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章 部门大热,纷至沓来(4/5)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大王饶命 遮天 赘婿 小阁老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重生之文豪巨星 剑毒梅香
可惜空着手!
钱进多希望他带着东西来的,这样他就以不能收礼为由把人给送走。
王忠强过来自然也是想要安排人手。
钱进好说歹说给应付过去,结果后面两天还有其他领导干部来找他。
这些人无一例外,进来前都带着寒暄的笑容,说着关心工作的暖场话,但那眼神,都齐刷刷地、火辣辣地聚焦在那份红头文件赋予外商办的“特权”上。
他们口中的“侄子”、“外甥”、“战友家的孩子”、“邻居的闺女”…
一个个人影和关系,沉甸甸地压在钱进的案头。
门庭若市,办公室成了临时会客厅,吵得钱进连核对一封外商询价单上英文数字都心神不宁。
孙健这位堂堂副主任成了临时的茶水工和消防员,不断地倒水、搬椅子、陪着笑脸,忙的额头冒汗。
更棘手的人物还在后面。
等到本单位的领导干部们来转过了,外商办双休的条件也传出去了。
于是,后面钱进办公桌上的电话开始响起来,一接起来往往话筒那边是自报家门就能让人心头一紧的称呼:
“钱进同志吗?我是老孙啊…”
这是市社主管人事的孙副主任,声音不高,但分量十足。
“小钱吗?有空来我们单位开个会,咱们年前跟工人代表一起搞个座谈会嘛…”
这是市社工会的老主席,估计是想把工人代表安插进外商办里。
“钱进同志吗?我是李卫民啊。”
这是市府主管教育的大领导李卫民…
钱进大惊。
夭寿了!
李卫民也要往外商办里安插人手?
这下子他可躲不过去了,因为他这边要办培训学校后面还得人家李卫民审批呢。
反应过来之后,钱进感觉自己的呼吸都停滞了一瞬,他下意识地挺直了腰板,握紧了听筒:“李主任您好,我是钱进,您请讲!”
听筒里传来李主任温和中带着一丝赞许的话语:“告诉你一个好消息,你们那个报告,今天市领导去省里开会进行了介绍。”
“省领导听了口头汇报后,要走了你给我的报告,他们认为在当前改革开放、大力发展经济的新形势下,你们提出的这种面向社会、特别是面向农村和基层企业、以传授实用技能为主的短期技术培训,方向是对的,是有益的探索和教育补充!”
钱进只觉得一股滚烫的热流猛地从心底直冲头顶,瞬间驱散了周身的寒意。
李主任不是为了往外商办插人打电话的?
想想也对。
人家是什么级别的领导。
小小的外商办,人家压根看不到眼里去。
毕竟全市现在有的是对外单位,供销总社外商办可不是最好选择。
“现在你放下心来好好干吧,省领导在原则上也同意你们试办这样一个培训机构!”李卫民的声音清晰地传来,如同天籁。
“不过,之前我给你说过的那几条红线你必须严格遵守,别怪我絮叨,这事是咱海滨市里建国以来开天辟地头一遭,你得给我打响了当头炮,可不能给我打成哑炮!”
钱进立正敬礼:“请领导放心,一定不负所托!”
“红线我牢记于心,第一,性质必须是非学历教育,只能颁发‘培训结业证’,绝不能发毕业证。”
“第二,培训内容严格限定在实用技能范畴,不得涉及意识形态课程…”
他完完整整重复一遍,然后还又加上了好几条最近才补充上的限制条款。
李卫民听的哈哈大笑:“好好好,看来你这件事确实往心里使劲了。”
“那你放心大胆的办吧,手续我找人给你送过去,然后你该跑哪个单位就跑哪个单位,争取早日把培训机构给咱们市里搞起来。”
钱进大声说:“感谢领导!感谢李主任!感谢组织上给我们的信任和支持!”
“我们一定不辜负这份信任,把这个培训学校办好,为农村改革和乡镇企业发展实实在在地培养人才!”
放下电话,钱进在原地足足站了有半分钟。
好领导啊!
然后又有电话打来,他开心的接听,只听话筒里有人说:
“钱主任啊,给你推荐个人才,青年才俊,懂几国洋文呢,你们外商办不是正好缺人吗?对事业绝对有好处…”
钱进对着电话,再次生无可恋。
碰到这种事他只能含糊其辞:“啊,是是是,孙副主任您说…”
“对对对,外商办责任重,人手是关键…目前具体政策还在等上边明确…我们一定严格把关…”
放下电话,他盯着桌上摊开的英文资料却半天看不进去一行字。
最后他无奈站起身,将桌上的材料一股脑锁进铁皮柜,拿出笔记本,深吸一口气开始写材料。
关于外商办今后人员录用、考核的初步设想和门槛要求。
这份材料他早在前些日子就开始制定,不过只是出来个草案。
今天他详细的进行了补充,然后跑去找韦斌。
社长办公室里,魏斌正在深棕色的宽大办公桌后埋头审阅文件。
这两年时间过的快,大领导头上冒出了白头发,工作的时候得戴上宽边黑框老花镜了,他已经看出一些老态。
桌上,一盆君子兰长得葱郁,旁边是厚厚一摞待批的材料。
钱进敲门进去,韦斌抬起眼招手:“哦,小钱你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