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归义非唐 > 第420章 北击胡骑

第420章 北击胡骑(3/6)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大王饶命   遮天   小阁老   重生之文豪巨星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剑毒梅香   生活系男神  

了口气。  

在他们松懈的同时,黠戛斯的军队绕过了他们,朝着南方的休屠泽、白亭海前进。  

在他们移动的同时,后方的石堡也在远眺他们,根据石堡与石堡间的距离来判断他们行军的速度。  

赶在他们靠近前,提前派出塘骑南下禀报军情。  

借助着各个石堡间的配合,无数情报汇总到了位于白亭海与休屠泽之间的白亭守捉城。  

“数量不少于五万,在六万左右,每日最少能走五十里,队伍中还有数万牧群。”  

“队伍中大部分都是皮甲,只有两三成的兵卒披扎甲。”  

“以回鹘人和突厥人的制甲技术,这些黠戛斯人的甲胄应该是粗制滥造的甲胄,绝不如中原甲胄。”  

白亭守捉城,作为监督白亭海、休屠泽及其周边草场的城池,此地驻兵一千,其中包括了北方十二个石堡的兵卒。  

此外,城内还有驻兵的数千家属,以及家属在白亭海、休屠泽之间开辟的上万亩耕地。  

昨日张昶与郑处便率军抵达了此地,本想着等待自家汉王军令,却不想先接到了黠戛斯南下入寇的消息。  

此刻二人聚在守捉府内,面前地上摆放着沙盘,皆眉头紧锁。  

“以汉王此前送来军令,只要我军得到黠戛斯南下的消息,便立即整兵出击,吸引黠戛斯人注意。”  

“只是现在汉王在何处,你我皆不清楚,是否要出兵,也难以决断。”  

郑处眉头紧锁,想要遵循军令,却又担心刘继隆距离此地甚远,耽搁了路程。  

对此,张昶则是比郑处更有决断,他干脆道:“汉王既然发出军令,那大概知道我军行军速度。”  

“不管汉王想要如何做,也必然会守约而来,你我只需要遵守军令,不需要质疑其他。”  

“好!”郑处倒也爽快,见张昶这么说,他便果断答应了出兵。  

“既然如此,明日辰时出兵北上,以此前汉王规定的速度北上行军,我们估计在明日黄昏能与黠戛斯人碰面,大概后天交锋。”  

郑处自然推断着,而张昶也点点头道:“差不多,早些下去休息吧,接下来将是场恶战。”  

郑处颔首应下,随后传令三军明日拔营北上,接着才退下休息去了。  

今夜的白亭守捉城注定是个不眠夜,只是这个时代没有什么夜生活,许多人即便再怎么焦虑,也能休息两三个时辰,勉强提振精神。  

这样的焦虑过去后,他们反倒在第二日行军过后变得精神了些。  

在张昶和郑处的率领下,一万马步兵带着三千多民夫、马车北上。  

随着他们离开白亭海和休屠泽的范围,四周环境也不免变得有些荒凉了起来。  

好在凉州在李商隐的经营下,不仅恢复了昔年大唐在白亭海与狼山余脉间的官道,还在官道两旁栽种旱柳。  

旱柳左右各十余排,不仅能挡住风沙,还能为大军提供些许遮阴之地。  

在这样的局面下,张昶他们很快率军经过了四十里路程,并在官道左侧扎营,等待来日继续北上。  

他们扎营后不久,北边便响起了刺耳的哨声。  

哨声由远到近,不断作响,待到靠近营盘时,张昶和郑处已经走出了营盘,来到了营门处。  

一队塘骑抵达营门,翻身下马后作揖道:“都督、长史,黠戛斯人的塘骑在三十里外与我军塘骑相遇,交锋三场,斩首级十二颗。”  

“黠戛斯的本部,距离我军应该还有六十里地。”  

塘骑队正话音落下,张昶看向郑处:“从狼山碛口到白亭海有一百三十里。”  

“我们今日行军四十里扎营,如今不过申时(15点),黠戛斯人应该还能走二十里。”  

“估计他们会在四十里外扎营,所以为了避免被袭,今夜塘骑必须警惕,让众弟兄们好好休整精力,明日好与叛军交战。”  

郑处闻言颔首,但又踌躇道:“我军明日还要北上?不如在此列阵,等待黠戛斯人南下后,依托营盘交战。”  

张昶摇摇头,接着解释道:“汉王让我们吸引黠戛斯注意,没有比主动出兵更能吸引注意的办法了。”  

“若是汉王准备侧击或背击黠戛斯人,我们进军同时压上塘骑,必然会使黠戛斯人将塘骑同时压下,忽视其他方向的塘骑。”  

人总归要经历才能成长,张昶跟随刘继隆南下作战后,人倒也成长了几分,也懂得在合适的时候打出配合。  

如果刘继隆看到这一幕,恐怕会十分高兴。  

“好,既然如此,那我们明日便北上为汉王吸引黠戛斯人注意。”  

郑处见状也不再说什么,当即应下所有,随后与张昶返回牙帐休息去了。  

在他们休息的同时,北方正在南下路上的李裴罗也得知了前方塘骑与汉军塘骑交锋的消息。  

李裴罗思绪过后,为了保险起见,当即决定就地扎营。  

“大军扎营,把附近的树木砍了,搭建营盘。”  

“是!”  

随军而来的宰相、都督、职使们都开始带兵砍伐官道两侧用于遮阴的旱柳,简便处理后,便用于原地扎营。  

半个多时辰的时间,数里官道两侧的旱柳便被砍伐殆尽,一个营盘横亘在了官道中间,数万人居住其中,在外还布置了数千塘骑,保障了军营及附近二十余里的安全。  

对于与汉军交战,李裴罗虽然警惕,但并不觉得刘继隆能在官军牵制下,能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