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回到过去做财阀 > 第1253章 大人,时代变了

第1253章 大人,时代变了(2/3)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遮天   小阁老   重生之文豪巨星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日月永在   生活系男神   剑毒梅香  


“总统先生,我们需要他们的帮助,哪怕是在中东地区,南洋对中东地区的介入,将有助于我们与苏联人之间的对抗。”  

戴维看着总统说道:  

“现在最重要的是击败俄国人,我们需要南洋冲在前方,去阻挡俄国人在中东的扩张,那当然,我们也可以亲自下场。但总统先生…”  

看着总统,戴维没有继续说下去,显然是在告诉他——要不然我们就自己下场吧!  

面对国务卿的沉默,肯尼迪思索了一会,然后问道:  

“他们会在什么时候动手?”  

戴维回答道:“今年下半年,总统先生!”  

“和他们保持联系,我们必须要确保在第一时间内得知那里的消息。”  

麦克纳马拉在一旁说道:  

“是的,总统先生,国防部会和南洋方建立一个联络小组,用于双方的沟通!”  

点了点头,肯尼迪又看了一眼地图,说道:  

“还有,如果方便的话,我们应该邀请阿迪亚公主或者赛义德首相访问华盛顿。我们不能任由南洋在中东扩张他的势力,美国也可以在其中发挥重要的作用,要让他们知道,等到他们重返巴格达之后,势必需要美国的帮助。”  

摘桃子!  

我肯尼迪还是非常擅长的!  

就这样,在各有心思的情况下,华盛顿同意了南洋的计划——帮助伊拉克王国复辟!  

于是乎原本只有南洋介入的伊拉克事务,又多了一些人。  

“除了中央情报局之外,五角大楼方面也会派遣一个联络小组,与我们共同的实施“空中花园计划”,根据我们之间达成的协议,美国将会向伊拉克方面提供500万美元的武装装备。”  

听着程鹏安的介绍,李毅安将目光投向了窗外,此时,他的心思倒不是在伊拉克方面,而是在海军研究所。  

“无非就是一些老旧的M1步枪、M1卡宾枪而已,让王家军队拿它们对抗卡西姆部队手里的AK47根本就是犯罪,五角大楼的那些美国将军,根本就不知道战争局势已经发生了变化,M14已经落后时代了!”  

吐槽之余,李毅安也知道很多时候,人们都是如此,只有受了教训之后,才会幡然醒悟,只有等到美军在越南吃过亏之后,他们才会意识时代变了。  

“时代变了…”  

听着阁下突然的感慨,程鹏安虽然有些疑惑,但仍然赞同道:  

“是啊,时代变了!”  

时代是从什么时候发生的变化?  

没有人知道,但是对于海军技术研究所来说,他们并不知道,自己是在什么时候推开的时代大门。  

“…在阁下的建议下,我们在四年前赞助了太平大学应用物理试验室,进行一项研制,合主要目标是以实验证明利用地形剖面的特征实现位置定位,然后修正惯导系统的可能性。五九年空军航空电子设备实验室,开始用小型激光测距装置取代雷达高度表进行了若干次飞行试验,看看能否提高位置精度…”  

在海军研究所内,李毅安听取着研究人员的报告时,他的目光投向远处的发射架,它的结构与美军的MK13单臂倾斜式发射系统类似,但却是南洋防务部门单独研制的,它是一款多用途发射架不仅可以发射天箭2防空导弹,还可以发射阿斯洛克反潜导弹,在未来它还将融合反舰导弹,  

不过,现在发射架下悬挂的是一枚长达5米多导弹。  

“两年前,我们在导弹靶场用改装的BQM34A“火蜂”无人机成功地作了巡航导弹地形匹配制导系统的飞行试验。用了4架火蜂来作巡航导弹制导系统试验,改装了3架,第4架作为备份。在不同风速下作一系列试验,发现在风速影响对低空飞行的制导是极为重要的问题。另外还在高低变化的不同地形下验证制导系统精度。  

试验时,“火蜂”由地面起飞,用降落伞回收。初次飞了30多分钟,以后作了几十次试验。为躲避雷达探测,须超低空飞行,海射巡航导弹要求在30米以下的高度飞行。试验证明圆公算偏差在160米以下。  

在“火蜂”上试验的制导系统采用了很多标准件。导弹以雷达高度表保障贴地飞行,在航线上以地形匹配系统于特定点上精确地校正导弹的位置。以实时测得的数据与存贮在计算机中的数据进行比较匹配的。”  

在技术人员介绍时,李毅安翻看着手中的报告,相比的远处的发射架上的导弹,报告中的照片更直观一些,它的外形看起来极其熟悉——一个圆柱,典型的战斧式导弹的外形。  

这就是“战斧”!  

南洋的战斧,尽管它并没有GPS卫星定位系统,但是通过地形匹配制导系统以及惯性制导系统,它仍然被制造了出来。  

在一定程度上来说,它可以视为战斧导弹的原始型号,或者说“战斧斯基”版…其实,哪怕是斯基版,也比不上的,毕竟,它的性能缩水很厉害。  

因为没有合适的小型涡扇发动机,它只能使用小型涡喷发动机,这导致它的射程仅仅只有870公里。  

而它采用惯导加地形匹配制导,虽然相比这个时代的导弹,它的命中精度很高,但是圆概率误差远远不及战斧或者“战斧斯基”。  

“它的命中精度是多少?”  

“50米!”  

一旁的研究人员在回答时,脸上带着难以掩饰的得意,他们有足够的理由骄傲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