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虎贲郎 > 第235章 阳春白雪

第235章 阳春白雪(1/2)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遮天   小阁老   重生之文豪巨星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生活系男神   莽荒纪   日月永在  

涅县之南,铜鞮。  

本县冠姓李氏举义兵千余人,他们甚至不敢入城驻防,而是在城外扎营。  

以此摆脱嫌疑,免得被‘王师’猜疑。  

哪怕李氏如此的谦恭,可当天子车驾抵达涅县时,对李氏的处理也通知过来。  

给了李氏两个选择,要么举族迁往太原,要么前往河雒,充实雒都。  

当然了,他们也可以选择立刻入城,据城死守,抵抗王师。  

然后等待各方豪强举兵来援,击退天子,将上党变成上党人的上党。  

“这必然是赵侯出示的活路,活路在西,而不在南。”  

李氏族老汇聚一堂,平心而论,谁都不想背离祖坟,迁徙他郡。  

可现在决断权在赵基那里,让他们迁去太原,已经是难得的慷慨与仁慈了。  

看看太原郡望、衣冠,太原郡望之家看铜鞮李氏时,就跟看山里的猴子一样。  

太原郡望衣冠不敬天子,被赵基诛杀一空,明面上谁能挑错?  

秦汉以来,以大不敬诛族,何错之有?  

李氏家族三十几个人聚在一起,一个族老提议之后,久久无人回应。  

都舍不得迁离铜鞮,人离乡贱,去了太原人生地不熟,就要被法制约束。  

从新奋斗、积攒家业,经营人脉关系网络,都是很累的事情。  

留在铜鞮这一亩三分地里,他们就是无冕之王者。  

在当死亡的王者,与辛勤的帝国小蜜蜂之间,真的很难做决断。  

至于据城而守,能有什么胜算可言?  

迁到太原,终究还有复起的一天;可若对抗,那太原衣冠就是前车之鉴。  

如果是一个月前知道是这样的安排,他们或许会积极联合乡党,竭尽一切潜力进行武装动员,然后拥护高干,下死力对抗赵基。  

这样就算投降,也能有条件投降,不至于像现在这样窘迫。  

长久的沉默之中,一个叫李皎的壮年声音干哑开口:“我观赵侯是能成就大事的人,迁入太原,听从赵侯安置,对我家来说也是一场机缘。”  

有了他开口,立刻也有保守派开口:“是啊,太原衣冠俱灭,我等迁入,精心耕耘,未来也不失为太原著姓。”  

“然后再让另一个赵侯诛灭全族男丁?”  

有人讥讽一句,惹的许多人瞪目相视,这人悻悻做笑:“我不是不满赵侯,只是觉得上党群山之中,纵然不甚富贵,但也受用不尽。迁入太原也可,总好过迁入西河。”  

西河郡才惨,几乎各县就剩个地名,到处都是匈奴人、羌人、杂胡。  

见他提起西河郡,顿时众人再次陷入沉默。  

他们运气或许不是最好的,但也绝对不是最差的。  

如果他们交出粮食、田产、仆僮部曲、工具、武器,接受安排去太原;那么赵侯极有可能会用更苛刻的条件去处理下一家。  

想到这一茬,众人心里莫名好受了一些。  

辈分最高的族老见状,就说:“向赵侯派出使者,我家愿迁往太原。不要与赵侯索要什么条件,人活着才有机会。以老夫之见,赵侯不恤我等难处,元明公也会体谅、接济一二。”  

别看现在有义兵千余,接受赵基的迁徙条件后,大部分部曲、仆僮组成的义兵就沦为了赵基所有。  

而自由这种东西,一旦还给部曲、仆僮,再想要拿回来,那可就难了。  

在解决铜鞮李氏之前,赵基是不会离开涅县的。  

铜鞮冠姓是李氏,李氏低头后,与李氏世代姻亲、交好的豪族也会迁徙…至于与李氏不对付的那些家族,他们也没有更好的选择。  

实在不想迁徙,往深山里躲避就可以了。  

只是上党这种地区,你放弃了田地,以后就别想拿回来。  

躲避、抗拒朝廷的迁徙,那你就是流民;以后还想抢夺田宅,那就是盗匪无异了。  

当然了,家里就三五百亩的小姓、小寒门,没有迁徙太原的资格。  

如果还经营或垄断什么产业,这种小姓寡族也会被迁徙。  

铜鞮李氏服软,带着本县豪右接受迁徙之际,赵基的迁徙令发到了屯留。  

与军令一起抵达的,还有徐晃五千大军,这五千大军抵达屯留时,已收编、纠集了各类义兵、青壮三千人。  

徐晃也不入城,就在城外列阵、扎营,等待城内著姓决断。  

屯留有郡望鲍氏、申屠氏、崔氏三族,三族联合,亦有宗兵两千余。  

因为要与旁边的壶关对抗,这些宗兵与其他义兵就在屯留城内。  

三族还没有聚集商议,申屠氏就率亲族、乡党部曲开门出城缴械。  

雁门郡守申屠备就出自这个申屠氏,申屠氏没有对抗赵基的必要,好好配合,再怎么弄也不会吃亏。  

申屠氏自己出城缴械之际,还将城门大开…鲍氏、崔氏也不想自取灭亡,只能争先恐后的出城缴械。  

徐晃督率骑士列阵,看着各家部曲、乡党缴械,忍不住就对典军王琦感慨说:“竟不想上党宗帅争先臣服!”  

王琦也是心情复杂,他的家族算起来,连接受强迁的资格都没有。  

现在进围壶关的隐患被排除了,前线可用的人力也迅速增多,最关键的是获取了现成的粮食,减缓了后勤压力。  

上党没怎么经历动乱,是周围各郡士人避乱的小天堂。  

所以各家储粮相对充分…比河东强出很多。  

只有攻入上党,徐晃、王琦才知晓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