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三国:王业不偏安 > 第209章 天下非一人之天下,天下之天下也。

第209章 天下非一人之天下,天下之天下也。(2/4)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大王饶命   遮天   赘婿   小阁老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重生之文豪巨星   剑毒梅香  

 

旋即又恢复泰然,道:  

“周易曰:革而当,其悔乃亡,天地革而四时成,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革之时,大矣哉。  

“汉享国二十有四世,历年四百三十有四,气运已终,国祚已尽,普天绝望,率土分崩,孽臣曹丕遂篡夺神器。  

“至尊生于东南,值此际会,承天之运,志在平世,奉辞罚罪,举足为民。  

“大吴群臣将相,州郡百县,执事之人,咸以为天命已去于汉,汉氏已绝祀于天。  

“今至尊奄有荆、扬、交三州之地,带甲十万,舳舻千里。  

“亦自开国建号,郊天祀地,设百官,立宗庙,其制度百物,皆与陛下之汉并立西东。  

“若以地论,则长江之险共之;  

“若以势论,则鼎足之形均之;  

“若以民论,则吴之编户亦知有孙吴,未知有刘汉。  

“汉已三易其朔,名在而实亡。  

“犹田氏之代齐,皮相虽在,魂魄不存。  

“陛下之汉,非高祖之汉。  

“陛下之天下,非天下之天下,实乃一人之天下耳。  

“今日之汉,偏居西陲,号令不出潼关。  

“今日之吴,雄据江表,衣冠礼乐不殊于汉。  

“至尊与陛下,吴国与汉国,何异之有?”  

听到步骘竟否定大汉天命,诸将无不怫然变色,麋威更是直接拔刀出鞘,逼上前去:  

“吴狗!安敢以孙权鼠辈与我大汉天子相提并论!”  

刀光闪过,对于那柄已横在自己脖梗前的环首刀,步骘泰然自得,浑若不觉。  

赵广亦怒骂斥曰:  

“老贼安敢诬我汉统!  

“昔王莽篡汉,人神同愤,世祖以景帝苗裔,奋起讨逆,乃有后汉!  

“今之曹魏,挟天子以令诸侯,弑伏后、毒皇子,窃汉神器,其罪与王莽何减?!  

“我大汉昭烈皇帝以景帝中山靖王之胄,奋起反曹!  

“至曹丕篡弑,湮灭汉室。  

“上无天子,海内惶惶!  

“昭烈皇帝乃顺天应人,嗣武二祖,兴灭继绝,效世祖光武皇帝兴汉故事!  

“天子之籍,本支百世!  

“区区孙氏,是何出身?于天下万民有何功德?!  

“遭逢世乱,不思匡扶汉室,反而屠戮三吴,酷烈无道,劫持百姓,割据江表,成孙氏一家私业,桀纣可拟,人鬼怨愤!  

“你这老虏布衣纶巾,一副儒生打扮,不曾想竟能厚颜为孙权鼠辈张目!  

“真不知礼义廉耻为何,脏了一身儒服!”  

赵广揭开孙氏屠戮江东的老底,步骘纵然想反驳,一时也不知当如何反驳,于是只能冷着脸,一副无动于衷之态。  

刘禅摆摆手,将麋威与赵广招了回来。  

麋威收刀回鞘,再度斥骂了步骘几句老虏昏庸之类的话,才一脸愠怒之色回到天子身侧侍立。  

刘禅先看了一眼麋威铁足,复又扭头看回步骘,徐言道:  

“此乃麋芳兄安汉公之子威,斩曹真一役,为曹魏虎豹骑斫一足,身中锋矢数十,朕遂命人取镞融之,铸铁足续之。  

“威之忘身,盖欲雪父叔之耻,追先帝之殊遇厚恩,报之于朕。  

“倘朕以天下为私器,则威之忘身,不过田横五百士自刎故事,乃食客舍人之殉也。  

“倘朕以天下为公器,则威之忘身,乃与长城、金堤同功,可为天下万民之卫,谓贤君子之殉也。  

“是以威之忘身,托之于私则轻若鸿毛,寄之于公则重比泰山。  

“泰山之重,不在威之一身,在朕一念。  

“一念在私,则泰山崩;  

“一念在公,则长城成。  

“然朕之一念在公在私,朕说了不算,扪心自问,也问不出个答案,恐怕非得朕崩之后,留待后人为朕盖棺定论。  

“然步君,吴侯之念在公在私?  

“自董卓鸩杀少帝、焚洛京而东走,天下分崩,及曹氏擅权,挟天子以令天下。  

“先帝得天子衣带血诏,奉天子旨意,会天下群雄并力讨曹,乃与吴侯盟约,誓共讨曹,匡扶汉室,此事有之?”  

不论天下人私底下怎么想的,吴国始终都是汉之诸侯国,孙刘之盟从来都以匡扶汉室为口号宗旨,所以此事确实是有的。  

步骘不能否认。  

刘禅见步骘不能反驳,又道:  

“既然如此,及先帝斩夏侯渊而定汉中,关公水淹七军而擒于禁,华夏震动,豪杰响应,曹贼恐惧,与群獠议迁都之事,汉业复兴有日,忠志之士无不引颈鹤望。  

“何以吴侯背盟败约,遣吕蒙袭夺荆州,杀我忠良以媚曹氏,使曹魏颓而复起,仁人志士为之绝望,敢问这是在匡扶汉室吗?  

“百姓仍困于涂炭,生民仍吊于倒悬,敢问步君,吴侯之念究竟在私在公?”  

步骘仍不能答。  

当自己做的事情,与自己自诩要坚守的道义相违悖,而自己却因此获利时,人是会本能去逃避思考这件事情的。  

即使是最恶的恶人,也不会认为自己做的事违背了道义,只不过恶人所坚守的道义与绝大多数正常人坚守的道义不同罢了。  

但步骘不是恶人,他常着儒服,自诩儒生儒将,对于儒家的道义从来是认可的。  

现在,刘禅这位被孙权迫害的正主将他擒住,当面追问他一直以来都逃避去想的事情,他一直坚守的道义遭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这确实让他有种恼羞成怒之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