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虎贲郎 > 第193章 援军抵达

第193章 援军抵达(1/2)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遮天   小阁老   重生之文豪巨星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生活系男神   莽荒纪   日月永在  

汾水流域有着稳定的南风。  

船队自大泽排水口缓缓穿梭,航入湖泽区域后全力进发。  

中都大营时近处的码头临时增修,船队抵达之时,也调来五千新兵准备运粮。  

舟船陆续停泊靠岸,魏兴率先下船,直奔赵基所在:“侍中。”  

赵基审视这家伙,看向他的左腿:“伤势恢复如何?”  

“不影响骑马走动,就是不好发劲。”  

魏兴在赵基面前来回走路演示,又做了几个攻击、发力的姿态,脚掌无法自然伸缩蹬地。  

不是失去了爆发力,而是目前还没有彻底痊愈。  

赵基稍稍安心一些,就问:“子昂你在休养时,可读了什么书?”  

“呃…哪有心情读书,我那妾室倒是会一些,也会的不多,就会照着书册念故事,又不会注解,我也听不明白故事。”  

魏兴转移话题说:“倒是杨吉会做人,请蔡夫人给他誊抄了几卷书,回去就找人一起研读。”  

杨吉崴脚伤势比较严重,最近都是乘车出行。  

为了这家伙上厕所方便一些,赵基还顺手发明了一个带大洞的折迭椅。  

魏兴紧接着又问:“侍中,你跟蔡夫人关系如何?”  

“不如何,我欣赏她的才华,她也欣赏我的才华,仅此而已。”  

赵基审视魏兴,魏兴掏出一迭帛书:“那她还给你写这么大的帛书?”  

说着递出,赵基拿起来见帛书折迭后用针线缝了,也就收了起来,对魏兴说:“让你读书不是让你去做博士,就是当故事听,也好过不听。”  

经义记录的就是故事,各家注解就是对故事背景的详细扩充,以及阅读理解。  

同样的故事,不同人就有不同的理解。  

见魏兴不语,赵基指着他左腿:“以后你若不幸断了手脚,你说我该怎么办?把你养在侯国里?还是让你回乡牧马当个富家翁?闲暇时你要多读书,只要你头还在脖子上,没了双脚,我也会把你扶到郡守大位上。”  

魏兴听着感动,又感觉有些别扭:“腿断了,那还有什么好活的,还不如死了。”  

“告诉你一个秘密。”  

赵基对魏兴勾手,周围虎贲看着,魏兴附耳过来,就听赵基低语。  

魏兴愕然:“果真?”  

“骗你做什么?”  

赵基给了他胸膛一拳就问:“还死不死?”  

“肯定不能死。”  

魏兴笑着回答,他没想到双腿断了还有其他好处。  

其实赵基也不清楚真假,只是自己推断的。  

双腿断了,人体血液循环路径变短,心脏泵血效率增高,自然利于战斗。  

见其他人好奇,魏兴也就说了出来,众人也是哄笑不已。  

一个个心痒难耐,谁都清楚,平定太原后,人人都会拥有妾室、奴隶与一份小产业。  

没有意外的话,明年这时候都会拥有孩子。  

笑谈之际,后续援兵下船,是裴秀督率的留守义从,足有一千八百余骑。  

这段时间平阳侯国恢复生产,贾逵组织协调之下,赵基的本部义从也都配发了军服。  

为了区别于河东骑士或其他汉骑、匈奴义从,这支义从列发的是紫色军服。  

范氏、卫氏庄园内,就有懂紫色染料以及染布技艺的家族,只是此前父子相传,产量不高。  

汉军军服以绛色为主,而京营禁军会有部分列装紫色军服。  

一些郡国兵也会采用蓝色、绿色或青灰色为主色,佩戴赤色披巾。  

不是什么地方割据思想,主要是经济问题;而到了现在,关东混战,生产凋敝,已经出现了黑色军服、白色军服。  

紫色军服的义从部队牵马下船,列队于滩涂草地。  

裴秀也驱马来见赵基,一跃下马:“赵侯。”  

“现在七哥、子昂都来了,我也就不担心什么了。”  

赵基上前抓住裴秀的手,心里感到踏实:“我已命人建造好新营,饭菜酒水都已备好,快入营休息,这里交给新兵装载粮食即可。”  

裴秀谦和做笑,说:“船队北上时,见西岸不时有匈奴散骑北上,汇入单于大营。赵侯可是要援引匈奴破贼?”  

“不会,这种事情我们自己来办,匈奴人看着就行了。”  

赵基也对附近虎贲说:“杀贼的事情也靠匈奴人的话,我们也拿不稳太原。太原乱兵已裹挟平陶宗贼汇合大陵宗贼商氏,步骑七千余人,车千余辆,欲北上晋阳。”  

魏兴立刻问:“可要拦截他们?”  

“不急,先让他们走两天,等他们在晋阳建立营寨后我们再去。”  

赵基说着环视:“不然击破他们,还要重新建造营垒羁押他们。”  

裴秀也知道这里不是商议这种决战的地方,就跟着众人做笑,纷纷上马,跟随赵基越过堤坝,进入新营地。  

大营内,杨琦在瞭望塔上吹风,看着紫色军服的匈奴义从鱼贯而行,踏上堤坝又往新营而去,前后首尾相连。  

来增援的虎步军穿赤色军服,穿戴铠甲背负行囊,徒步而行。  

步骑交织,紫色、赤色混合在一起,如同一条蜿蜒而行的彩绶。  

观望片刻,杨琦对身边人感慨:“恶紫夺朱啊!”  

身边的几个公卿也都不言语,注视这支援军汇入新营,步骑参半,约有四五千人。  

见他们尽数入营,杨彪才说:“李傕根基已丧,败亡就在两三年内。”  

察觉杨彪语气似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