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虎贲郎 > 第177章 独自向北

第177章 独自向北(1/2)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遮天   小阁老   重生之文豪巨星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生活系男神   莽荒纪   日月永在  

太原之南,中都县邑。  

这里是孙资家乡,赵基派李堪督率千人乘船北上,顺利接管汾水东侧的中都县。  

东都县以北,汾水流域还有上古遗留至今的大小湖泽、湿地与沼泽。  

因而汾水东岸百余里内,物产丰饶人口密集,足足有五个县邑!  

而这片湖泽湿地的西北,则有兹氏、平陶等四个县邑,这四个县分布更宽阔一些。  

这九个县围绕湖泽湿地,在太原南部形成了某种单独的商业圈、文化圈。  

这个区域内的祁县王氏,从传统认知上来说,就该弱于同宗的晋阳王氏。  

能在郡治晋阳扎根的王氏,理应才是太原王氏才对;可太原王氏如果特指的话,目前指的的就是王允所在的祁县王氏。  

李堪抵达中都后,通过孙资向周围九个县传递修建天子行营的要求。  

中都九县,以及附近游牧的匈奴人都开始聚集人力、物力,力求招待好朝廷。  

太原各县的士人也开始向中都汇聚,谋求出仕的机会。  

长安受灾时,天子就出游都城,选拔受灾士人为郎官。  

现在朝廷百废待兴,现在出仕,机会自然是极好的。  

此前匈奴人封闭了道路,很多消息存在滞后性。  

一些消息在停滞、堆叠状态下,会消失或彼此混淆;因此太原人得到的许多信息是失真的消息。  

卫氏金库这样敏感的消息,也没引发多大的警惕。  

卫氏金库有其特殊性,河东盐池就这么一份,卫氏攒下金库是合理的,其他地方你怎么攒?  

哪怕与诸胡走私军械、人口的太原豪强们,他们世世代代都这样做,都已经习以为常了。  

所以这次天子出巡太原,理所应当的被理解为朝廷是来打秋风的。  

但太原士人也不能吃亏,普通士人可以籍此入仕,加入朝廷,去吃朝廷的俸禄。  

有适龄女子的大姓豪强,也能尝试走通大长秋时迁的门路,将适龄女子塞到天子左右。  

往朝廷、后宫塞人后,再给赵基、张杨送点边角料,就能打发这些穷要饭的。  

因此太原人很是从容,一些大姓名门子弟已开始南下,在沿途迎奉天子。  

大量的太原士人向中都汇聚,中都九县的士人则沿汾水而下,准备择机加入天子队伍。  

这种气氛下,祁县人温恢带着家人独自向北而行。  

半路与同为郡望的令狐氏、郭氏队伍相遇。  

令狐邵见温恢在路边喂食驴子,就问:“今众人皆南下拜谒天子,卿何独北往?”  

令狐邵堂弟上前打趣:“曼基莫不是要去游说雁门?”  

温恢只是笑笑,问:“雁门郡如何?”  

令狐氏世居狼孟,郭氏世居阳曲,都临近雁门。  

太原郡望,以晋阳、祁县王氏组成的太原王氏为首;其次就是狼孟令狐氏、阳曲郭氏与祁县温氏,其他如宋氏、荀氏、贾氏、介休郭氏都弱一筹。  

令狐邵回答:“雁门申屠公已号令各县,欲集合俊杰,向天子进献雁门之方物。”  

随即令狐邵看温恢面前的驴子:“曼基这是为何?”  

温恢之父曾为涿郡郡守,三年前病故,温恢治丧返乡。  

当时温恢十五岁,见家中财富甚多,于是治丧结束,就将家财、产业散给亲友。  

此刻令狐邵所问,温恢笑了笑,回答:“朝廷以河东赵基领本郡,赵基少年英才,善于军事。我恐他与匈奴交战,此去雁门为避祸而已。”  

令狐邵观察温恢的随从,孤身未婚的温恢只有十几个随从,其中还有携带家眷妇孺的。  

感觉温恢顾虑的有些道理,中都九县人口密集,匈奴左部这些年已经迁到了兹氏附近。  

赵基与匈奴人再次开战,藉此确立本郡的统治,也是极有可能的事情。  

战争,尤其是对待匈奴的战争,先天能赢来大多数人的好感。  

不肯听话、顺从的,战争中有的是手段剿灭。  

往往战争胜利后威望高涨统治力大增…不仅仅是威望高涨,也在于战争中除掉了绝大多数反对者。  

只是令狐邵却不怎么担忧,他家在狼孟,距离匈奴太远。战争爆发,战火也烧不到太原郡北。  

反倒可以积极介入战争,不管是出仕朝廷,还是留任本郡,都是极好的出路。  

令狐氏子弟如此做想,旁观围观的阳曲郭氏也都是类似的态度。  

他们先天立在不败之地,赵基即便兵败,也不妨碍他们。  

而温恢就可怜了,家里就他这么一支独苗,还将家资产业四散一空。  

虽然赢得了极高的赞誉,弥补了其父早亡带来的门第衰落,但温恢只有十八岁。  

距离出仕还有很长的一段时间,这段时间里,温恢以及温氏一族是很脆弱的。  

就这样彼此闲聊几句后,温恢笑吟吟与令狐邵、郭淮等人告别。  

郭淮年龄比温恢还小一岁,比较腼腆,站在族兄弟里只是观察温恢,没有上前搭话。  

整个太原新一代士人里,就温恢扬名最早。  

一举散尽积蓄、家产,这是其他人不敢效仿的壮举。  

如果温恢的兄弟、叔父再多一些,家里掣肘大一些,也很难做成这件事情。  

但温恢依旧是做成了,也只有令狐邵、郭淮等大姓嫡脉才清楚温恢有多狠。  

这是将整个家族的积蓄泼洒出去,换了温恢个人的名望,有这笔名望在,温恢自然能按部就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