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虎贲郎 > 第215章 深感耻辱

第215章 深感耻辱(1/2)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遮天   小阁老   重生之文豪巨星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生活系男神   莽荒纪   日月永在  

赵基粗暴干预之下,对各方势力来说相当于开了全图。  

不是他多么聪慧,而是很多不传之秘、许多顶级谋士安身立命的手段,在赵基眼中实属寻常货色。  

如曹操招聘郭嘉时的考核,郭嘉回答是欲与袁绍抗衡,必须先解决吕布。  

这就是郭嘉直接成为戏志才替补的关键,曹操麾下文武也有持这样意见的人,但很多人态度、看法并不坚决。  

哪怕自身反复思索确认是正确的观点,也会被权威所影响,进而动摇、屈服。  

吕布这里,陈宫自然能意识到这一点,可他不认为曹操能快速消灭他们。  

至于袁术一方,还时刻想着占据徐州,反攻曹操。  

在袁绍曹操看来,袁术已经不够格了。  

曹操屡次大破袁术,追着袁术屁股打,所以看不上袁术。  

袁绍就更简单了,他连公孙瓒都按在地上打,相对于曹操,袁绍更有极大的骑兵优势,所以看不上曹操,也看不上袁术。  

至于吕布、刘备,此刻的袁绍也不是非常重视,彼此已不是一个体量了。  

与这些老牌军阀相比,赵基在袁绍眼中更是渣渣一样的存在。  

因此,袁绍拒绝了朝廷方面的安排。  

如果朝廷强行要给他一个骠骑将军,他也勉强可以接受。  

至于反手表奏赵基去当车骑将军,则是妄想;还有让高干主动退出上党,放弃并州刺史一职,更是不可能!  

袁绍的使者袁叙再次来到中都大营,与杨彪会面,转述了袁绍的态度。  

并说:“赵元嗣名托衣冠,实不过健卒锐士而已,与吕布之流何异?”  

袁叙对杨彪这位姑父也说不出狠话,用相对温和的语气又说:“赵元嗣拥兵自重,不敬朝廷尤甚。今右将军若是忍让,必助长其凶顽。”  

袁叙说着低下头,不敢与杨彪对视。  

他也清楚朝廷想要干什么,拿走上党壮大朝廷影响力的同时,还想通过控制河北向赵基展示影响力,以压制赵基。  

袁绍这里不配合,袁叙又有什么办法?  

汝南袁氏,仅仅是太傅袁隗这一脉,就有兄弟十二人,杨彪所娶的就是袁隗的姐妹。  

这还没算汝南袁氏主要的两个大分支,袁京长子一脉基本上不跟幼子袁汤一脉走动,袁汤嫡子四人,庶子八人,构成了庞大的袁氏嫡流。  

还有袁京侄儿袁盱一脉,袁盱之子就是袁遗,袁绍派山阳郡守袁遗去抢扬州,袁遗被堂弟袁术、表弟何夔驱逐,为乱兵所杀,这一支算是完蛋。  

而袁京长子一脉目前以袁忠兄弟为主,宁肯跑到交州避乱,也不搅合袁氏大宗的内战。  

二袁相争,核心主力就是袁京少子袁汤的十二个儿子及后代,再加上袁汤的女婿、孙子辈的姻亲家族,基本上遍布列郡,无不是郡望之家。  

袁氏以及姻亲,再加上门生故吏,姻亲的门生故吏,门生故吏的门生故吏,这自然就席卷关东了。  

袁叙只是袁氏内战中的一份子,这么大的家族分裂对攻,他也身不由己。  

至于赵基,别说袁绍,就连他也看不上。  

琅琊赵氏就一个赵昱还像点衣冠士人,赵彦混了那么多年只是以边鄙小郡守征入朝中拜为议郎,无名于天下,算什么?  

赵基更是以虎贲入仕,说是虎贲,不过是兵痞罢了。  

这种档次,也配与袁绍同列为国家重号将军?  

就内心来说,袁绍自然喜欢骠骑将军这个官位,毕竟目前袁术是左将军,与他右将军齐平。  

这就让袁绍不喜欢目前的右将军,但如果当骠骑将军需要他去承认赵基,那很抱歉,袁绍宁肯继续担任右将军。  

宁愿与袁术同列为四方将军,也不愿更进一步与赵基同班。  

再憎恶袁术,彼此也是一类人;而赵基,在袁绍眼中,就是个披了人皮的牛马。  

如果接受骠骑将军,再表奏赵基当车骑将军,岂不是相当于自甘轻贱,与牛马同列、为伍?  

做出这种事情,能把袁术笑死。  

宁肯吃亏,也不能让袁术以及那边的亲戚们笑话。  

杨彪多少能理解袁绍的行为逻辑,可更觉得这是袁绍在向朝廷龇牙。  

想了想,杨彪还是想促成这件事情。  

毕竟朝廷返回雒都后,只要能调解、消解各种战争,打不起仗,各方群雄对军队的控制力就会下降。  

当谈判能解决纠纷的时候,大家都回到座位上谈判,也就不再依赖军队了。  

沉吟着,杨彪就试探性提议说:“赵元嗣若是遣使问候,进献贺礼,右将军这里可能忍耐一二?”  

袁叙皱眉:“甚难,他当朝杀郭援,河北、中原痛恨此人者比比皆是。郭公则更是恨不得生食其肉,有郭公则在,右将军这里恐难宽恕此事。”  

不是说郭援不能杀,当朝处死,等于给阳翟郭氏甩了一记响亮的耳光。  

以后颍川这里征辟士人,主官都会下意识对阳翟郭氏降低一个评价。  

杨彪无奈,只能说:“此乃朝廷大事,容我劝说赵元嗣。仲述你也回去劝劝本初,今赵元嗣晋阳聚集步骑三万,日日操训,秣马厉兵。若不能安抚,待秋高气爽,此人势必出兵上党,与本初一战。”  

“还请姑父手书一封,我也好转交本初兄。”  

袁叙拱手相请,杨彪也只能起身去写信,这么重大的事情,不能靠口信,必须见文字。  

杨彪这里还有很多知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