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1章 连摧六州(3/7)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遮天 大王饶命 小阁老 重生之文豪巨星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剑毒梅香 生活系男神
千七百五十四人,残疾三百三十二人,重伤需休养的足有七百五十人整,余下三千多弟兄都是轻伤。”
“眼下我军还能动用的兵马,为凉州八千七百六十四名马步兵,七千四百名精骑。”
“胡兵人数虽多,但除了其军中落雕者外,其余不足为虑。”
斛斯光话音落下,刘继隆也颔首道:“这落雕者,无非就是披铁甲的骑兵罢了,黠戛斯控弦三十万,也不过只有两万落雕者。”
“此役落雕者被重创,没有七八年时间,他们是休养不过来了。”
“我军死伤的弟兄都要按照标准抚恤,刚才的布置仍旧作数。”
“先将关内道的几个要地拿下,避免鞑靼趁火打劫,然后再和郑畋决战陇山。”
“是!!”几人点头,随后众人便埋头吃了饭食。
翌日,刘继隆率领上万精骑与马步兵撤回灵州,斛斯光三人则是撤回了白亭守捉城。
张昶、郑处带着伤兵南下返回姑臧,斛斯光则是补足粮食,在三千多民夫与挽马车补给下,率军前往了丰州。
在他调动兵马的同时,于泾原、陇州布兵的郑畋也传令诸镇兵马,以王重荣、李弘甫、杨公庆三人分别领兵二万,分道进攻石门关、木盘关、六盘关。
郑畋自己则是亲自率领三万泾原、凤翔军去进攻陇山关。
“放!”
“嘭嘭嘭——”
陇山之中,当数十台投石机并排一处,齐齐发作,数十颗二三十斤沉重的投石瞬息间跨越一里距离,狠狠砸在了陇山关那垒石而成的城墙上,留下几处白印。
站在军中,郑畋远眺陇山关,身旁还跟着身穿布衣的王式。
“陇山六关,如今只有制胜关和安戎关掌握在朝廷手中,其余四关都在叛军手中。”
“这陇山关昔年为高千里所修筑,关隘南北长三百步,高三丈,厚四丈。”
“这本该是利于朝廷,易守难攻的关隘,却不想为兄失算,为叛军所夺,如今成了我军阻碍。”
王式叹气介绍着陇山关,旁边的郑畋则是抚须道:“小年兄不必如此自责,叛军势强,是朝野百官未曾想到的。”
“驻守秦州的守将是刘继隆麾下高进达,早年还曾入京面圣,言沙州起义之大捷。”
“而今投靠叛军,将四关严防死守,真乃叛臣。”
话音落下,郑畋顿了顿又接上:“叛军在秦州之兵,依各镇所见,应该不下三万。”
“四关每处有兵五千,秦州诸县和后方的陇城县,应该还有兵马。”
“依小年兄之见,我师三万兵马,需要多久能攻破陇山关?”
他询问王式,王式也沉吟解释道:“若是没有援兵,最少强攻两个月才能拿下这座关隘,且死伤不少于二万。”
“二万?!”
二人身后的几名都将倒吸了口凉气,而郑畋也略微皱了眉头。
只是不等他开口,王式继续说道:“依某与刘继隆交锋所见,黠戛斯的那几万胡骑,恐怕挡不住他太久。”
“他理应先去攻打黠戛斯的胡骑,然后再调转兵锋进攻关内道诸州,最后才会来陇山一线与朝廷决战。”
“此役若是战败,关内道及关中恐危矣…”
王式的话,使得郑畋自觉肩上担子加重几分,但这还不是全部。
面对郑畋皱紧的眉头,王式主动说道:“眼下应该做的,理应是闭门不出,而不是主动进攻陇右。”
“某听闻,不少州镇都减少了对京畿的起运。”
“若是此役再败,那恐怕除几处陪都外的州镇都会停止对朝廷的起运,届时天下必然动乱。”
“没有了天下州镇的起运,朝廷能控制的州县便更少了。”
“台文,你手中这九万兵马,很有可能是朝廷最后的底蕴了…”
王式与郑畋对视,二人目光交错间,郑畋也不免变得保守起来。
“某若不打,朝廷必然会更换主帅,届时说不定会做的比某更糟糕。”
郑畋说着,王式却摇头道:“不是不打,是缓打、慢打、灵活去打。”
“只要让朝廷看到你有主动打的决心就足够,若是叛军主动出击,最好撤回各州县城内,让叛军主动进攻城池,这样才能最大杀伤叛军。”
相比较秦州,泾原及陇州地形又有不同变化,州县几乎与关隘无异,囤积的粮草十分充足,坚守几个月都可以。
只要拿不下这些州县,叛军就无法攻入关中,所以王式的建议从野外灵活防守,变成了坚壁清野的防守。
这些日子,泾原及陇州的乡村已经被强行迁徙离去,只要叛军无法攻破州县,就无法获得人力来充当民夫运粮,只能从陇右抽调。
这么做,不仅可以拉长叛军的战线,也能逼着叛军不得不挨个进攻朝廷的陇山防线。
过去大半年时间里,郑畋已经将各县城墙都加固了一遍,夯土包石的城墙,绝对能够挡住陇右的方术。
与此同时,郑畋也在王式的建议下,不断研究着陇右那如同烟花的方术。
虽然见效甚微,但只要取得突破,朝廷就能掌握一项攻城拔地的攻城术。
即便各镇阳奉阴违,待到收拾清楚陇右,朝廷也能有足够的手段去整治藩镇。
想到这里,郑畋颔首道:“我会按照小年兄的建议来打的,陇山东线能够如此固若金汤,离不开小年兄的建议。”
“待到此役结束,某
“眼下我军还能动用的兵马,为凉州八千七百六十四名马步兵,七千四百名精骑。”
“胡兵人数虽多,但除了其军中落雕者外,其余不足为虑。”
斛斯光话音落下,刘继隆也颔首道:“这落雕者,无非就是披铁甲的骑兵罢了,黠戛斯控弦三十万,也不过只有两万落雕者。”
“此役落雕者被重创,没有七八年时间,他们是休养不过来了。”
“我军死伤的弟兄都要按照标准抚恤,刚才的布置仍旧作数。”
“先将关内道的几个要地拿下,避免鞑靼趁火打劫,然后再和郑畋决战陇山。”
“是!!”几人点头,随后众人便埋头吃了饭食。
翌日,刘继隆率领上万精骑与马步兵撤回灵州,斛斯光三人则是撤回了白亭守捉城。
张昶、郑处带着伤兵南下返回姑臧,斛斯光则是补足粮食,在三千多民夫与挽马车补给下,率军前往了丰州。
在他调动兵马的同时,于泾原、陇州布兵的郑畋也传令诸镇兵马,以王重荣、李弘甫、杨公庆三人分别领兵二万,分道进攻石门关、木盘关、六盘关。
郑畋自己则是亲自率领三万泾原、凤翔军去进攻陇山关。
“放!”
“嘭嘭嘭——”
陇山之中,当数十台投石机并排一处,齐齐发作,数十颗二三十斤沉重的投石瞬息间跨越一里距离,狠狠砸在了陇山关那垒石而成的城墙上,留下几处白印。
站在军中,郑畋远眺陇山关,身旁还跟着身穿布衣的王式。
“陇山六关,如今只有制胜关和安戎关掌握在朝廷手中,其余四关都在叛军手中。”
“这陇山关昔年为高千里所修筑,关隘南北长三百步,高三丈,厚四丈。”
“这本该是利于朝廷,易守难攻的关隘,却不想为兄失算,为叛军所夺,如今成了我军阻碍。”
王式叹气介绍着陇山关,旁边的郑畋则是抚须道:“小年兄不必如此自责,叛军势强,是朝野百官未曾想到的。”
“驻守秦州的守将是刘继隆麾下高进达,早年还曾入京面圣,言沙州起义之大捷。”
“而今投靠叛军,将四关严防死守,真乃叛臣。”
话音落下,郑畋顿了顿又接上:“叛军在秦州之兵,依各镇所见,应该不下三万。”
“四关每处有兵五千,秦州诸县和后方的陇城县,应该还有兵马。”
“依小年兄之见,我师三万兵马,需要多久能攻破陇山关?”
他询问王式,王式也沉吟解释道:“若是没有援兵,最少强攻两个月才能拿下这座关隘,且死伤不少于二万。”
“二万?!”
二人身后的几名都将倒吸了口凉气,而郑畋也略微皱了眉头。
只是不等他开口,王式继续说道:“依某与刘继隆交锋所见,黠戛斯的那几万胡骑,恐怕挡不住他太久。”
“他理应先去攻打黠戛斯的胡骑,然后再调转兵锋进攻关内道诸州,最后才会来陇山一线与朝廷决战。”
“此役若是战败,关内道及关中恐危矣…”
王式的话,使得郑畋自觉肩上担子加重几分,但这还不是全部。
面对郑畋皱紧的眉头,王式主动说道:“眼下应该做的,理应是闭门不出,而不是主动进攻陇右。”
“某听闻,不少州镇都减少了对京畿的起运。”
“若是此役再败,那恐怕除几处陪都外的州镇都会停止对朝廷的起运,届时天下必然动乱。”
“没有了天下州镇的起运,朝廷能控制的州县便更少了。”
“台文,你手中这九万兵马,很有可能是朝廷最后的底蕴了…”
王式与郑畋对视,二人目光交错间,郑畋也不免变得保守起来。
“某若不打,朝廷必然会更换主帅,届时说不定会做的比某更糟糕。”
郑畋说着,王式却摇头道:“不是不打,是缓打、慢打、灵活去打。”
“只要让朝廷看到你有主动打的决心就足够,若是叛军主动出击,最好撤回各州县城内,让叛军主动进攻城池,这样才能最大杀伤叛军。”
相比较秦州,泾原及陇州地形又有不同变化,州县几乎与关隘无异,囤积的粮草十分充足,坚守几个月都可以。
只要拿不下这些州县,叛军就无法攻入关中,所以王式的建议从野外灵活防守,变成了坚壁清野的防守。
这些日子,泾原及陇州的乡村已经被强行迁徙离去,只要叛军无法攻破州县,就无法获得人力来充当民夫运粮,只能从陇右抽调。
这么做,不仅可以拉长叛军的战线,也能逼着叛军不得不挨个进攻朝廷的陇山防线。
过去大半年时间里,郑畋已经将各县城墙都加固了一遍,夯土包石的城墙,绝对能够挡住陇右的方术。
与此同时,郑畋也在王式的建议下,不断研究着陇右那如同烟花的方术。
虽然见效甚微,但只要取得突破,朝廷就能掌握一项攻城拔地的攻城术。
即便各镇阳奉阴违,待到收拾清楚陇右,朝廷也能有足够的手段去整治藩镇。
想到这里,郑畋颔首道:“我会按照小年兄的建议来打的,陇山东线能够如此固若金汤,离不开小年兄的建议。”
“待到此役结束,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