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都市言情 > 黄金年代从1977开始 > 第164章 服装厂打造根基,鼓足干劲产风衣

第164章 服装厂打造根基,鼓足干劲产风衣(2/4)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大王饶命   遮天   赘婿   小阁老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重生之文豪巨星   剑毒梅香  

花提起来给钱进看。  

钱进不用看也知道。  

这种风衣确实需要好几种料子。  

张红梅在布料方面是行家:“对,这得用轻薄的化纤里布,还得做过防静电处理,幅宽也是一米四四,一件用量一米二二。”  

“是吧?”金春花叹气,“光这两样主料,成本就压手!”  

钱进问道:“光这两样主料?按您老的意思,辅料也不好办?”  

“零碎多了去了。”金春花抚摸这件板正的风衣,“你让老张说,老张是料子的行家。”  

说着,她把铅笔递给了张红梅。  

张红梅问钱进:“钱总队你要从头到尾的听吗?这个可麻烦呀。”  

钱进说道:“我作为厂长管生产,哪能不知道一件服装的具体情况?”  

“你放心的说,我虽然不是行家,可好歹也有基本常识。”  

张红梅在纸上写下“辅料”俩字,然后在空白区域重重一顿:  

“有纺衬,至少得一米五见方,领口、门襟、袋口,这些受力、要挺括的地方全靠它衬着。”  

“这个不是缝的,人家是高温粘合,温度得掐在130度上下十度浮动,高了糊,低了粘不牢。”金春花补充说。  

张红梅点点头:“是,然后缝纫线要配色,不能跳色。嵌条,前襟这里。”  

她指着图纸上门襟内侧,“得加嵌条加固,不然穿久了准变形。”  

“纽扣,主扣加装饰扣,一共十四颗,这个倒是好办,永嘉应该有这样的纽扣了。”  

“腰带扣不好办,你看人家这腰带扣多漂亮?下摆防风全靠它,这是个气眼儿。”  

钱进听得头皮发麻,感觉这件漂亮的风衣瞬间变成了一座由无数苛刻细节堆砌起来的大山。  

他一早就知道生产风衣费劲。  

或许是出于对劳动人民智慧的信任,或许是喇叭裤的顺利生产给了他信心。  

反正风衣生产早就跟着喇叭裤在他的服装生产规划中了。  

本来按照他的计划,是明年再生产风衣。  

给喇叭裤留三个月的生产时间,也让女工们拿喇叭裤练手三个月。  

结果如今张红梅和女工们催的急,他把风衣拿出来了。  

却发现生产起来难度比他想象中大的多!  

“这还没算裁剪和缝制的功夫。”金春花放下铅笔,双手按在图纸上,目光如炬地看向钱进,“制版放码,这一件风衣,拆开了得有十七到二十片纸样!”  

“这跟喇叭裤完全不一样,喇叭裤多简单的东西,而风衣呢?这比什么劳动服工作服困难多了,喇叭裤更不能比,正儿八经能跟他比的是西装!”  

张红梅研究着风衣点头:“是的,这衣服的制版放码是个工程,领面、袖袢这些小零碎都得单独出样。”  

“人家缝份加放有讲究,下摆折边的地方,得加放三公分半;要走明线的地方,加放一公分七。差一毫,缝出来就拧巴。”  

钱进叹了口气:“这么困难吗?”  

张红梅使劲一拍桌子:“还是刚才的话,技术难不是问题,重要的是布料难啊,这主料加上辅料,咱们去哪找货呢?”  

“国棉六厂的情况我了解,我们厂里可生产不出这种材质的主料。”  

钱进说道:“可是,咱不需要人家这样的料子呀,咱们是有多大的锅蒸多少饭,有多大的屁股穿多大的裤衩。”  

“还是当初生产喇叭裤时候的那句话,咱们的竞争对手不是洋鬼子小鬼子那些服装厂,而是国内的服装厂。”  

“咱们找不到的布料,他们也找不到。”  

王丽娟在旁边快人快嘴的说:“就是,再说了,师傅,咱们现在老百姓哪能穿得上风衣?更别说这样的进口风衣了。”  

“就算有合适的料子能怎么样?一件风衣成本三十块,赶上一个新工人满勤月的工资啦,这能成吗?这卖给谁去?”  

其他人闻言纷纷点头。  

钱进暗道你是真不了解行情,服装这东西水很深,别说一件衣服是一个新工人满勤月的工资了,以后有的是一件衣服是一个老工人全年工资然后人家还不愁卖!  

当然这是以后,而眼下是当前。  

他也点头。  

金春花抚摸着风衣说:“咱的料子撑不起这个样式来,怪可惜的,这是一件好衣裳。”  

她把这件米黄色风衣挂到了简易衣架上,女工们不干活了,摘下套袖上来围观。  

风衣在简易衣架上更加挺括、精神,像一面无声的旗帜。  

女工们纷纷想伸手触摸。  

张红梅用严厉的目光制止她们,还是钱进摆手:“同志们感兴趣,就让同志们随便摸吧。”  

“她们是种子,以后发芽开花结果,结出来的都是这种风衣果子。”  

厂长发话了,张红梅只能点头。  

年轻的姑娘们纷纷上手触摸风衣,说话的声音如梦似幻:  

“咱以后能生产这样的衣服?”  

“我要是给俺弟买一件就好了,俺弟穿这个肯定精神。”  

“这可比喇叭裤拉风多了…”  

“张总师、金工。”钱进这边与两位老师傅继续交谈。  

两位老师傅看向他,看到他闪亮的眼睛里好像燃烧着一簇火苗。  

钱进说:“您二位说的这些难处,桩桩件件,都在理。成本高、工艺繁、主料辅料供应上还没影儿…”  

“这些困难大山,我看见了。”  

“可是我们其实不是一群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