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海岛大丰收,海上好滋味(3/5)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大王饶命 遮天 赘婿 小阁老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重生之文豪巨星 剑毒梅香
是半个钟头!”
刘有余倒吸一口凉气:“这么厉害?”
刘宗航得意地掀开舱板,底下还有一层:“这都不算啥,底下的才是好货!”
他拎起一条得有十斤的大海鲈鱼,“瞧这大家伙,够一大家子吃三天!”
快嘴李婶拍着大腿笑起来:“哎妈呀,这下子好了,这机器真是宝贝疙瘩,那你们可得修好它!”
妇女们叽叽喳喳地围看鱼堆,这个摸摸鲅鱼的脊背,那个戳戳龙虾的钳子。
春妮小心翼翼地从鱼堆里捡起一片闪亮的贝壳,对着阳光看:“真漂亮。”
刘有余蹲在船尾,仔细检查那台推进器。
金属外壳上还挂着水珠,在阳光下闪闪发亮。
他伸手摸了摸,又赶紧缩回来:“这机器是短路了吗?怎么这么烫手?可别是里面烧了。”
“它烫手是被晒的,黑色铁皮最吸热了,又是这么个大太阳天气,能够不热吗?”钱进哑然失笑。
刘旺财给刘有余使眼色:“她们不懂你也不懂?”
刘有余恍然大悟,也给他使眼色:“嘿嘿,队长,你绝对不知道我们这次发现了什么!”
快嘴李婶说道:“嘿,我们找到了老些牙鲆鱼,赶紧回去弄滩网,这下子咱队里可发财了…”
“你!”刘有余一脸生无可恋。
快嘴李婶瞪着他:“我怎么了?我瞎说了吗?”
刘有余悻悻地说:“没有,就是你这张嘴是真快呀。”
“那是,从小俺爹娘就这么说我。”快嘴李婶还觉得挺骄傲。
这次轮到刘旺财和刘宗航着急了:“怎么回事?哪里有牙鲆鱼群?”
“是这个时候了,九月份牙鲆鱼洄游,不过龙蛇岛上有它们洄游地?怎么一直没听说过?这可是好事!”
刘有余咧嘴笑道:“确实一直没听说过,也可能是有人发现了不往外传,被人保密了。”
“你们跟我们走,上去看看,近海泥滩浅水水域里确实不少这个鱼,咱要是捕捞成功,肯定是大丰收!”
钱进询问牙鲆鱼情况。
有人便给他解释,这是一种栖息于沙泥滩涂的鱼类,又叫牙片鱼、偏口鱼,大的能长到半米多长,鱼肉很鲜美,捕捞量比较大。
一听这鱼叫偏口鱼,钱进知道是怎么回事了。
这种鱼在市场也有卖,价格不贵,是很多市民解馋的好选择。
但他没想到刘家这群人还挺讲究,不叫它偏口叫它牙鲆鱼。
牙鲆鱼是渔民最喜闻乐见的几种鱼之一。
它们春季游回近岸的浅水海域进行产卵繁殖,到了秋季水温下降时,它们会逐步向较深的海域移动,一般10月份移向50米以下外海迁徙,11月份至12月份会向南移至更深的海底越冬。
在夏秋季节因为温度高,有些牙鲆鱼群会来到岸边一米深范畴内的浅水海域生活,这样一旦退潮可能水深就变成半米深甚至二三十公分的深度。
这时候渔民甚至可以通过踩踏或徒手捕捉的方式抓这种鱼。
当然,要抓牙鲆鱼不容易,这鱼隐蔽性很强,它们皮肤保护色跟沙层颜色极像,很不好寻找。
刘有余跳进齐膝深的海水里,三步并作两步的带着刘旺财去找牙鲆鱼群。
老队长追在后面,裤腿子湿漉漉的,烟袋杆在腰带上摇来晃去。
绕着海岛转了四分之一圈,刘有余激动地指着远处一片泛着水光的滩涂:“那边!”
“刚才退潮后露出来的浅水洼里,全是牙鲆鱼!我拿棍子一戳,扑棱扑棱直往外蹦!”
刘旺财的眼睛顿时亮了。
老队长一把扯下肩膀上的毛巾,擦了把脸上的汗:“当真?”
“千真万确!”刘有余拉着老队长往那边走,“春妮她们几个妇女最先发现的,一会功夫都抓了两条!”
“我看没有滩网,怕她们惊了鱼群,于是就把她们给叫走了。”
“这片滩涂地我们特意避开了,只要拿回来滩网,咱肯定能大丰收!”
两人深一脚浅一脚地来到一片浅水区。
刘旺财叼着烟袋锅蹲下身,浑浊的海水刚没过脚踝。
他伸手在泥里摸了起来,只用了三两分钟,他突然“嘿”了一声——然后一条巴掌大的牙鲆鱼从指缝间滑过,灰褐色的背鳍在水面划出一道细纹。
“老天爷,我这一上手两分钟吧?也就两分钟对不对,结果立马上手了一条,”刘旺财的烟锅差点掉进水里,“这地方得有多少啊!”
刘有余还是那句话:“队长,咱们下午多叫些人来,用滩网围捕,保准大丰收!”
刘旺财挥挥手:“都走,你的安排很正确,不能惊了鱼群。”
“本来我寻思中午在这里开火造饭,干他一天再回去,看来这中午不得不回去了。”
“对了,你们怎么还开火了?”
刚才还在船上的时候,他就注意到了十几个社员在礁石上生火做饭。
至少有三个篝火堆,此时还有人在忙活呢,有的在翻动着上面的食物,有的在往火里添柴,烟雾缭绕中飘来阵阵海鲜的香味。
钱进摸了摸肚子,讪笑道:“还真有点饿了。”
刘旺财心情极好,闻言大笑起来:“饿了好办,火已经升好了,咱先打个牙祭再走!”
不远处,一个五十多岁的妇女正用一根木棍翻动着埋在沙土中的泥块,泥块裂开的缝隙中露出几只张牙舞爪的螃
刘有余倒吸一口凉气:“这么厉害?”
刘宗航得意地掀开舱板,底下还有一层:“这都不算啥,底下的才是好货!”
他拎起一条得有十斤的大海鲈鱼,“瞧这大家伙,够一大家子吃三天!”
快嘴李婶拍着大腿笑起来:“哎妈呀,这下子好了,这机器真是宝贝疙瘩,那你们可得修好它!”
妇女们叽叽喳喳地围看鱼堆,这个摸摸鲅鱼的脊背,那个戳戳龙虾的钳子。
春妮小心翼翼地从鱼堆里捡起一片闪亮的贝壳,对着阳光看:“真漂亮。”
刘有余蹲在船尾,仔细检查那台推进器。
金属外壳上还挂着水珠,在阳光下闪闪发亮。
他伸手摸了摸,又赶紧缩回来:“这机器是短路了吗?怎么这么烫手?可别是里面烧了。”
“它烫手是被晒的,黑色铁皮最吸热了,又是这么个大太阳天气,能够不热吗?”钱进哑然失笑。
刘旺财给刘有余使眼色:“她们不懂你也不懂?”
刘有余恍然大悟,也给他使眼色:“嘿嘿,队长,你绝对不知道我们这次发现了什么!”
快嘴李婶说道:“嘿,我们找到了老些牙鲆鱼,赶紧回去弄滩网,这下子咱队里可发财了…”
“你!”刘有余一脸生无可恋。
快嘴李婶瞪着他:“我怎么了?我瞎说了吗?”
刘有余悻悻地说:“没有,就是你这张嘴是真快呀。”
“那是,从小俺爹娘就这么说我。”快嘴李婶还觉得挺骄傲。
这次轮到刘旺财和刘宗航着急了:“怎么回事?哪里有牙鲆鱼群?”
“是这个时候了,九月份牙鲆鱼洄游,不过龙蛇岛上有它们洄游地?怎么一直没听说过?这可是好事!”
刘有余咧嘴笑道:“确实一直没听说过,也可能是有人发现了不往外传,被人保密了。”
“你们跟我们走,上去看看,近海泥滩浅水水域里确实不少这个鱼,咱要是捕捞成功,肯定是大丰收!”
钱进询问牙鲆鱼情况。
有人便给他解释,这是一种栖息于沙泥滩涂的鱼类,又叫牙片鱼、偏口鱼,大的能长到半米多长,鱼肉很鲜美,捕捞量比较大。
一听这鱼叫偏口鱼,钱进知道是怎么回事了。
这种鱼在市场也有卖,价格不贵,是很多市民解馋的好选择。
但他没想到刘家这群人还挺讲究,不叫它偏口叫它牙鲆鱼。
牙鲆鱼是渔民最喜闻乐见的几种鱼之一。
它们春季游回近岸的浅水海域进行产卵繁殖,到了秋季水温下降时,它们会逐步向较深的海域移动,一般10月份移向50米以下外海迁徙,11月份至12月份会向南移至更深的海底越冬。
在夏秋季节因为温度高,有些牙鲆鱼群会来到岸边一米深范畴内的浅水海域生活,这样一旦退潮可能水深就变成半米深甚至二三十公分的深度。
这时候渔民甚至可以通过踩踏或徒手捕捉的方式抓这种鱼。
当然,要抓牙鲆鱼不容易,这鱼隐蔽性很强,它们皮肤保护色跟沙层颜色极像,很不好寻找。
刘有余跳进齐膝深的海水里,三步并作两步的带着刘旺财去找牙鲆鱼群。
老队长追在后面,裤腿子湿漉漉的,烟袋杆在腰带上摇来晃去。
绕着海岛转了四分之一圈,刘有余激动地指着远处一片泛着水光的滩涂:“那边!”
“刚才退潮后露出来的浅水洼里,全是牙鲆鱼!我拿棍子一戳,扑棱扑棱直往外蹦!”
刘旺财的眼睛顿时亮了。
老队长一把扯下肩膀上的毛巾,擦了把脸上的汗:“当真?”
“千真万确!”刘有余拉着老队长往那边走,“春妮她们几个妇女最先发现的,一会功夫都抓了两条!”
“我看没有滩网,怕她们惊了鱼群,于是就把她们给叫走了。”
“这片滩涂地我们特意避开了,只要拿回来滩网,咱肯定能大丰收!”
两人深一脚浅一脚地来到一片浅水区。
刘旺财叼着烟袋锅蹲下身,浑浊的海水刚没过脚踝。
他伸手在泥里摸了起来,只用了三两分钟,他突然“嘿”了一声——然后一条巴掌大的牙鲆鱼从指缝间滑过,灰褐色的背鳍在水面划出一道细纹。
“老天爷,我这一上手两分钟吧?也就两分钟对不对,结果立马上手了一条,”刘旺财的烟锅差点掉进水里,“这地方得有多少啊!”
刘有余还是那句话:“队长,咱们下午多叫些人来,用滩网围捕,保准大丰收!”
刘旺财挥挥手:“都走,你的安排很正确,不能惊了鱼群。”
“本来我寻思中午在这里开火造饭,干他一天再回去,看来这中午不得不回去了。”
“对了,你们怎么还开火了?”
刚才还在船上的时候,他就注意到了十几个社员在礁石上生火做饭。
至少有三个篝火堆,此时还有人在忙活呢,有的在翻动着上面的食物,有的在往火里添柴,烟雾缭绕中飘来阵阵海鲜的香味。
钱进摸了摸肚子,讪笑道:“还真有点饿了。”
刘旺财心情极好,闻言大笑起来:“饿了好办,火已经升好了,咱先打个牙祭再走!”
不远处,一个五十多岁的妇女正用一根木棍翻动着埋在沙土中的泥块,泥块裂开的缝隙中露出几只张牙舞爪的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