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复山河 > 第二百九十一章、案卷的艺术

第二百九十一章、案卷的艺术(2/3)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大王饶命   遮天   赘婿   小阁老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重生之文豪巨星   剑毒梅香  

序繁琐,官场上还有刑不上大夫的潜规则。  

这些人都是地头蛇,不用点儿手段,短时间内很难搞出证据来。  

“你们…有辱斯文!”  

曹广源强忍着疼痛,怒骂了一句。  

被捕的一众士绅中,就数他最倒霉。  

现在憋了一肚子的火,许多脏话到了嘴边,他又强行咽了回去。  

君子不立于危墙。  

自报家门无效后,在他看来,眼前这就是一群没见识的兵痞。  

遇上这些人,无论怎么理论,都是自讨苦吃。  

最佳选择是和他们上司沟通,那些高层将领,绝对不敢如此对他们。  

内心深处,他都想好了报复手段。  

哪怕被查封的钱货没拿回来,他也把这些没见识的兵痞碎尸万段。  

京师。  

南京沦陷带来的政治余波,依旧冲击着这个古老的帝国。  

“辽东镇送来的战报,大家都看过了。  

诸位爱卿,作何感想啊?”  

永宁帝冷漠的问道。  

如果不是事情发生了,他做梦也想不到,下面的人敢如此糊弄他。  

就在两天前,辽东镇捣鼓了一起大捷。  

战报上斩获北虏上千,兵部派人核验首级,结果一个真虏都没找到。  

赤裸裸的杀良冒功,连一点掩饰都没有,无疑在挑战皇权。  

“陛下,此事需要从长计议。  

北虏大军,虽然有撤离的迹象,可终归还没有离开帝国境内。  

辽东镇有千般不是,他们依旧守护住了辽东防线。  

这次草原联军入寇,主要是宣大防线出了问题。  

接下来朝廷在军事上的主要工作,是尽快重建宣大防线。  

至于辽东一线,暂时维持现状吧!  

等朝廷处理完其他地区的麻烦,再回头考虑这个问题。”  

首辅万俊辉率先开口道。  

内心深处,他看辽东镇同样不爽。  

如果可能的话,他恨不得将辽东都师钟景明碎尸万段。  

这货的瞎折腾,硬生生给朝廷缔造了一大藩镇。  

处理起来棘手,并不代表没法处理。  

辽东镇棘手,那是辽东将门抱团。  

只要瓦解这个团体,现在的困境,很快就能够迎刃而解。  

干别的事情,他或许不行,但挑起内部矛盾他擅长。  

天下一旦太平下来,要不了三年时间,他就能肢解辽东镇。  

“如此轻易的放过他们,朝廷威严何在?  

倘若不杀鸡儆猴,往后将会有更多的军队跟着学样。  

或许其他军镇实力不及辽东镇,但不等于他们就无法拿捏朝廷。  

一旦有人跟风,局势很快就会失控。  

尤其是朝廷给地方总督巡抚放权后,更要警惕藩镇做大!”  

景国良当即反对道。  

大虞朝军事团体有很多,但总体上可以分为两派。  

一派是勋贵系,主要以传统勋贵为主,包括地方上的世袭武将。  

一派则是九边将门,主要以边疆将门为主,几乎涵盖了整个边军体系。  

随着卫所制度的衰落,勋贵系的主要军事力量,集中到了京营。  

面对九边将门,说话都不够硬气。  

名义上双方互相制衡,实际上一直处于劣势。  

全靠祖宗遗泽,才能在朝堂上压他们一筹。  

不过九边将门和文官联系紧密,勋贵系只能占了名分上的优势,军费资源分配上一直处于下风。  

现在情况发生变化,两广系的崛起,让勋贵系重新在地方上拥有了精锐。  

加上京营的力量,拥有的军事实力,并不比九边将门差。  

可勋贵系分到的军费,还不及九边将门的四分之一。  

其中的大头,还被京营拿了。  

地方上的勋贵武装,军费来源主要地方衙门自筹,中央财政拨款微乎其微。  

矛盾早已经深埋,现在九边将门互相制衡的体系崩溃,辽东镇一家的力量几乎顶得上另外八家的总和。  

一家独大也就罢了,偏偏辽东镇在政治上的表现,还不及格。  

从皇帝到百官,就没几个对他们印象好的。  

包括一起参与走私贸易的官员,同样看失控的辽东镇不爽。  

捞钱归捞钱,不影响大家是大虞朝的“忠臣”。  

养寇自重可以,但是不能让贼寇真正做大,更不能和贼寇串通一气。  

从大战爆发到现在,辽东镇斩获的北虏首级,才刚刚过百。  

这样的战绩,在勤王大军中,根本排不上号。  

没法直接对辽东镇下手,那么削减一下他们的军费预算,总可以吧!  

朝廷的钱粮一共就那么多,辽东镇少拿点儿,勋贵系就可以多分点儿。  

不奢望和边军五五开,提升分配比例,还是要争取的。  

“成国公的意思是有军队开始效仿了。  

敢问是哪支军队,这么胆大包天?”  

兵部尚书万宇轩硬着头皮开口道。  

支持辽东镇,绝对非他所愿。  

可现实又逼着他,必须出这个头。  

对兵部来说,辽东镇骄傲不逊,还可以在后勤上拿捏一下。  

勋贵系的武将,才真正不给兵部面子。  

随着勋贵系的复起,许多兵部从都督府抢走的权力,现在已经回到了都督府。  

看景国良的活跃程度就知道,现在人家是腰杆子硬了。  

许多原本文官专属讨论的话题,勋贵们也参与了进来。  

追根溯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