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红楼之扶摇河山 > 第四百四十二章 全功于一役

第四百四十二章 全功于一役(2/3)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大王饶命   遮天   小阁老   重生之文豪巨星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剑毒梅香   生活系男神  

人,带上重金,去码头找一个叫郑小海的船户。  

就说我要用他的船,价钱不是问题。  

让他将船停在上次我上船的地方,此事非常重要,我们能否带人从水路离开姑苏,就全靠此人。”  

九月初五,冰消瓦陷,大事勿用,百事忌,大凶。  

清晨,贾琮在钵兰街小院醒来,看到灶台上供着的黄历本子,今天好像不是个好日子。  

他略微整理了衣装,没过一会儿,外面传来敲门声,而且每隔一些时间,敲门声就会响起。  

等到院子中先后进来七个脸生的汉子,张五的脸上已露出震惊之色。  

这位贾大人竟然不声不响,带了这么多人手潜入姑苏,昨天自己都和他在一起,并没有见他对外传讯。  

这些人又是如何收到信息,几乎在同一时间,到这里和他相见。  

要想做到这种程度,那这些人的布置,必定不是这两天才发生。  

怪不得昨日他说过,在他入姑苏之前,他的人手就已提前分批进入姑苏。  

他见贾琮对这七人分配之事,显得井井有条,颇有战阵之风。  

其中有人被分配把守严华街两侧路口,负责警戒。  

有人负责在耿府门口接应,并应对可能出现的援兵和阻碍。  

有人是负责邹府外围守卫,防止有人遇墙逃窜。  

而且,从贾琮和这些人的谈论中,张五知道这七人,每人手下都统御少则十几人,多则几十人,粗略计算竟然有几百人之多。  

着实把张五吓了一跳,这位贾大人好大的手笔,竟然能神不知鬼不觉,携带数百精锐进入姑苏城。  

并且这些人被分别安置在姑苏城内各处,如果城里没有熟悉情况的人接应。  

想要隐藏数百精锐,并且不露破绽,那是无论如何都做不到。  

张五越想越是心惊,中车司日常做事已算诡秘,可这位贾大人做事似乎更加幽深难测。  

难道他很早之前就预料到今日之事,竟在姑苏城内事先经营了偌大的隐势。  

等过了申时,在原先的留有中车司记号的地方,留一个新的标识。  

如果陈魁山此时也藏在内院,希望他能看到记号,提示他和我们有所配合。  

另外申时之后,对离开耿府的人,全部暂时拘禁看守,以免走露风声。”  

张五听了贾琮的话,心中了然。  

陈魁山脱离中车司太久,他到底是何原因没有及时抽身,而是跟随周正阳逃遁。  

此人作为中车司安插在金陵卫的暗桩,能获得周正阳的看重,说明他心思手段不俗。  

如果他和周正阳并非同党,为何跟随逃遁许久,却没将周正阳的消息送出,只是在最终藏身的耿府,才留下中车司的标识。  

如果不是蒋小六等人刚好查到耿府,外人根本不可能发现这个标识。  

其中的真实原因,谁都不清楚。  

陈魁山到底还可不可靠,也在两可之间。  

贾琮假设陈魁山可信,所以让他申时在外院留下中车司标记,希望能提示陈魁山里应外合。  

但他也防备陈魁山已经反水,和周正阳沆瀣一气,所以才会在申时之后,秘控离开耿府之人,防止陈魁山对外通风报信。  

而且以贾琮手中掌握的充足人手,他完全有能力做到这点。  

张五想通了此节,再加上之前贾琮对麾下的统筹排布,也不禁对他的缜密细致,暗自心惊。  

这位贾大人年纪虽轻,但这份心智和城府,实在让人忌惮,也怪不得这等年少,已做出诸多大事,攀上令人瞩目的高位。  

九月初五,子时刚过。  

时入深夜,姑苏城脱去白日喧嚣,如沉酣梦,万籁俱寂。  

一个老迈的更夫,在寂静无声的华严街上逡巡,更桶发出单调悠扬的打更声。  

口中还有气无力的喊着:“天干物躁,小心火烛,匪盗俱避,国泰民安。”  

干瘪苍凉的嗓音,在街头巷尾回荡,成为黑沉午夜唯一的声响。  

老更夫突然发现,华严街的两边路口,出现了许多黑葵葵的身影,沿着街道两边墙根疾走,飞快向街道中央行进。  

而且从路口涌现的黑影源源不断,一下子竟数不清有多少。  

这些人手中都握着锋利的兵刃,少数人身上还背着长条的古怪物件。  

看起来根本不像普通的盗匪,况且人数多到数不清。  

那老更夫已吓得双腿发软,难道是沿江的倭寇,竟然偷偷入了姑苏城。  

按照常理,发现这种情形,他作为更夫,必须敲响更桶示警。  

但是街道两旁都被人堵死,他这个时候出声,这些贼人哪里会放过他,不过是死路一条。  

正当着更夫慌乱失措之时,肩颈处受到重击,非常干脆的晕倒在地,也省去了他的烦恼。  

街道两头涌出的黑影,迅速靠近街道中部耿大富的府邸,在府门的两侧的墙根停下脚步。  

耿府之中传来两声犬吠,想来是犬类听觉灵敏,已被府外的动静惊动。  

但很快又传出犬类的呜咽声,再往后便悄无声息。  

虽然那几声犬吠动静不大,但但还是惊动了什么。  

耿府街对面的两所房宅,突然打开院门,冲出六七个人,个个身形矫健,手持兵刃。  

当他们看到耿府门口黑葵葵一片人影,刚要惊叫出声,就被十多只火枪对准了脑门。  

其中两人意图反抗,很快被人从背后两刀砍翻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