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都市言情 > 黄金年代从1977开始 > 第215章 木匠就位,鸟枪换炮

第215章 木匠就位,鸟枪换炮(3/5)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大王饶命   遮天   赘婿   小阁老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重生之文豪巨星   剑毒梅香  

戴着线手套,脚上蹬着翻毛劳保鞋,虽然干起活来一身粉尘木屑,但那股精气神很值得称道。  

他们都觉得自己此时无比帅气。  

而老师傅们不一样。  

老师傅们还是穿着破破烂烂老一套,新工作服和新棉鞋那是等着过年再穿的。  

一时之间,教室的空气中弥漫起了松木的清新香气钱进走近拿起一块已经刨好的光滑木料,仔细地用手摩挲着。  

手感平滑细腻,纹理清晰流畅。  

榫眼和榫头的接合处设计精巧,角度精确。  

以他的眼光看,这些木匠的手艺,绝对称得上是扎实精良。  

无论是选料、加工精度还是榫卯结构的把握,都透着世代相传的老道功夫,丝毫不输城里国营家具厂的工人。  

至于劳动突击队的木工们?  

那手艺比他们可差不少。  

钱进琢磨着要不然就把建筑队从劳动突击队里给独立出来,索性招聘上一些木工、瓦工等匠人准备去社会上找活。  

反正劳动突击队养得起他们。  

这事得从长计议,但被他放入了规划进程。  

四喜一边忙活一边问他:“钱主任,怎么样?我们老家伙干的还行吧?”  

“不行,是好、真好!”钱进毫不吝啬地赞叹出声,“实话实说,这活儿干得地道啊!”  

得到大干部的肯定,老蔫咧开缺了牙的嘴无声地笑了笑,刨动得更稳了。  

赵四喜忙说:“应该的,发了这么好的家什,不用心都对不住良心!”  

钱进看着这热火朝天、效率惊人的场面,心中那块关于学校设施的石头,总算落地了一半。  

基本上没问题了。  

周铁镇回来之后,钱进问了问情况,没什么意外后,便是周铁镇带队负责木工干活。  

后面还会有木头运过来,这就不用卡车上阵了,大队有拖拉机,拖拉机有劲,拉木头不成问题。  

钱进当即给报销柴油。  

周铁镇脱下外套开始忙活砍木头,抽空说:“嗨,钱主任你不用对我们这么好,或者说这条件已经太好了,你不用再使劲了。”  

钱进说道:“柴油是集体的,给你们的工资是你们自己的,一码归一码。”  

另外。  

他从西坪生产大队这次赚到的太多了,无论如何得回报人家。  

晚饭不可能再下馆子了,但钱进还是大鱼大肉的招待他们。  

冬天海鲜多,西坪生产大队远离海边,他们平日里是吃不着海鲜的。  

此时洄游的梭鱼开始上市,这东西便宜,钱进买了一堆。  

他教导木匠们收拾干净,当晚先炖上二十条,剩下的挂屋檐下冻起来。  

另外是一盆子鱼丸汤,这东西他手里富裕,全是红星刘家生产队出产的,便宜。  

酱焖梭鱼加上鱼丸汤,再给煮上一锅二米饭、送来一桶散酒,这就是足以让木匠们心满意足的一顿饭。  

第二天钱进就可以放心的上班了。  

快到年根了,他的工作也很忙。  

当然工地这边更忙,十来个木匠根本不够用,因为学校不光需要换门窗、需要桌椅板凳,还需要老师的办公桌,需要宿舍里的床铺。  

于是后面周铁镇又回去找了十多号木匠过来,一水的老木匠带得力徒弟,一水的好手艺。  

另外大队里的瓦匠、泥水匠也被叫了过来,他们配合突击队的泥瓦工一起继续修缮所有墙壁。  

外墙刷石灰,内墙刮腻子,同样是大工程。  

二月十二日,腊月二十七。  

钱进下班早,他回家后发现魏雄图今天下班也早,于是就喊上了大舅哥也叫上了歇白班的妻子:  

“走,带你们去咱自己的学校看看。”  

这话对两位老师来说太有诱惑力了,两人二话不说,赶紧穿上棉衣、围上围巾出门去。  

此时的城区清冽干冷,却已隐隐透出一丝初春的躁动。  

相比于去年,今年雪要少一些,也不那么冷。  

今年是腊月二十七,年关将近,路上的行人提着凭票抢购的年货,脸上带着忙碌的喜气。  

城区里的年味已经很足了。  

好些人家的窗户外挂上了腊鱼、腊肉,熬猪油的香气在小巷子里飘荡,时不时便有孩童扔鞭炮噼啪响。  

两辆自行车齐头并进。  

钱进载着魏清欢,偶尔一回头,身后是妻子动人的笑容。  

小魏老师如今打扮越发时髦,脖子上围着的羊毛围巾色彩鲜艳跟她很搭,衬得她本就妩媚动人的脸庞更显白皙娇艳。  

今天不算冷,她便穿了件藏青色呢子短大衣,成功勾勒出了窈窕的曲线。  

下身是时下城里依然时兴的喇叭裤,脚上一双半高跟的黑色牛皮鞋。  

她这一身打扮放在当下这条灰扑扑的小街上,显得格外醒目,如同滴入水墨画里的一抹亮彩。  

此前他们都来过培训学校,但那时候学校还是破破烂烂的,如今经过一段时间的收拾,说一句脱胎换骨有些夸张,说它大变样了准没问题。  

原本坑洼破败的旧砖墙上补了新红砖,外面厚厚地抹上了一层新鲜的生石灰。  

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带着碱涩的味儿,石灰尚未完全干透,在冬日的微光下显出几分潮湿的亮白。  

围墙顶上还残留着一些枯黄的杂草根茎,像倔强不肯退场的历史印记,衬托着这片新白,更显“改头换面”的力度。  

院门做了翻新,原本的铁栅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