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三章 第一次征西夏,玉门关(3/4)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大王饶命 遮天 小阁老 重生之文豪巨星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剑毒梅香 生活系男神
来,冷厉的目光看向杨家兄弟和乌密斤等人。
低沉的声音问道:“你们,谁知道附近哪里有水源?”
“知道,便可免死。”
直到这个时候,杨守正才看清楚这些魔鬼骑兵的真正样子。
穿着自己从来都没见过的一种甲胄,连两侧的脸颊都被包裹了起来。
好在能辨认出来,他们都是汉人的面孔,尤其是说话的这个看似头领的人,竟然是一个少年,比自己还小呢。
这让杨守正心中大受震动。
而旁边的杨守敬反应更快,连忙的抢答道:“知道,知道。”
“我们刚刚路过的地方有一条小河。”
丁二蛋听到这话,才立马松了一口气。
在沙漠中行军,最重要的就是水源。
尤其是夜晚扎营的时候,必须要选择一处靠近水源的地方。
这便是丁二蛋的任务。
“今晚的营地,有着落了。”
玉门关,矗立于大漠边缘,如同一座孤独的守望者,将河西走廊和西域,分割成为了两个完全不同的天地。
正所谓‘春风不度玉门关’。
玉门关以东,虽然也是一片茫茫隔壁,但好歹能供人生存。
可是出了玉门关,,那就是一片真正的死亡之海,茫茫无际的大沙漠,埋葬了不知道多少骸骨。
距离最近的哈密力还需要走三百多里。
而李骁大军,沿着沙漠中的丝绸之路,走了五天才抵达了玉门关外。
全员骑兵的金州军,带着三万多名回鹘步兵,所以才走的这么慢。
这一路上,渴死、累死、病死的回鹘人不在少数,但是在死亡的威胁下,剩下的人都只能咬牙挺到了玉门关外。
这一日清晨,一轮血红的朝阳从地平线上缓缓升起,将整片天空染成金红色。
玉门关的城门缓缓开启,商人们牵着骆驼、拉着货车陆续走出了城门,进入了茫茫的沙漠。
一队戍卒站在城门口,检查着商人的货物,是否有违禁物品。
直到队头的手里多了几枚散碎银子,方才满意的点了点头,放商人离去。
“头儿,都已经两天了,你说出去的那队党项人,咋还不回来?”
“不会死在沙漠里了吧?”
一个年轻的戍卒好奇问道。
队头摇头说道:“肯定是在沙漠里面找逃犯呢,或许今天就能回来了。”
说起这件事情来,戍卒们都来了兴趣。
“听说这次逃走的两人,是朝廷大官的儿子。”
“大官打了败仗,被抄了家,老惨了。”
“我就说嘛,要是普通的囚犯,哪用得着这么大动干戈的抓捕?做做样子就行了。”
“听说这两人以前在军中有些名气,作战勇猛,也是响当当的汉子,还是咱们汉人呢,倒是可惜了。”有戍卒摇头叹息道。
只不过话音刚落,周围的戍卒都闭上了嘴巴,直勾勾的看着他。
此人也意识到自己说错了话,连忙的讪笑几声。
汉夷之分在西夏,是一直都存在的问题。
因为党项立国的时候只是一个小民族,经过这些年的发展,西夏国内的人口数量,依旧是以汉人居多。
两百多万的人口中,汉人就有一百五十万左右,占据了三分之二还要多。
其他的三分之一,才是党项族、羌族、吐蕃、吐谷浑和回鹘等民族。
也正是因为巨大的人口差异,所以西夏当权者对汉人也是最为防备。
要是这名戍卒说的话,被城中党项官员听了去,此人不死也要脱层皮。
毕竟不仅仅是逃犯的问题,还有民族对立的问题,此事最为敏感。
“好了,现在是当值时间,都别瞎聊了,好好看守城门。”队头看到又来了一队商旅,便呵斥住了话题。
不久后,队头忽然耳朵轻轻一动,目光下意识的看向了城外。
漫天黄沙,一眼看不到尽头,但是他好像听见了奇怪的声音。
下一秒,队头的目光忽然一缩:“那是什么?”
只见沙漠之中,忽然出现了一个黑点。
“好像是一队骑兵,难道是那队党项人回来了?”一名视力较好的年轻戍卒说道。
但是队头的眉头却是紧皱起来:“不对啊,那些党项骑兵没有这么多人啊。”
随着时间过去,那队骑兵的模样也是越发清晰起来。
霎那间,队头的神情变得无比惊恐,脸色苍白,大声喊道:“不好。”
“有敌人。”
“快关城门,去向将军禀报。”
戍卒们也反应了过来,慌手慌脚的将木制城门关上。
随后摇动了城墙上的铃铛。
“当当当当当”
急促的铜铃声响起,让城门附近的人顿时愣住了。
玉门关已经好多年没有发生过战争了,这里的人都快要忘记铜铃代表的意义了。
当队头等人喊声响起,这些人才恍然大悟。
“敌人,有敌人来了。”
“快,上城墙御敌。”
听见队头的大喊声,一些玉门关的当地居民只感觉荒谬。
玉门关是通往西域的关隘,出去就是茫茫无际的大沙漠,谁会来攻打玉门关?
高昌王国?
可是西夏与高昌王国从来都没有发生过战争,双方接壤的地区都是一片荒芜,没有任何争夺的价值。
百姓们下意识的以为,队头说胡话呢。
可是直到
低沉的声音问道:“你们,谁知道附近哪里有水源?”
“知道,便可免死。”
直到这个时候,杨守正才看清楚这些魔鬼骑兵的真正样子。
穿着自己从来都没见过的一种甲胄,连两侧的脸颊都被包裹了起来。
好在能辨认出来,他们都是汉人的面孔,尤其是说话的这个看似头领的人,竟然是一个少年,比自己还小呢。
这让杨守正心中大受震动。
而旁边的杨守敬反应更快,连忙的抢答道:“知道,知道。”
“我们刚刚路过的地方有一条小河。”
丁二蛋听到这话,才立马松了一口气。
在沙漠中行军,最重要的就是水源。
尤其是夜晚扎营的时候,必须要选择一处靠近水源的地方。
这便是丁二蛋的任务。
“今晚的营地,有着落了。”
玉门关,矗立于大漠边缘,如同一座孤独的守望者,将河西走廊和西域,分割成为了两个完全不同的天地。
正所谓‘春风不度玉门关’。
玉门关以东,虽然也是一片茫茫隔壁,但好歹能供人生存。
可是出了玉门关,,那就是一片真正的死亡之海,茫茫无际的大沙漠,埋葬了不知道多少骸骨。
距离最近的哈密力还需要走三百多里。
而李骁大军,沿着沙漠中的丝绸之路,走了五天才抵达了玉门关外。
全员骑兵的金州军,带着三万多名回鹘步兵,所以才走的这么慢。
这一路上,渴死、累死、病死的回鹘人不在少数,但是在死亡的威胁下,剩下的人都只能咬牙挺到了玉门关外。
这一日清晨,一轮血红的朝阳从地平线上缓缓升起,将整片天空染成金红色。
玉门关的城门缓缓开启,商人们牵着骆驼、拉着货车陆续走出了城门,进入了茫茫的沙漠。
一队戍卒站在城门口,检查着商人的货物,是否有违禁物品。
直到队头的手里多了几枚散碎银子,方才满意的点了点头,放商人离去。
“头儿,都已经两天了,你说出去的那队党项人,咋还不回来?”
“不会死在沙漠里了吧?”
一个年轻的戍卒好奇问道。
队头摇头说道:“肯定是在沙漠里面找逃犯呢,或许今天就能回来了。”
说起这件事情来,戍卒们都来了兴趣。
“听说这次逃走的两人,是朝廷大官的儿子。”
“大官打了败仗,被抄了家,老惨了。”
“我就说嘛,要是普通的囚犯,哪用得着这么大动干戈的抓捕?做做样子就行了。”
“听说这两人以前在军中有些名气,作战勇猛,也是响当当的汉子,还是咱们汉人呢,倒是可惜了。”有戍卒摇头叹息道。
只不过话音刚落,周围的戍卒都闭上了嘴巴,直勾勾的看着他。
此人也意识到自己说错了话,连忙的讪笑几声。
汉夷之分在西夏,是一直都存在的问题。
因为党项立国的时候只是一个小民族,经过这些年的发展,西夏国内的人口数量,依旧是以汉人居多。
两百多万的人口中,汉人就有一百五十万左右,占据了三分之二还要多。
其他的三分之一,才是党项族、羌族、吐蕃、吐谷浑和回鹘等民族。
也正是因为巨大的人口差异,所以西夏当权者对汉人也是最为防备。
要是这名戍卒说的话,被城中党项官员听了去,此人不死也要脱层皮。
毕竟不仅仅是逃犯的问题,还有民族对立的问题,此事最为敏感。
“好了,现在是当值时间,都别瞎聊了,好好看守城门。”队头看到又来了一队商旅,便呵斥住了话题。
不久后,队头忽然耳朵轻轻一动,目光下意识的看向了城外。
漫天黄沙,一眼看不到尽头,但是他好像听见了奇怪的声音。
下一秒,队头的目光忽然一缩:“那是什么?”
只见沙漠之中,忽然出现了一个黑点。
“好像是一队骑兵,难道是那队党项人回来了?”一名视力较好的年轻戍卒说道。
但是队头的眉头却是紧皱起来:“不对啊,那些党项骑兵没有这么多人啊。”
随着时间过去,那队骑兵的模样也是越发清晰起来。
霎那间,队头的神情变得无比惊恐,脸色苍白,大声喊道:“不好。”
“有敌人。”
“快关城门,去向将军禀报。”
戍卒们也反应了过来,慌手慌脚的将木制城门关上。
随后摇动了城墙上的铃铛。
“当当当当当”
急促的铜铃声响起,让城门附近的人顿时愣住了。
玉门关已经好多年没有发生过战争了,这里的人都快要忘记铜铃代表的意义了。
当队头等人喊声响起,这些人才恍然大悟。
“敌人,有敌人来了。”
“快,上城墙御敌。”
听见队头的大喊声,一些玉门关的当地居民只感觉荒谬。
玉门关是通往西域的关隘,出去就是茫茫无际的大沙漠,谁会来攻打玉门关?
高昌王国?
可是西夏与高昌王国从来都没有发生过战争,双方接壤的地区都是一片荒芜,没有任何争夺的价值。
百姓们下意识的以为,队头说胡话呢。
可是直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