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复山河 > 第三百零六章、人事调整

第三百零六章、人事调整(2/3)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大王饶命   遮天   赘婿   小阁老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重生之文豪巨星   剑毒梅香  

余下来的官军,军心士气全无。  

湖广也就剩下最后三府之地,还在苦苦坚持。  

短时间内,我们不光手中无可用之兵,还缺乏钱粮。  

接下来的半年时间里,我们先要解决的是钱粮问题,其次才是练兵平叛。  

出于政治上的考虑,当优先收复南京,稳定天下人心。  

一切顺利的话,朝廷将在未来两年内,剿灭白莲教叛军。”  

景国良率先开口说道。  

作为左军都督兼闽浙总督,实质上的武将之首,他不得不出来给永宁帝泼冷水。  

没有办法,皇帝的要求实在是太高了,完全脱离实际。  

就算勤王大军没有受损,也不可能在短短半年时间内,收复四省之地。  

考虑到现实问题,他们赶去赴任还需要时间,梳理官僚体系也要花费时间。  

真正能够用以平叛的时间,最多不超过三个月。  

年内能够收复南京,那就要各方倾力合作。  

想要一下子解决所有叛军,那是会被噎死。  

仓促出兵,只会损兵折将,让局势更加恶化。  

“两年时间,实在是太过漫长,朝廷拖不起啊!  

景爱卿,就不能快点儿么?”  

永宁帝皱着眉头说道。  

他自己也知道,半年内解决叛军不现实。  

提出这个要求,主要是为了向众人施加压力。  

可两年这个时间周期,着实超出了他的心理底线。  

距离白莲教叛乱,已经过去了三年多,再加上两年那就超过五年了。  

时间长也就罢了,关键是大虞的财政状况非常恶劣。  

丧失了东南各省一众财源重地,朝廷每年都会出现巨额的财政亏空。  

一分钱难倒英雄汉。  

朝廷上下到处都要钱,全靠拆东墙补西墙维系着统治。  

这种状况,显然是无法持续的。  

战事拖的时间越长,大虞需要面临的问题就越多。  

把所有的财政问题,全部转嫁给北方各省,搞不好南边的叛军没镇压下去,北边又给乱了起来。  

“陛下,真的快不了!  

如果早些时候,采取正确的应对措施,朝廷或许有机会迅速把叛军镇压下去。  

可是现在的情况不一样,叛军已经做大,朝廷这边反而实力大损。  

一增一减之下,大幅度增加了平叛难度。  

两年时间,实际上已经是乐观估计。  

倘若敌军负隅顽抗,搞不好平叛周期,还会被拉长!”  

景国良硬着头皮回答道。  

吸取了前面一众倒霉蛋的教训,他宁愿和皇帝硬顶,也不愿意空画大饼。  

提前把困难说清楚,没有按时完成任务,还可以找借口推脱。  

事先把皇帝的预期提高,当着群臣的面画大饼,那就相当于立下了军令状。  

完不成任务,那就是欺君。  

“陛下,成国公说的不错,现在这种时候不能着急。  

朝廷经不起折腾,当务之急是求稳。  

宁可不发起大战,也不能在和叛交战时大败。  

年内发起南京之战,就充满了风险。  

若是想要四面开花,恐怕…”  

舞阳侯紧跟着劝说道。  

作为江南总督,他需要面临的麻烦最大。  

光收复南京,就不是一件轻松活儿。  

明面上,勤王大军可是损失惨重。  

哪怕政治需要,他也必须做出休整补充兵力的样子,才能发起南京之战。  

私底下他和李牧商议过,回去之后就先把战兵,从两镇扩充到五镇。  

扩军期间,不适合发起大规模会战。  

一切顺利的话,年末的时候能发起南京之战。  

打起来就是给朝廷的交代,什么时候能收复南京,还是要看叛军的表现。  

“哎!”  

“国事艰难啊!”  

见自家人都反对,永宁帝忍不住感叹道。  

经验告诉他,所有人都反对的事,肯定干不成。  

“陛下,参考历史经验。  

白莲教这种宗教叛军,一旦取得了优势,高层就会迅速走向堕落。  

拖的时间越长,就对朝廷越有利。  

贼首就算胸怀大志,也不能保证底下人,都和他一样拥有大志。  

南京的花花世界,最容易消磨人的斗志。  

且让叛军将领享受几个月,到时候十分的战斗力,顶多发挥四五分。”  

万俊辉开口安慰道。  

看得出来,读史书他说用了心的。  

这种不起眼的冷门规律,都被他找了出来。  

南京城确实容易腐化人心,历史上建都南京的王朝,就没有一个命长的。  

不过现在说出来,也就安抚一下人心。  

腐化的速度快,那也是需要时间的。不至于短短几个月,就能从内部摧毁一个政权。  

战争时期,讲究兵贵神速。  

封侯仪式结束后的第三天,李牧带着队伍踏上了归途。  

相比来的时候,一起结伴而行,还有自家叔父和岳父。  

大家任职的地方都在南边,正好能够顺路。  

幸好他抵御住了诱惑,没有被美色腐蚀。真要是纳了几房小妾,带着一起南下,那画面简直不敢想象。  

六月份的天气,就是地狱副本。不光热的像是一个大火炉,海上的风浪还大。  

怕死的李牧,果断下令沿海航行,不去抢那点儿时间。  

发现天气不对,立即靠岸躲避风浪,主打就是稳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