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归义非唐 > 第477章 矛盾渐起

第477章 矛盾渐起(2/6)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大王饶命   遮天   赘婿   小阁老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重生之文豪巨星   剑毒梅香  

,大部分是肯定考不过世家子弟的。  

所以他需要先把普通百姓的教育底子夯实,然后才能推行公平竞争。  

在这样的局势下,科举只能暂停,如明初朱元璋停罢科举,以及国初停罢高考是一个道理。  

教育资源不平衡的问题,哪怕是初步的调整,也需要耗费一二十年时间才能解决,尤为漫长。  

刘继隆虽然对自己的身体有信心,但也不敢说自己能竟全功,毕竟生产力摆在这里。  

在他有生之年,只需要将平民教育资源拔高到一定程度就足够了。  

再往后的事情,只能交给后人操办…  

倒不是他相信后人的智慧,只是人力有穷时,他不可能面面俱到。  

思绪间,他将目光重新投向王式与李商隐,分别对二人说道:  

“此次北征收复河东道,我军阵殁伤残将士计五千四百四十二人,他们的抚恤必须落实。”  

“眼下朝廷兵马不足二十八万,而河东道仅有四万四千余人,河北道则驻兵仅二万。”  

“易州、定州虽然遭遇李克用掳掠,但二州人口尚有二三十万数。”  

“河东道补全五万兵马,河北道再募兵二万,兵部可有压力?”  

王式闻言作揖:“各州县军器坊内存有十二万套甲胄,其中北征俘获甲胄不下四万,补全河东道兵马及河北道募兵所用甲胄,绰绰有余。”  

“臣想询问殿下,河东道投降及被俘两万四千余兵马,及代北被俘四千多兵马应该如何处置?”  

“此外,代北赫连铎等五部所求,殿下准备如何应允?”  

王式提出了几个急需处理的问题,刘继隆听后也沉吟下来,返程路上他便在考虑此事,如今心底已经有章程了。  

河东牙将本十分跋扈,但昔年被王铎率李克用、张淮鼎等人屠杀过一次,距今不过三年时间。  

不过牙将虽然被诛杀了,但牙兵却没有被牵连太多,这就导致河东镇内兵马的风气,其实一点不输于河朔、河北三镇。  

这群世袭罔替的牙将牙兵,定然不可能接受回去种田的安排,说难听点他们甚至不会种田。  

好在牙将牙兵始终是少数,大部分的州兵都是农家子弟出身,只要均分田地,他们还是能回去务农为生的。  

“先传出消息,投降及被俘的河东镇州兵将迁往云、朔、蔚三州,均分土地,发放耕牛和农具,鼓励耕种,并发十二石开荒粮。”  

“代北及河东镇的牙将牙兵,尽数迁往安北都护府及丰州、胜州等处,均分田安置当地。”  

刘继隆话音未落,声音便变得低沉起来:“若是有人敢于作乱,尽数镇压!”  

“是。”王式心中了然,刘继隆是准备放出风声,让河东、代北的牙将牙兵自乱阵脚,继而动兵将他们之中的不安定者剪除。  

对此,王式自然十分支持,毕竟他昔年处理银刀队比这还要狠辣。  

“赫连铎、白义诚、米海万、李友金四人献土有功,兹授四人银青光禄大夫,护军。”  

“四人若有愿往洛阳任京官者,擢授职官,其部迁往忠武、义成、宣武、山南东道等处,每户授田五十亩。”  

“若不愿往,可安置当地,以其为刺史。”  

对于赫连铎四人,刘继隆心里自然想把他们的部众都带到中原来进行同化,同时将他们安置到洛阳享受富贵。  

这么做为的就是将代北胡多汉少的局面给解决,毕竟代北十数万胡人若是继续在当地驻牧,说不定什么时候还会作乱。  

若是迁入中原,这十几万人用不了多少年就会被同化干净。  

更何况中原三镇人口稀薄,百废待举,正是需要人的时候。  

汉人外迁,胡人内迁,只要把控好度,便能极大的扩大汉人生存空间。  

不过他也不能现在就翻脸,逼赫连铎等人来中原,所以他给了赫连铎他们选择的机会。  

“臣无异议。”王式只是思索片刻,便知道了刘继隆的想法,于是颔首应下。  

刘继隆见状,则是对王式开口说道:“如今陛下已经将天平、义昌打作叛臣。”  

“虽说斛斯光与陈靖崇二人鲜有差错,但吾还是想以汝为东面讨击使,节制河南三镇,汝以为如何?”  

王式虽然被自己打得苦不堪言,却也不是斛斯光和陈靖崇能比的。  

调王式东进,算是刘继隆为二人上的保险,毕竟朱温这厮可不是安分守己之辈。  

刘继隆不相信这厮会在自己动兵后,老老实实的等待被包围。  

“臣定不辱命…”  

王式心头微微感动,他毕竟是大唐旧臣,又年老体弱。  

以汉军的素质,中原三镇的六万大军足够扫平许多藩镇,甚至连大礼、渤海、契丹、奚等强敌都能重创。  

尽管他只能调动三镇之中东征的三万兵马,却也是刘继隆对他莫大的信任了。  

“此事便由你定夺,即日出发滑州,腊月前务必东进,以雷霆之势扫平二镇,保障来年春耕不受影响。”  

“是!”  

刘继隆简单吩咐过后,便看向李商隐说道:“国子监治下官学教习、学子数量,如今有多少了?”  

李商隐见刘继隆询问,便知道不需要避讳,故此躬身道:“陇右大学学子三万四千余名,小学学子八万四千余名,其余诸道学子七万八千余名。”  

“关西教习,计二万六千四百五十七人。”  

提及此处,李商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