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玄幻魔法 > 战锤:以涅槃之名 > 第875章摩根的远征

第875章摩根的远征(2/4)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大王饶命   遮天   赘婿   小阁老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重生之文豪巨星   剑毒梅香  

 

拿走一个星区?没关系。  

相信伟大的摩根:终有一日,她会因为你今日的隐忍和奉献而还你两个星区。  

她会不会这么做不重要。  

重要的是,每个人都这么相信:尤其是那些掌握着最高权力的人,他们反而是对原体的崇拜最深的一群人。  

这也是阿瓦隆之主敢于将整个远东边疆放在一旁,亲自出征的原因。  

除非发生足以惊天动地的改变,否则哪怕是出于过往的惯性,摩根也相信整个阿瓦隆会维系着对她的极尽忠诚:这份忠诚也将顺势延续在拉纳等人的身上,让他们能够更轻松的统御这个庞大的国度,尽管这实际上超越了他们的能力极限。  

所以,在临出发前,摩根还要尽可能地把所有的大小麻烦都解决掉。  

没错,装甲部队也尽可能地少带。  

准备好西卡然坦克就行,至少有三分之二应该是猎手型和惩罚者型,它们的中子激光投射器以及旋转炮在对抗异形的城市作战中一向表现出色:不用担心数量,我找基里曼商量过,五百世界的运输舰队已经在几天前就到了,去查一下。  

一边说着,蜘蛛女皇在她最惯用的记录板上随手记下了一行笔记。  

伴随着摩根和曙光女神号即将重返对她忠诚无比的阿瓦隆星系,一场调集了几乎整个远东边疆军事力量的远征行动,也正式进入了出发前的倒计时阶段:只待所有的舰队在近地轨道上集结完毕,依次输送下整装待发的破晓者大军。  

听命于蜘蛛女皇的召唤,从四面八方涌来的远征军团是一个庞大的数字,即便摩根出于种种考虑,已经尽可能地缩减了她将带往科摩罗的总兵力,但最终得出的数字依旧令原体多少些惊讶:虽然她知道,这些都已经是必不可少的条件了。  

尽管摩根的军团远远算不上是接下来科摩罗战役的主力部队,但蜘蛛女皇向来喜欢把任何问题都往夸张了计算:尤其是考虑到战场身处于网道内部,如果到时候真的出现了什么意料之外的情况的话,原体甚至没有地方去调集援军。  

她总不能让庄森或者基里曼在网道上砸开个洞,给她送援兵进来吧?  

实话实说,如果不是荷鲁斯已经遭受混沌腐蚀的可能性实在是太大了,摩根甚至有过一个不太成熟的想法,就是将影月苍狼直接拉进到科摩罗战场:与帝皇并肩为人类的未来而奋战,足以抹平掉荷鲁斯心中的所有不甘以及危险。  

战帅会是最大的忠诚派。  

或者说,只要人类之主依旧高居于神圣泰拉的王座上,只要荷鲁斯没有被混沌的腐蚀强行洗脑,那么帝国战帅永远都将是最大的忠诚派:这很奇怪,因为身为最大的忠诚派也不影响荷鲁斯同时也是银河中最大的不稳定因素,甚至高于基里曼。  

这大概就是人的矛盾性吧。  

而在事实上,如果影月苍狼被投入到科摩罗战场的话,现实宇宙中那些潜在的叛乱分子会失去他们的主心骨,而且影月苍狼在科摩罗的损失越大,他们未来对于整个银河的危险性就越低,帝皇也可以趁着荷鲁斯心中不满消散的时候,通过将战帅适当的纳入到泰拉政府中,彻底取缔第十六军团在银河中的不稳定因素。  

藩王入朝,自古便是个好办法。  

届时,只需要慢慢的取消各个阿斯塔特军团征兵的制度,送现有的人去养老,帝国就将缓慢的过渡到凡人政治:大不了将荷鲁斯捧上荣誉的帝皇继承者之者,反对他对权力也不是那么的渴望,帝皇的亲情和极高的荣誉足以安抚住牧狼神。  

这是很稳妥的办法,但唯一的问题就是混沌不可能让这一切发生。  

所以,摩根只能动员大军了。  

政治上拿不到的事,只能靠军事去拿。  

尤其是要靠自己的军事去拿。  

再说了,无论如何,摩根都姑且算是帝皇亲自任命的科摩罗战役总指挥。  

哪有总指挥的手中没有捏着一支完全听命于自己的总预备队的。  

但尽管如此,也不是什么好的武器装备都应该往总预备队里塞。  

比如说…  

什么?战舰?  

尽管已经不是第一次从部下的口中听到这种问题了:但摩根还是被气笑了?  

我说过多少次了,不用战舰。  

对,这是没有战舰的远征。  

我会把破晓者军团的主力舰队的指挥群全权交给拉纳的,地狱岩那里的驻守舰队就按照以前的规格运转就可以了:至于各个军区的巡逻舰队,我在几个小时前已经确定了对于他们的最终安排计划表,你去找拉纳核定一下就行了。  

我再说一遍,不需要舰队。  

说罢,摩根随手便把这个通讯器也扔到了一旁的位置上,眼看着小东西顺着光滑的地面一路摔落到了下去:而当清脆无比的碰撞声钻进原体的耳朵里的时候蜘蛛女皇正思考着有关于舰队的问题。  

她当然没必要带舰队:因为她真正需要的是一支规模庞大的运输队。  

幸好比起战舰,运输车辆这种东西远东边疆是永远不缺的。  

只需要向周围几个星区征收一下,摩根就凑齐了足够支撑整个破晓者远征军生活五到六年的补给,以及能够运送这些补给的庞大运输车队:为什么是五到六年?总要做些意料之外的备案嘛。  

万一就能用上呢?  

事实上,如果不是事情有点儿紧急,摩根甚至想凑集能够支撑十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