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归义非唐 > 第415章 声震三川

第415章 声震三川(5/6)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遮天   小阁老   重生之文豪巨星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日月永在   生活系男神   剑毒梅香  

二日集结兵马,准备南下。  

然而在大军南下的路上,急色匆匆的塘骑从后方追来,刘瞻勒马皱眉道:“何事如此急色?”  

“禀告使相…”塘骑气喘吁吁的吞咽了几次口水,润了润喉咙后才急忙道:  

“西川急报北上,高使君兵败成都,叛军攻占成都府…”  

“你说什么?!”刘瞻瞳孔紧缩,跟在他身后的宣武军诸将,以及李国昌父子也忍不住对视起来。  

高骈的战绩,比起王式可亮眼太多了,但如今刘继隆不仅击败了王式,还顺势击败了高骈,夺去了成都府。  

成都府可是大唐的四陪都之一,失陷成都,这个罪责放在普通官员身上,足够夺职贬作庶民了。  

“成都府丢失,这岂不是说明三川岌岌可危?”  

刘瞻眉头紧皱,他自然清楚三川丢失代表什么。  

若是三川丢失,那他这支兵马肯定会被调往夔门驻守,再不济也该调往夷陵,如此才能挡住叛军顺江而下,进攻山南东道和江南东西两道。  

想到这里,他也一改往日的从容,厉声道:“大军南下,定要在正旦前擒杀王仙芝!”  

“是!!”诸将纷纷应下,随后率领由沙陀、宣武组成的两万余大军向南边的王仙芝追击而去。  

在刘瞻得知成都府丢失的同时,快马也将消息送往了长安。  

群臣被紧急召集于宣政殿,李漼更是脚步匆匆的走下步舆,径直走上金台。  

“上千万岁寿…”  

群臣拜礼,李漼却脸色阴沉,而南衙的徐商、于琮、路岩三人更是如此。  

当着群臣的面,李漼沉着道:“三川急报,刘继隆率军败高千里于犀浦,夺取成都,成都府及汉州、彭州、绵州丢失。”  

“叛将张武率军攻占梓州,节度使李福退往遂州,东川告危。”  

他话音落下,庙堂之上一片哗然,谁都不敢相信,刘继隆不仅轻易攻入西川,还攻占了西川和东川的重镇。  

此前无往不利的高骈,竟然败于刘继隆之手,还如此之快…  

一时间,无数人将目光投向兵部尚书徐商,其中也包括了张议潮和张淮鼎等人。  

哪怕是张议潮也觉得这条消息太过惊悚,毕竟高骈几次作战的军碟他也看过,实在无法相信,当初虽有气势而未长成的刘继隆,竟然能如此快速的击败高骈。  

面对无数道目光,徐商也不得不主动站出来,承认了这场惨败。  

“半个时辰前,南衙确实收到了东川和西川的军碟。”  

“高千里与刘继隆交战于犀浦,我师惜败叛军,死伤相当,高千里奏表请罪辞官。”  

徐商的话音落下,众人终于接受了令人惊悚的消息。  

但紧接着众人便不免慌张起来,毕竟三川若是全面沦陷,那刘继隆就可以从容攻打关中了。  

即便他不打关中,哪怕打关内道或山南东道,甚至沿着长江攻打江南,这也是有可能的。  

想到这里,群臣都坐不住了,甚至不少官员都在心中埋怨起皇帝执意讨击陇右的做法。  

“敢问徐相,如今三川还有多少兵马?”  

百官中,被陈靖崇击败回到长安的王铎开口询问,徐商闻言回应道:  

“高千里军碟所说,西川尚有精锐三万四千,山南西道另有新卒二万,且东川节度使李福奏表,东川尚有兵卒一万七千。”  

王铎听后颔首,随后看向李漼作揖:“陛下,三川尚有七万兵马,即便不敌,也不至于丢失三川全境。”  

“况且叛军远道而来,虽然俘获了不少钱粮人口,但当地官吏定不乏舍生取义者。”  

“以叛军手中官吏,若无旁人相助,如何治理整个三川?”  

“高千里说与叛军杀伤相当,那某敢问徐相,高千里折损多少兵马?”  

徐商闻言,目光看向了皇帝,眼见李漼颔首,他这才说道:“据军碟奏表所写,不下一万九千。”  

“不过高千里亦说叛军多伤而少亡,官军多亡而少伤。”  

徐商的补充,并未让王铎失去信心,他继续向李漼作揖道:  

“陛下,臣以为以高千里之能,能将叛军逼到如此,已然尽了全力。”  

“如今康使君、刘使相虽然连战告捷,但部众最多的黄贼依旧盘踞蕲州,且据江西军来报,叛军昼夜不息的打造船只,显然是要渡江南下,威胁江南。”  

“臣以为,高千里虽然败于贼手,但论朝野,却无有几人能出其左右。”  

“若是贸然准许高千里请辞,只会长贼军志气,灭朝廷威风。”  

王铎话音落下,收了高骈金银的路岩也主动站了出来,作揖说道:  

“陛下,高骈虽然节制三川,但时日尚短。”  

“且南边的南蛮又屯兵十万于大渡河,高骈以一敌二,自然惜败叛军。”  

“倘若能够促成唐蛮和谈,使得高千里得以脱困,避免其腹背受敌,那定然能击败叛军。”  

路岩这话倒也没有问题,所以李漼也不免动摇起来。  

高骈确实是腹背受敌,而且军碟中他也说过,他曾经调李福进攻绵州,吸引刘继隆注意,结果李福并未动兵,可见高骈对三川掌握不深。  

这般局面下,似乎惜败叛军也没有什么可说的。  

“徐相,汝以为如何?”  

李漼询问起了徐商,徐商见他询问,当即作揖道:  

“陛下,朝廷确实找不出除高千里外,还能与叛军杀伤相当的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