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复山河 > 第一百四十七章、登陆之战

第一百四十七章、登陆之战(2/3)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大王饶命   遮天   赘婿   小阁老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重生之文豪巨星   剑毒梅香  

锐减…”  

不等谢承翰说完,李牧就开口打断道。  

“谢指挥,饭可以乱吃,话可不能乱说。  

巡抚衙门说广东有二十五万大军,那就是二十五万大军,一兵一卒都不能少。  

军中诸将皆是悍勇之士,二十五万大军就是二十五万战兵,绝对不掺杂半点儿水份!  

好了,本将还有军务要忙,就不挽留诸位了。”  

一套政治正确拳,打懵了众人之后,李牧直接转身离去。  

就在李牧筹划广西之战时,京中的政治斗争,再次拉开了新的一页。  

先是八大辅臣之一,司礼监掌印太监兼东厂提督左光恩,从狱中放归后自缢在家中。  

接着司马懿篡权的旧闻,又成了京中的热门话题,矛头直指首辅庞亨升。  

不过相比倒下的左光恩,庞首辅的根基,明显要稳的多。  

再怎么强行拉着和司马懿对比,除了两者的年龄都很大外,共同点其实并不多。  

除了少数脑子不好的人相信外,更多的人只当是一场闹剧。  

司马懿能够篡权,那是数十年大权在握,长期经营下来的结果。  

庞阁老就一纯粹的文官,就算心中有想法,也没有付出实践的能力。别说是篡权夺位,连权倾朝野都还差点儿意思。  

即便是少了一人,七大辅臣之间,依旧在权力上相互制衡,无非文官在朝堂上的话语权更重了一些。  

外界可以不当一回事,作为当事人的庞亨升,却被吓的不轻。  

这已经不是单纯的政治斗争,分明就是要搞死他的节奏。  

政治斗争经验告诉他,谣言传的多了,就会变成真相。  

皇帝是一种多疑的生物,尤其在涉及皇权的时候,处理方式通常都是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  

一旦皇帝信了,他就别想善终。  

为了自证清白,迫不得已之下,他连续递交了五份辞呈,结果自然是被一一驳回。  

刚搞掉了司礼监,再把首辅赶回家。就算缺乏政治常识,也知道事情不能这么干。  

把一众辅臣逼急了,搞不好人家真能拼着生前身后名不要,玩一出另立新君。  

事实上,从继位到现在,姬昭顺一直都缺乏安全感。  

选择干掉左光恩,除了本能的讨厌阉党外,也是为了把皇宫掌控在自己手中。  

慈宁宫。  

“母后,你叫朕过来,所为何事啊?”  

看着自家母亲,姬昭顺疑惑的问道。  

作为一个孝顺孩子,他可是每天都过来请安,有事当时就说了。  

“皇帝,朝中之事本来哀家不该开口。  

可最近朝野上下,都被一则谣言闹的沸沸扬扬。  

你也该管管那两位先生,自他们进京开始,这天下就不曾太平。  

当年你皇兄在位时,他们就喜欢折腾,现在还是死性不改。  

庞亨升都被逼的不断上辞呈,你还不是想在亲政前,就先逼死一位首辅吧!”  

郑太后恨铁不成钢的说道。  

大虞朝后宫不得干政,原本她是不想掺和的,架不住谣言传的满天飞,她在后宫中耳根子都没法清静。  

“不会,朕怎么会逼死首辅呢!  

母后,你这是听谁传的谣言?”  

姬昭顺当即否认道。  

他都还没有亲政,逼死首辅这么要命的事情,肯定是不能干的。  

内阁制度下,首辅扮演的角色可是非常重要的。  

自大虞建立以来,被杀的首辅都寥寥无几。  

就算皇帝要清算,那也是等人家离开朝堂后,再找借口动手。  

直接把人逼死在任上,大虞还没有这种先例,姬昭顺也不打算开这个先河。  

“京中传的沸沸扬扬,哀家若是听不到,岂不是成了聋子。  

行了,哀家就多嘴一句。  

你是皇帝,要不要听自己做主。  

算算日子,还有一个多月时间,今年就要结束了。  

没事的话,平常多把心思花在大婚上,别折腾那些没用的。”  

郑太后没好气的说道。  

在她看来,与其从一众辅臣手中夺权,不如按部就班的走程序。  

等坐稳了皇位,再慢慢梳理朝政也不晚。  

“母后,朕没有怪罪你的意思。  

只是朕没有想到,事情会闹的这么大。  

你就放心好了,朕会在朝会上说明此事,让庞阁老安心!  

至于大婚之事,还要劳烦母后多费心。”  

姬昭顺当即解释道。  

内心深处,他对庞亨升的不满再次加深了一分。  

有事情不和他这皇帝说,跑来向太后打小报告,摆明是没把他当成一回事。  

不过考虑到大婚临近,亲政近在眼前,现在朝堂需要稳定,暂时压下了内心的不满。  

廉州港。  

自从被叛军攻破之后,就慌废了下来。  

士绅商贾不看好白莲教能成事,纷纷选择暂时中断这条贸易线,以避免被朝廷秋后算账。  

经济价值没了,又位于大后方。除了留下少量的兵力驻守外,叛军并没有把这里当成一回事。  

原本担任码头监工的赵老三,因为是教中老人,加上在起义过程中砍死了一名巡检,被任命为校尉,负责驻守廉州港。  

刚开始的时候,赵老三干活还非常的卖力。渐渐发现海上的船根本不会靠岸,根本没有油水可捞,也就丧失了积极性。  

每天带人象征性的巡视一圈,就是钓鱼晒太阳。对比那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