提,建立在西王战场上遭遇重大挫折。
倘若能够大破虞军,这些小动作,没有任何意义。
船队一路南下,大军抵达广州时,已经到了盛夏。
顶着炎炎烈日,李牧依旧觉得踏实。
相比海上航行的苦逼日子,登陆本身就是最大的幸福。
“牧儿,接下来我们要在广州整军,可就依仗你了!”
景国良笑呵呵的说道。
相对来说,他这个闽浙总督的压力,还算是小的。
浙江虽然落入叛军之手,但福建还在朝廷控制中。
并且在浙江沦陷的过程中,还有不少官军,从那边顺利撤了下来。
这些人都是勋贵系的骨干,全是从李牧麾下拆分出去的。
丢城失地不是他们无能,主要是局势恶化的太快。
很多人尚未赴任,或者是刚刚上任,大战就爆发了,根本没有时间整军备战。
即便是如此,靠着李牧提供的支持,前期一样和叛军打的有来有回。
一直到勤王诏书下达,李牧和舞阳侯一起率军北上勤王,无力继续为他们提供援助。
原本焦灼的浙江战场,很快呈现一面倒的局面。
大虞军队享受的是多级财政供养。
即:朝廷、省、府三级供养制。
这是以文御武国策下的产物,既可以保障朝廷对地方军队的控制,又确立了地方衙门主官对军队的监督权。
平常时期想要调动大军,必须要同时获得皇帝圣旨、兵部、都督府的调令。
战争时期,地方文官获得朝廷授权之后,才能拥有军队指挥权。
白莲教叛军做大后,户部无力为平叛大军提供钱粮,朝廷被迫向总督放权。
原本属于朝廷的那部分义务,就落到总督衙门身上。
浙江沦陷之后,没有地方衙门的财力支持,全靠总督衙门的拨款过日子。
有限的钱粮,养活自己的家丁部队都困难,想要补充军队建制,收复失地根本无从谈起。
一起受影响的,还有调任湖广的将领。
因为管辖权的问题,他们的处境更惨。
后撤进入广东之后,一分钱的拨款都拿不到。
想找湖广总督要钱,中间又被叛军阻隔开来,只能厚着脸皮回来求助。
军饷自然是指望不上,看在同僚旧部的份儿上,李牧和舞阳侯商议过后,为他们提供了一批军粮。
现在新总督到任,肯定要整合这部分部队。
不过在这一过程中,有一个绕不开的问题,就是大军所需的“钱粮”。
湖广仅有的几座重镇,还在叛军围困中,肯定是无法提供钱粮的。
福建倒是能够提供一些钱粮,不过今年的税收,早早就被舞阳侯预支给了勤王大军。
以至于景国良和李原,这两位总督刚到任,就面临无钱可用、无粮可征的窘迫中。
“岳父放心,整顿军备的事情简单。
闽浙地区的募兵将领,多是小婿的旧部,还是勋贵子弟出身。
只需招呼一声,他们就会全力配合您的工作。
七叔在广东总兵,他麾下的一镇部队,您也可以带过去使唤。
这些部队加在一起,大约有两万军队,小婿再支援你五千兵马。
加上福建的几万军队,稍微整顿一下,就可以收复浙江。
如果想要稳健的话,最好是先补充满各部的缺额,再向叛军发起反攻。”
李牧当即保证道。
钱粮的问题,这需要景国良和舞阳侯沟通,他没办法越权承诺。
可是帮忙整顿军队,还是非常轻松的。
如果这些旧部,到了外面一飞冲天,他这个老上司的话未必有多少份量。
偏偏这些人刚出去,就撞得头破血流,一下子打没了傲气。
这种时候,越发凸显了他这个上司的厉害。
毕竟,当年他可是孤军深入广西,一路收复失地。
面临的环境,比现在恶劣多了。
“一下子抽调这么多精锐,舞阳侯那边,你怕是不好交代吧?”
景国良关心的问道。
按照最初的计划,景逸风麾下的部队,并没有被他计算上。
两广一共就三镇募兵,从李牧手中挖走了五千人,再拐带走一镇之兵,吃相未免太过难看。
何况需要援助的不光是他这个岳父,担任湖广总督的李原,同样需要李牧提供支援。
倘若两边都这个待遇,两广的精锐就要被抽干了,势必影响后续收复江南。
“此事问题不大,我和总督大人商议过,计划扩编三镇募兵。
抽调了这些部队离开后,那就多扩编一镇,补上缺口即可。
湖广的情况复杂一些,叔父可能要稍等一些时日。
从那边撤离过来的部队略少一些,我的旧部大约只有三千多人。
不过这些人,都是将领们的家丁。
受限于财力,没有办法扩编。
如果能解决钱粮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