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黄金家族,从西域开始崛起 > 第一百六十四章 挥师入关,日月战旗围敦煌

第一百六十四章 挥师入关,日月战旗围敦煌(3/4)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大王饶命   遮天   小阁老   重生之文豪巨星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剑毒梅香   生活系男神  

兵就有好几千人,后面的步兵只会更多。  

回鹘人这是准备倾举国之力发动战争啊。  

“高昌国内肯定发生了我们所不知道的事情。”籍辣思义沉声道。  

而就在这个时候,张兴华像是忽然发现了什么,指着金州军的战旗说道。  

“籍辣将军,你看那些回鹘人的战旗,是不是有些眼熟?”  

“战旗?”籍辣思义放眼望去。  

只见漫天黄沙中,‘回鹘人’的战旗随风狂舞。  

那旗帜的底色为耀眼的金色,宛若太阳一般夺目,旗面上绣着日月星辰图案。  

“那是,太阳和月亮?”  

话没说完,籍辣思义的脸色骤变,惊骇道:“三辰旗?”  

三辰旗,又叫日月星辰旗,是华夏等级最高的旗帜。  

最早记载可追溯到周天子时期,一直到唐宋都有延续,只不过不同时期有不同的样式。  

而籍辣思义这个党项人之所以对三辰旗如此惊骇,最重要的还是因为一个国家。  

唐末归义军所建立的金山国。  

他们所使用的旗帜,便是三辰旗。  

张议潮行军图“这些回鹘人为什么会用金山国的旗帜?”籍辣思义一脸懵逼。  

眼前这些‘回鹘人’的战旗,与金山国的三辰旗很是相似。  

最大的区别就是颜色了。  

金山国的旗帜底色是红色,而眼前的则是金黄色。  

但本质上没有太大的区别。  

这让籍辣思义有种荒谬的感觉,高昌国变阵投敌了啊。  

要知道当初金山国之所以衰落,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与回鹘人的常年战争所导致。  

现在,高昌军队为什么会用金山国的旗帜?  

籍辣思义想不明白,张兴华也不明所以,但他们猜测,肯定与这场莫名其妙的战争有关。  

金州骑兵包围敦煌城后的一个时辰,李骁率领金州军主力抵达。  

一同而来的,还有三万回鹘步兵和一千多敦煌百姓。  

除了玉门关中的五百多名百姓之外,剩下的人大都是来自阳关。  

玉门关和阳关,就像是敦煌向西伸出去的两只大钳子,一南一北驻守在沙漠中。  

和玉门关一样,阳关也早就失去了战争职能,变成了纯粹的商旅驿站。  

金州军轻易将阳关攻克,里面的百姓、牛羊骆驼等等一切财物全部带走,又经历了几天行军,终于抵达了敦煌。  

“这就是敦煌?可惜已经看不到曾经的汉唐雄风了。”李骁看向远处的城门,淡淡说道。  

“大都督英明。”  

骑马跟在李骁身边的,正是不久前,于二蛋解救的杨家老大,杨守正。  

他是西夏汉人,又是将门子弟,家学渊博,对西夏的情况了解很深。  

向李骁介绍说道:“敦煌最初建立于汉武帝时期,不过早已经荒废,我们眼前看到的敦煌城,是金山国修建的,距今也有两百多年了。”  

“城高五米,南北长有四百多丈,东西宽度三百多丈,全部由夯土巨石垒铸而成。”  

西汉金山国,乃是唐朝末年沙洲节度使张议潮家族建立的国家。  

大概范围包括如今的瓜沙二州,也就是后世酒泉市的西半部分。  

首府就位于沙洲。  

所以,张家对敦煌城进行过一次翻盖。  

等到了西夏时期,敦煌的战略地位迅速下降,经过了两百多年的岁月侵蚀,如今也早就变得破败不堪。  

“沙洲曾经乃是西汉金山国的首府,这里的百姓很多人都是金山国的遗民?”李骁淡淡声音问道。  

“是。”  

“他们的祖先,都是金山国的子民。”杨守正轻轻点头。  

“只不过,两百多年的时间过去,很多人甚至都忘记了金山国的存在。”  

忘记了更好,否则李骁还担心这些人以后会光复金山国呢。  

只要他们记得自己是汉人就够了。  

“敦煌有多少百姓?又有多少汉人?”李骁问道,这是他最关心的问题。  

金州最缺少的就是人口。  

杨守正想了想:“敦煌城中的百姓,大概有两万人左右,城外的一些村寨里面,也有零零散散的百姓两、三万人。”  

敦煌城的总人口,大概是五万人左右。  

根据杨守正所见,其中汉人占据了至少七成,也就是三万五千人左右。  

敦煌毕竟是曾经的金山国首府,汉人比例要更高一些。  

而反观东部的肃州、甘州等地,胡人的比例更高,绝大部分的汉人都集中在兴庆府周围,靠近金国汉地的地方。  

在河西走廊这种荒凉之地,能有七成汉人比例的敦煌,已经难能可贵了。  

“敦煌汉人与胡人之间的矛盾如何?”李骁问道。  

“汉人的处境也算不上太好。”杨守正凝重摇头。  

“敦煌的汉人数量虽多,但是城中大部分官员和守军将领,由胡人担任,本地汉人处处受到压制。”  

毕竟是金山国的遗民,西夏对敦煌和瓜州两地的汉人们,防备依旧很深,甚至不允许他们为官。  

比起西夏东部的汉人们,待遇简直是两个天地。  

上头没人,自然也就没有话语权,很多时候都会受到胡人的欺负。  

“处境不好?那就太好了。”李骁笑了。  

要是敦煌的汉人百姓都过的很好,谁还愿意跟李骁走啊?  

正是因为他们过的不好,李骁才能去解放他们,帮助他们重新站起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