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1章 连摧六州(5/7)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大王饶命 遮天 小阁老 重生之文豪巨星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剑毒梅香 生活系男神
传旨,以门下侍郎、兼并部尚书、同平章事徐商检校工部尚书、江陵尹、荆南节度使。”
“旧江陵尹萧邺,转任淮南节度使,扬州大都督府长史。”
“以右神策大将军、知军使、兼御史大夫、上柱国、龙阳县开国伯、食邑一千户康承训可金紫光禄大夫、检校刑部尚书、兼右神策大将军、御史大夫、上柱国、扶风郡开国公、食邑一千五百户,充江南行营都招讨使。”
李漼话音落下,徐商脸色一白,他明白自己被扫出了长安,难受之余,又不免松了口气。
如今关中局面岌岌可危,适时前往淮南,倒也不算坏事。
想到这里,徐商躬身:“臣领旨谢恩…”
在他应下后,李漼不再看向他,而是询问道:“郑相称叛军兵锋尚锐,可以依托陇东梁峁(黄土高原)及关隘城池来逐步消耗叛军兵锋,适时反击,诸卿以为如何?”
徐商的下场还历历在目,眼下北司四贵高高挂起,于琮和路岩只能硬着头皮先后作揖。
“陛下,臣以为,以叛军兵锋表现,理应严防死守,适时反击,避免昔年安史作乱,潼关祸事。”
路岩的话,李漼深以为然。
昔年安史之乱,若非朝廷先杀高仙芝、封常清,又催促中风的哥舒翰率领不堪战的官军出潼关作战,安史叛军也没有那么容易攻入关中。
如今局面,与当年相比,倒是十分贴合,李漼自然选择吸取教训。
路岩话音落下,于琮也开口道:“陛下,诸州官兵被讨平,那朝廷对其积欠的二十八万贯军饷,是否暂时停止起运?”
“自然!”李漼不假思索的回答,而这也算是他今日听到的唯一一个好消息了。
京西北八镇的军饷,基本都是靠朝廷供给。
刘继隆出兵攻陷四州,上万官兵不知所踪,那朝廷积欠这些官兵的军饷,自然也就不用发放了。
这么想着,李漼竟然觉得四州丢失虽然屈辱,但也并非无法接受。
毕竟四州人口不过十余万,每年产出的赋税不过三五万贯,军费开支却接近三十万贯。
丢失四州,把这个负担丢给刘继隆也好,不仅省去了去年的欠饷,也省去了今年的军饷。
想到这里,李漼主动说道:“诸镇必须严防死守,这二十八万钱帛,便犒赏余下诸镇官兵和西境九万多大军,望其竭心尽力,挡住叛军兵锋。”
“臣领旨…”于琮恭敬作揖,他主动提出这件事,打的便是这个主意。
除此之外,余下三州的军饷,他也决定暂缓发放。
如果真如郑畋所说,刘继隆要夺取关内道的北部七州,那剩下三个州的军饷也能留下,以备不时之需。
“陛下…”徐商虽然已经确定了要外放为官,但是他还是主动说道:
“今日江南西道送来捷报,饶州、抚州失陷贼手,但刘使相率军收复江州(九江),杀贼二万余众。”
“李国昌奏捷,率军收复黄州,杀贼三万余众,缴获车马数千。”
“康使君奏捷,三军收复庐州,杀贼二万,正往舒州攻去。”
徐商话音落下,李漼忍不住叫好:“好!”
“虽然失陷了两个州,但能夺回三个州,也算功过相抵。”
“传旨,着康承训、刘瞻、李国昌等人速速平贼,朕要在入夏前,看到江淮贼寇被彻底讨平!”
“是…”徐商恭敬应下,随后便见李漼起身道:
“先讨平江淮贼寇,然后再伺机讨平叛军,朕要亲自看着刘继隆被押到咸宁宫来!”
他话音落下,不等众人回答便拂袖而走,群臣只能躬身唱礼,将其送离。
不过李漼想的不错,可现实却并不一样。
“噼里啪啦…”
火势噼啪作响时,天色已经渐渐暗了下来。
甲片的碰撞声在银州儒林县内不断作响,县内的百姓则是躲在家里,根本不敢出门。
远处的夯土城墙已经被炸塌一角,街道上满是身穿红袄银甲的汉军士兵。
“汉王!”
急促的马蹄声和呼唤声响起,正在走向银州儒林县衙的刘继隆勒马停下,回头看向身后。
但见曹茂策马而来,脸上满是高兴之色。
他策马冲到了刘继隆身后,随即勒马高兴道:“汉王,北边传来消息,斛斯光已经攻破云中、定襄二县,夺下了阴山的白道关。”
“眼下他还有五千多弟兄,不出意料的话,剩下三座城池,最迟十日内便能攻下。”
“好!”刘继隆眼底闪过欣喜,随即说道:“你立马从朔方抽调三千步卒前往定襄、云中等处驻扎。”
“此外,明日你点齐五千步卒,亲自北上将麟州和银州的五个县拿下。”
“我在银州驻兵等待,另外派人从降兵中招降精壮之士,余下尽数送往河西,换来足够的军马与乘马。”
“末将领命!”曹茂果断应下,随后立即吩咐身后跟随的两名都尉前去安排,而他自己则是跟随刘继隆前往了州衙。
走入州衙后,二人坐在了主位与左首位,并吩咐庖厨准备饭食。
“汉王,此役过后,朔方的粮秣便不够了,还请汉王调粮支援朔方。”
“嗯”刘继隆应下,同时说道:
“关内道我就交给朔方镇管辖,故此你手中便掌握有九个州。”
“你手中的三万兵马,我需要带走二万,你可将剩下的一万兵马尽数拔
“旧江陵尹萧邺,转任淮南节度使,扬州大都督府长史。”
“以右神策大将军、知军使、兼御史大夫、上柱国、龙阳县开国伯、食邑一千户康承训可金紫光禄大夫、检校刑部尚书、兼右神策大将军、御史大夫、上柱国、扶风郡开国公、食邑一千五百户,充江南行营都招讨使。”
李漼话音落下,徐商脸色一白,他明白自己被扫出了长安,难受之余,又不免松了口气。
如今关中局面岌岌可危,适时前往淮南,倒也不算坏事。
想到这里,徐商躬身:“臣领旨谢恩…”
在他应下后,李漼不再看向他,而是询问道:“郑相称叛军兵锋尚锐,可以依托陇东梁峁(黄土高原)及关隘城池来逐步消耗叛军兵锋,适时反击,诸卿以为如何?”
徐商的下场还历历在目,眼下北司四贵高高挂起,于琮和路岩只能硬着头皮先后作揖。
“陛下,臣以为,以叛军兵锋表现,理应严防死守,适时反击,避免昔年安史作乱,潼关祸事。”
路岩的话,李漼深以为然。
昔年安史之乱,若非朝廷先杀高仙芝、封常清,又催促中风的哥舒翰率领不堪战的官军出潼关作战,安史叛军也没有那么容易攻入关中。
如今局面,与当年相比,倒是十分贴合,李漼自然选择吸取教训。
路岩话音落下,于琮也开口道:“陛下,诸州官兵被讨平,那朝廷对其积欠的二十八万贯军饷,是否暂时停止起运?”
“自然!”李漼不假思索的回答,而这也算是他今日听到的唯一一个好消息了。
京西北八镇的军饷,基本都是靠朝廷供给。
刘继隆出兵攻陷四州,上万官兵不知所踪,那朝廷积欠这些官兵的军饷,自然也就不用发放了。
这么想着,李漼竟然觉得四州丢失虽然屈辱,但也并非无法接受。
毕竟四州人口不过十余万,每年产出的赋税不过三五万贯,军费开支却接近三十万贯。
丢失四州,把这个负担丢给刘继隆也好,不仅省去了去年的欠饷,也省去了今年的军饷。
想到这里,李漼主动说道:“诸镇必须严防死守,这二十八万钱帛,便犒赏余下诸镇官兵和西境九万多大军,望其竭心尽力,挡住叛军兵锋。”
“臣领旨…”于琮恭敬作揖,他主动提出这件事,打的便是这个主意。
除此之外,余下三州的军饷,他也决定暂缓发放。
如果真如郑畋所说,刘继隆要夺取关内道的北部七州,那剩下三个州的军饷也能留下,以备不时之需。
“陛下…”徐商虽然已经确定了要外放为官,但是他还是主动说道:
“今日江南西道送来捷报,饶州、抚州失陷贼手,但刘使相率军收复江州(九江),杀贼二万余众。”
“李国昌奏捷,率军收复黄州,杀贼三万余众,缴获车马数千。”
“康使君奏捷,三军收复庐州,杀贼二万,正往舒州攻去。”
徐商话音落下,李漼忍不住叫好:“好!”
“虽然失陷了两个州,但能夺回三个州,也算功过相抵。”
“传旨,着康承训、刘瞻、李国昌等人速速平贼,朕要在入夏前,看到江淮贼寇被彻底讨平!”
“是…”徐商恭敬应下,随后便见李漼起身道:
“先讨平江淮贼寇,然后再伺机讨平叛军,朕要亲自看着刘继隆被押到咸宁宫来!”
他话音落下,不等众人回答便拂袖而走,群臣只能躬身唱礼,将其送离。
不过李漼想的不错,可现实却并不一样。
“噼里啪啦…”
火势噼啪作响时,天色已经渐渐暗了下来。
甲片的碰撞声在银州儒林县内不断作响,县内的百姓则是躲在家里,根本不敢出门。
远处的夯土城墙已经被炸塌一角,街道上满是身穿红袄银甲的汉军士兵。
“汉王!”
急促的马蹄声和呼唤声响起,正在走向银州儒林县衙的刘继隆勒马停下,回头看向身后。
但见曹茂策马而来,脸上满是高兴之色。
他策马冲到了刘继隆身后,随即勒马高兴道:“汉王,北边传来消息,斛斯光已经攻破云中、定襄二县,夺下了阴山的白道关。”
“眼下他还有五千多弟兄,不出意料的话,剩下三座城池,最迟十日内便能攻下。”
“好!”刘继隆眼底闪过欣喜,随即说道:“你立马从朔方抽调三千步卒前往定襄、云中等处驻扎。”
“此外,明日你点齐五千步卒,亲自北上将麟州和银州的五个县拿下。”
“我在银州驻兵等待,另外派人从降兵中招降精壮之士,余下尽数送往河西,换来足够的军马与乘马。”
“末将领命!”曹茂果断应下,随后立即吩咐身后跟随的两名都尉前去安排,而他自己则是跟随刘继隆前往了州衙。
走入州衙后,二人坐在了主位与左首位,并吩咐庖厨准备饭食。
“汉王,此役过后,朔方的粮秣便不够了,还请汉王调粮支援朔方。”
“嗯”刘继隆应下,同时说道:
“关内道我就交给朔方镇管辖,故此你手中便掌握有九个州。”
“你手中的三万兵马,我需要带走二万,你可将剩下的一万兵马尽数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