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都市言情 > 黄金年代从1977开始 > 第199章 三个十年规划,誓要旧貌换新颜

第199章 三个十年规划,誓要旧貌换新颜(4/5)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大王饶命   遮天   赘婿   小阁老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重生之文豪巨星   剑毒梅香  

,市府就要搞‘村村通电力’规划项目了,咱们争取当第一批试点。”  

“有了电力,后面还能通电话,那样生活方便了,信息也灵通了!”  

刘有余用力点头:“我记下了。”  

其他人一拥而上:“今年能通电?”  

“队里能用上电灯了?”  

“钱总队,你这消息靠谱吗?俺队里今年能用上电灯?以后晚上不用摸黑糊了?”  

钱进说道:“政策已经传出消息来了,今年肯定要搞的,现在不确定的是,咱队里能不能拿到第一批试点名额。”  

“刘队长你多往公社跑一跑,我给你们在市府和上级领导部门跑一跑,咱们上下一心、排除万难,争取胜利!”  

“好,上下一心,排除万难,争取胜利!”刘旺财激情洋溢的拍桌子。  

“再说人才和技术!”钱进的目光扫过在场的人,然后摇头,“怎么没有年轻人?”  

“一定要重视年轻人的力量,一定要把年轻人的力量给利用起来!”  

“各位,以后打鱼、养鱼、加工乃至搞工业、搞旅游,它不仅仅是力气活更是技术活,这些工作都要技术,靠老经验不行了!”  

“队里要选送有文化、肯钻研的年轻人,自己学、出去学…”  

刘有余已经算是生产队最有文化的人了。  

这个话题他有发言权,他也很惆怅:“自己学怎么学?不知道咋下手呀。”  

“出去学更不行了,出去去哪里学呢?去学校?现在当爹当娘的改了心思,倒是重视娃娃们上学问题,可那是为了上学考出去,别回来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继续干苦力…”  

钱进笑道:“学习这种事,急不得,你们不用太着急。”  

“咱们的规划是三个十年,一共三十年呢,哪怕只拿出一个八十年代来,那也是十年。”  

“十年,足够现在准备念初中的孩子大学毕业了,也足够现在还上小学的娃娃,以后中专毕业了!”  

满屋子一群泥腿子,着实不懂学业上的事情。  

钱进便说道:“你们也得学,要与时俱进。学习不一定必须得去学校,活到老、学到老,一样能成为有知识有文化的人。”  

这方面刘旺财拍板做了决定:“那成,钱总队你怎么说我们怎么做,你说要学习,那我带头,都开始学习!”  

“不过,学什么?”  

钱进笑道:“不同的人学不同的东西,这就是因材施教。”  

“你队长和会计还有副队长、妇女主任们学的是规矩和防控!”  

提到这话题,钱进态度不再轻松,而是变得严肃起来:  

“改革不是乱来,发展不能忘本,集体决策机制必须强化!”  

“我结合咱们生产队的情况,给咱们想了一个叫‘三配套’的制度——配套组织、配套阵地、配套制度。”  

“大事必须开社员议事会,账目公开,大家讨论,民主表决。”  

“等到以后有了村办企业,像加工厂、合作社、甚至旅游公司,都要设立监事会,防止集体资产流失,防止有人钻空子!”  

“这是红线!”  

刘有余听到这里,脸上露出了深以为然的表情,频频点头。  

“还有政策风险,”钱进态度更是认真,“这事队长和副队长必须要好好学习。”  

“比如说土地,尤其是宅基地,这方面集体所有权的底线绝不能碰,谁想私买私卖,坚决不行,坚决要响应国家政策要求。”  

他看了看众人,本来还想提雇工的问题。  

但这问题很长时间里,红星刘家生产队都用不上,他们自己的社队劳动力都在空闲着。  

刘旺财没多想,只是看钱进这边不说话了,他便站起来郑重地表态:“钱总队放心,规矩立起来,大家伙儿一起守!”  

“集体的东西,谁也别想动歪心思!”  

会议开了整整一个上午。  

窗外的天色越来越暗,雪似乎下得更密了。  

炉火依旧旺盛,映照着每一张被希望和思考点亮的脸庞。  

生产队未来三十年的发展蓝图,就在这间简陋、寒冷却充满激情的石头房子里,初步勾勒成型了。  

钱进觉得自己的构想是有指导意义的。  

他是联系了《海滨市志》、《海滨工业志》、《海滨渔业志》、《海滨旅游业志》等官方资料和自己前世的经验总结出来的一份发展纲领。  

甚至不只是对红星刘家的发展有指导意义,对整个海滨市渔村的发展都有好处。  

他走的每一步都紧扣时代脉搏,每一步都立足于渔村的实际了。  

钱进看着大家基本达成了共识,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他站起身:“好了,大方向定了,细节咱们慢慢完善。老队长,各位,先看看我带来的‘见面礼’怎么用吧!”  

“钱总队你给的啥不好啊?你净给我们拿来好东西。”几个人立马七嘴八舌的笑。  

钱进说道:“这次带来的肉鸡鸡苗与以前的东西不一样,它们是种子,是咱们发展多元经营的第一步。”  

“靠海吃海,靠山吃山,咱们有山林子,这就是个好资源。”  

“我建议你们以生产队集体的名义,成立专门的养鸡小组,利用山坡林地散养这些肉鸡。”  

“这些肉鸡是外国品种,哪里来的呢?”他故意压低声音制造点神秘感,“来路我就不用多说了,反正你们别声张,好好养。”  

“它们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