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归义非唐 > 第435章 天灾不断

第435章 天灾不断(3/6)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大王饶命   遮天   赘婿   小阁老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重生之文豪巨星   剑毒梅香  

得以释放。  

若是高骈能在这个时候迁徙汉人进入黔中道,扩修当地驿道,那倒是方便了刘继隆日后占据黔中,利用黔中官道进攻大礼,收复云南的计划。  

汉军对百姓毕竟比较怀柔,强行迁徙这种事情,有些吃力不讨好。  

但若是这件事由高骈来做,而汉军在之后作为解救者将被强行迁徙的百姓解救,那黔中百姓自然对汉军归心。  

至于解救过后,百姓是否会返回三川,这倒不用担心。  

当初尚摩鄢强行掳掠百姓并交给汉军,安置在当初的剑南六州。  

后续汉军打入三川,也有许多百姓希望迁回原籍,结果他们原本的土地都被后来的移民占领耕种。  

除了少量百姓宁愿舍弃一切,留在原籍开垦荒地,重新恢复生活外。  

其它大部分被迁往剑南六州的百姓,基本都在六州安家落户了,留存率高达七成。  

若是黔中的百姓也是如此,那也省去了刘继隆开发黔中的不少力气。  

这般想着,刘继隆对高进达说道:“我们现在不用管他们,只要好好练兵,将官道和水渠堰堤尽数修葺,复耕关中数百万亩荒地,届时任何势力都难以抵挡。”  

“是!”高进达颔首应下,刘继隆则是询问道:“三川那两处造船厂的情况如何,眼下能造出多大料的舟船?”  

高进达闻言停顿片刻,几个呼吸后才说道:“泸州、渝州两处船厂,眼下募有船工四千二百人。”  

“他们与盘堤船厂的船工交谈后,眼下可以造出十五丈长的一千二百料战船,比荆南水师的战船还要坚固高大。”  

“不仅如此,船厂内已经下水了十二艘一千二百料战船,以及二十艘八百料战船。”  

“不过东川归耿明节制,耿明不善用水军,因此他还请表将水军交给张三郎节制。”  

耿明不贪恋权势,这是刘继隆很喜欢他的一点。  

更何况张武自小在水上讨生活,水军交给他,确实比交给耿明要好。  

因此面对高进达这番话,刘继隆便不假思索道:“将水军划归西川管辖,另外令张三郎编练水军五千,日后我们攻打山南东道时,必然用得到。”  

“是…”  

高进达应下,刘继隆见状也说道:“先让高骈和黄巢在岭南争斗争斗,等到今年入冬,三川的兵马也差不多练成了。”  

“趁此机会,我们先将三川全境收复,届时再将目光投向东都及河淮。”  

“是!”高进达应下,同时又说道:“殿下,您准备怎么处置河南地的党项诸部?”  

“党项?”刘继隆皱眉:“他们闹事了?”  

“并未,只是总得处理不是?”高进达摇头解释,刘继隆听后也颔首表示认可。  

李思恭等人占据河南地游牧,汉军占领关中后,李思恭便派人送来了降表。  

看得出,他被刘继隆收拾不轻,并不认为唐廷能敌得过刘继隆。  

对此,当时刘继隆忙于治理关中,根本无心处置他们,只能暂时搁置。  

现在关中和关内道都走上正轨,差不多也可以想想怎么解决这二十几万党项人了。  

想到这里,刘继隆又想到了一件事,不免看向高进达:“昔年你前往长安时,曾被党项人所劫持,囚禁半载才得以脱困。”  

“若是你想,眼下倒是可以…”  

高进达摇头打断了刘继隆的这番话,并作揖道:“昔年的苦难,臣早已忘记了,如今他们皆是您的臣子,该如何处置他们,该由您决断。”  

见高进达没有报仇的想法,刘继隆沉吟片刻后,方才开口说道:  

“吾想要将他们迁往山南东、河南、淮南三道安置。”  

二十几万党项人,这个人数不算少,若是安置在边疆之地,没有足够的人口同化他们,那他们肯定会在王朝势力衰弱时作乱。  

正因如此,将他们迁往河南、淮南及山南东等刚刚经历过战乱,人口变得稀少,却又被汉人四面八方包围的地方则最好。  

不过在迁徙之前,刘继隆还得从他们部落中抽取男丁,这样才能防止自己在外征战时,党项人趁机作乱。  

“传令给曹茂,令他从党项诸部中征募男丁,每两户必须出一人,充当三军轻骑塘兵。”  

刘继隆对高进达交代,高进达也清楚自家节帅的意思,但还是提醒道:“如此抽调,最少要抽调出三四万人,那军饷…”  

“按照每人十二贯,比我军正兵低三贯即可,不用尽数配备扎甲,给个胸甲硬弓就足够,让他们自带马匹。”  

虽说养这群人要消耗几十万贯钱,但几十万贯换个安稳,加上数万自带马匹的轻骑,这还是相当不错的。  

“若是他们不愿呢?”  

高进达忍不住询问起来,刘继隆则是平淡道:“如果他们不愿…告诉曹茂,他的朔方军也不是摆设!”  

“是…”  

高进达点头,看样子很赞同这种做法,而刘继隆见状也没有继续说什么政务,反倒是聊到了家常上。  

倒是在他们聊家常的同时,南方的急报几乎是一天好几份的送往洛阳。  

“这黄贼,莫不是以为朕整治不了他?”  

五月初,随着夏收开始,贞观殿内的李漼也看着那一封封地方沦陷的奏表,眼角抽搐。  

不等路岩等人开口,李漼便质问道:“高千里可曾出兵?”  

“回陛下”路岩站出来作揖道:“高千里月前便派黔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