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武侠修真 > 上玉阙 > 第40章 大道为公,玉阙改制

第40章 大道为公,玉阙改制(2/6)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遮天   小阁老   重生之文豪巨星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日月永在   生活系男神   剑毒梅香  

是多能装的人,才能在那些老妖老仙面前千年如一日的保持沙比状,态还不被人试探出真实水平。  

“他要恨也是恨祖师,西海的事情,我不干,严恪仁也会干,梦白也会干。”  

不做走狗,求仙无望。  

做走狗,双手沾满鲜血都还只是开始。  

还得抢着做,抢着献忠,抢着担当。  

混账的世道。  

曾经,王玉楼意识到玉如意不能帮自己真正的在此界成道时,心里是有过一阵绝望感的。  

但后来他也想通了,苦海争渡,哪能指望什么东西可以机械降神般的直接把他带到彼岸呢?  

如果真有那样的东西,他王玉楼又能护得住吗?  

一切,终究是要靠自己。  

“只是,他为什么会给你这么多紫府的法门,我以为,紫府的法门,三四种已经是极限了。”  

王玉楼苦笑道。  

“老祖,玉楼在西海走这么一遭,反而更看清楚了仙盟的本质。  

什么口号、理念、原则,都是忽悠下面人的东西,仙盟就是顶层大修士的茅房,他们愿意的话,想怎么拉就怎么拉。  

那位输了,但又不甘心被祖师如此算计,所以把法门给我,就是希望我或者我们王氏与祖师离心离德。  

全是祸心,没什么好意,哎。”  

全是祸心,没什么好意,神光就是这么纯畜生。  

毕竟,你不能要求一个把几百万人的人命当筹码的贱畜有什么道德。  

仙盟是伟大的,仙盟的理念是为所有修士服务,但修仙界的谎言甚至比修仙界的修士数量还多,在这种环境中生存,玩什么道德至上.王玉楼的挚友风剑仙就是个例子。  

见王玉楼还是不那么认命,景怡老祖叮嘱道。  

“别想这些,南叶国的事情算是过去了,你身上的职位虽多,但现在的主要任务,依然是把特别功勋堂好好搭建起来。  

两宗大战已经开打,我们红灯照绝对不能输,红灯照输得起,祖师输不起,我们王氏输不起。  

或许祖师有什么后手和暗招,但你我被委派了关键位置,就要做好自己的事情,明白吗?”  

老祖的叮嘱都是老成之言,没什么特殊的,但王玉楼听得出来老祖对自己的关怀。  

“明白,玉楼心中有个大概设想。  

宗门治下,散修和小家族、小宗门的修仙者想要往上走,筑基是道极大的槛。  

红灯照不缺资源,只要前线的修仙者愿意用命,我会向门中争取更多的筑基资粮,一视同仁的向所有人开放战功兑换。  

用公正,驱动前线的修仙者们更主动的参战。  

毕竟,对于他们来说,宗门的理念就是幌子和骗局,连上前线都是被迫的,只有实打实的利益,才能驱动他们好好做事。”  

红灯照缺资源吗?  

缺的很,几万人比一的大修士,拿走了九成的收益,剩下的一成收益,九成又被筑基们分走,底层真就是拿着蚊子腿上的腿毛过活。  

红眉的炼道修为厉害吧?  

一样要在蚊子腿中找收益,炼猴版法器挣灵石。  

但红灯照也不缺资源,莽象刮地皮,是为了榨取更多的油水,在相对于底层修士的对比尺度下,红灯照是极其富有的,甚至可以说富到没边了。  

比如,红灯照完全有资源轻易拉几百名筑基出来,但以往,这种筑基机会,只会给红灯照的内门弟子——还不是人人都有,也要争。  

王玉楼想做的很简单,一视同仁。  

一视同仁,通过特别功勋堂,给所有参与前线战争的人以筑基的机会。  

至于那些筑基,则也可以在一视同仁的分配框架下进一步的拉拢、团结、驱使,从而使其主动投身大战,为红灯照的胜利添砖加瓦。  

“玉楼,你是认真的?”王景怡严肃的问道。  

正常的、理论上最优的分配逻辑是,有战功的就该得到奖励,从而激励战士们奋斗。  

但红灯照的模式是,有跟脚的三分功拿十分奖励,背景一般但也有背景的七分功拿十分奖励,内门弟子层级的十分功拿十分奖励。  

外围的那些,妙峰山的弟子或许能够做到十分功拿七分奖,普通的散修,能十分功拿到五分奖,已经是万幸。  

或许具体的实现形式会有所差异,但总归是有人多拿,有人少拿。  

这是现实的分配逻辑,而且不是红灯照一家如此,是哪里都如此。  

公正,从来不是天然的存在的。  

不平等,在实力差异巨大的修仙界,被空前的强化了。  

所以,王玉楼轻飘飘的一句‘一视同仁’,意义不止是重大,而是掀桌子般的分配模式变革。  

因而,景怡老祖才会如此的严肃。  

“当然,不改分配模式,前线的修仙者不可能全心全意的卖命,虚假的出力和真正的投入是两码事,会直接决定胜败。”  

王玉楼想有所作为的心思,王景怡看懂了。  

“玉楼,你就是改了分配模式,让那些被征调的散修和小宗门、小家族练气获得了筑基的机会。  

等他们筑基后,我们王氏没有力量去拉拢他们,最后也只是用自己的风险,为别人做嫁衣。  

祖师敢开战,就说明他有成算,我们做好分内的事情就好了,没有必要冒险,去风口浪尖上被人记恨。”  

王景怡此番言论,完全是从王玉楼的利益角度、王氏的利益角度去解构王玉楼的‘一视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