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章 我要留在城里,都要留在城里(3/4)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大王饶命 遮天 赘婿 小阁老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重生之文豪巨星 剑毒梅香
紧滚犊子。”陈寿江吼他。
等路过邮电局时,轮到钱夕停下脚步了。橱窗里贴着新到的《人民画报》,封面是首都长安街的夜景,灯火通明。
她摸了摸衣兜,最后没舍得买这本画报。
钱程见此默默的记下了,但嘴上说:“都快点走吧,别去晚了让咱弟媳妇去买早饭。”
五个孩子蹦蹦跳跳地走在前面。
他们数着路边的消防栓,猜下一个门牌号是单数还是双数。
偶尔有自行车铃“叮铃铃”地响,或者由公交车售票员摇铃,他们就赶紧躲到大人身后,然后又嘻嘻哈哈地跑出来。
好不容易进了泰山路。
又有香味飘来。
这次香味尤其浓郁,孩子们都看傻了:“这是做什么呢?咋个这么香?”
陈寿江挠头:“对,这是啥?俺们那里没见过。”
“这是在炸香油馓子。”钱夕笑道。
金黄的馓子在油锅里翻腾,老师傅用长筷子轻轻一挑,就摆成了漂亮的扇形。
钱程数出两毛钱:“给孩子们买点尝尝鲜。”
排队买馓子的时候,路口的广播响了:“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现在是新闻和报纸摘要节目…”
播音员字正腔圆的声音回荡在街道上空。
卖馓子的老师傅动作顿了顿,把自己身边的收音机给关闭了。
后面三接头喇叭上的声音还在继续“…党中央决定,进一步落实知识分子政策…”
排队买馓子的人们开始交头接耳。
一个戴眼镜的中年人摘下帽子抬头凝视喇叭,喃喃说:“这下好了,知识分子的好日子来了,知识,科学,国家能兴盛呀。”
钱程没听懂这话里的深意,但他知道社会确实跟以前不一样了。
转过最后一个弯,钱进住的干部楼已经能望见了。
五个孩子突然安静下来,他们也知道在钱进两口子面前要规规矩矩的。
可等到了楼门口他们又开始活跃起来,因为楼前停着辆漂亮的大摩托车!
陈建国要爬上去,被陈寿江一脚踹飞了:“给老子老实点,这楼里住的都是干部,指不定是哪个领导干部的车子,给人弄坏了你小子得坐牢!”
马红霞掏出小手绢,挨个给孩子擦了脸。
钱夕把散落的头发别到耳后,陈寿江则把解放鞋上的灰土在裤腿上蹭了蹭,又把裤腿给拍了拍。
晨雾正在散去。
阳光穿过梧桐树叶,在水泥路上投下斑驳的光影。
远处传来呜呜声。
钱程感觉心神舒畅:“快听,这是大轮船的汽笛声!”
陈家两兄弟蹦跳着说:“我要去看大轮船…”
“待会吃了早饭,我领你们去看。”楼上窗前响起魏清欢的声音。
钱进给哥姐开门,吃惊的问:“你们怎么来的?”
“走来的,反正不远。”钱程笑道。
钱进说道:“不是,我的意思是,你们怎么找到路的?怎么找上门的?”
看着弟弟的震惊表情,钱程哈哈大笑:“老四,你哥我在这城里生活过小二十年呢,这城里就那么几条街道,早转熟了。”
“我记住了你家在泰山路干部楼,然后我从工人新村出来就往泰山路走,找到泰山路再找你们的干部楼还不简单?”
钱进很佩服:“大哥你都下乡多久了,竟然还记得这些路?”
“家里有海滨市地图,是跟给公社送干鱼的司机换的,你哥当个宝贝,几乎天天晚上睡觉之前都要拿出来看看。”马红霞笑着解释。
钱进说道:“那哥你对海滨市的街道都记得清清楚楚?”
钱程说道:“清清楚楚,其实我闭着眼睛都能摸过来!”
钱进一拍手说:“等把你回城手续办好了,我送你去学开车考驾照,到时候当司机。”
改革开放以后,他迟早需要个司机,让这大哥给自己当司机不错。
这年头司机可是金饭碗,安排家里人给自己当司机,这一点不是埋汰人,反而这是对家人最大的提拔。
钱程反应便印证了这点:“啊?开车?我我、你能送我去开车?”
“这事对他简单。”魏清欢在饭桌上布置起来,“你这个老弟跟好些司机是好朋友,给你找个师傅轻松简单。”
陈寿江不好意思的挠了挠后脑勺:“老弟,你看看姐夫我能不能也去学个开车?”
钱进笑道:“姐夫你放心好了,城里工作机会是有的,我会给你找个你喜欢又适合你的好工作。”
“我看你喜欢照相机、喜欢照相?那不行我安排你去照相馆当学徒。”
陈寿江瞪大眼睛看他:“不是,老弟,你门路这么硬啊?”
钱进说道:“只是恰好在运输和照相馆这两个行业有点关系而已。”
“来,吃饭,这事不着急,你们放心吧,我会给你们找到合适工作的。”
随着太阳渐渐升高,阳光照进楼里,温暖又舒适。
魏雄图和张爱军露面。
钱进给双方做了介绍。
小汤圆则跟五个哥姐混到一起。
四小去上学了,她现在又有了新的哥哥姐姐,反正该玩伴是少不了…
魏清欢没去买早餐,她猜到了钱进哥姐会带早餐过来,这样对两家人来说也是个表现机会。
不过她熬了小米粥,这样配上咸菜和油条正好是一顿丰盛早饭。
钱程和钱夕谈论着海滨市里的变化,感慨连连
等路过邮电局时,轮到钱夕停下脚步了。橱窗里贴着新到的《人民画报》,封面是首都长安街的夜景,灯火通明。
她摸了摸衣兜,最后没舍得买这本画报。
钱程见此默默的记下了,但嘴上说:“都快点走吧,别去晚了让咱弟媳妇去买早饭。”
五个孩子蹦蹦跳跳地走在前面。
他们数着路边的消防栓,猜下一个门牌号是单数还是双数。
偶尔有自行车铃“叮铃铃”地响,或者由公交车售票员摇铃,他们就赶紧躲到大人身后,然后又嘻嘻哈哈地跑出来。
好不容易进了泰山路。
又有香味飘来。
这次香味尤其浓郁,孩子们都看傻了:“这是做什么呢?咋个这么香?”
陈寿江挠头:“对,这是啥?俺们那里没见过。”
“这是在炸香油馓子。”钱夕笑道。
金黄的馓子在油锅里翻腾,老师傅用长筷子轻轻一挑,就摆成了漂亮的扇形。
钱程数出两毛钱:“给孩子们买点尝尝鲜。”
排队买馓子的时候,路口的广播响了:“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现在是新闻和报纸摘要节目…”
播音员字正腔圆的声音回荡在街道上空。
卖馓子的老师傅动作顿了顿,把自己身边的收音机给关闭了。
后面三接头喇叭上的声音还在继续“…党中央决定,进一步落实知识分子政策…”
排队买馓子的人们开始交头接耳。
一个戴眼镜的中年人摘下帽子抬头凝视喇叭,喃喃说:“这下好了,知识分子的好日子来了,知识,科学,国家能兴盛呀。”
钱程没听懂这话里的深意,但他知道社会确实跟以前不一样了。
转过最后一个弯,钱进住的干部楼已经能望见了。
五个孩子突然安静下来,他们也知道在钱进两口子面前要规规矩矩的。
可等到了楼门口他们又开始活跃起来,因为楼前停着辆漂亮的大摩托车!
陈建国要爬上去,被陈寿江一脚踹飞了:“给老子老实点,这楼里住的都是干部,指不定是哪个领导干部的车子,给人弄坏了你小子得坐牢!”
马红霞掏出小手绢,挨个给孩子擦了脸。
钱夕把散落的头发别到耳后,陈寿江则把解放鞋上的灰土在裤腿上蹭了蹭,又把裤腿给拍了拍。
晨雾正在散去。
阳光穿过梧桐树叶,在水泥路上投下斑驳的光影。
远处传来呜呜声。
钱程感觉心神舒畅:“快听,这是大轮船的汽笛声!”
陈家两兄弟蹦跳着说:“我要去看大轮船…”
“待会吃了早饭,我领你们去看。”楼上窗前响起魏清欢的声音。
钱进给哥姐开门,吃惊的问:“你们怎么来的?”
“走来的,反正不远。”钱程笑道。
钱进说道:“不是,我的意思是,你们怎么找到路的?怎么找上门的?”
看着弟弟的震惊表情,钱程哈哈大笑:“老四,你哥我在这城里生活过小二十年呢,这城里就那么几条街道,早转熟了。”
“我记住了你家在泰山路干部楼,然后我从工人新村出来就往泰山路走,找到泰山路再找你们的干部楼还不简单?”
钱进很佩服:“大哥你都下乡多久了,竟然还记得这些路?”
“家里有海滨市地图,是跟给公社送干鱼的司机换的,你哥当个宝贝,几乎天天晚上睡觉之前都要拿出来看看。”马红霞笑着解释。
钱进说道:“那哥你对海滨市的街道都记得清清楚楚?”
钱程说道:“清清楚楚,其实我闭着眼睛都能摸过来!”
钱进一拍手说:“等把你回城手续办好了,我送你去学开车考驾照,到时候当司机。”
改革开放以后,他迟早需要个司机,让这大哥给自己当司机不错。
这年头司机可是金饭碗,安排家里人给自己当司机,这一点不是埋汰人,反而这是对家人最大的提拔。
钱程反应便印证了这点:“啊?开车?我我、你能送我去开车?”
“这事对他简单。”魏清欢在饭桌上布置起来,“你这个老弟跟好些司机是好朋友,给你找个师傅轻松简单。”
陈寿江不好意思的挠了挠后脑勺:“老弟,你看看姐夫我能不能也去学个开车?”
钱进笑道:“姐夫你放心好了,城里工作机会是有的,我会给你找个你喜欢又适合你的好工作。”
“我看你喜欢照相机、喜欢照相?那不行我安排你去照相馆当学徒。”
陈寿江瞪大眼睛看他:“不是,老弟,你门路这么硬啊?”
钱进说道:“只是恰好在运输和照相馆这两个行业有点关系而已。”
“来,吃饭,这事不着急,你们放心吧,我会给你们找到合适工作的。”
随着太阳渐渐升高,阳光照进楼里,温暖又舒适。
魏雄图和张爱军露面。
钱进给双方做了介绍。
小汤圆则跟五个哥姐混到一起。
四小去上学了,她现在又有了新的哥哥姐姐,反正该玩伴是少不了…
魏清欢没去买早餐,她猜到了钱进哥姐会带早餐过来,这样对两家人来说也是个表现机会。
不过她熬了小米粥,这样配上咸菜和油条正好是一顿丰盛早饭。
钱程和钱夕谈论着海滨市里的变化,感慨连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