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三国:王业不偏安 > 第208章 高祖之风

第208章 高祖之风(2/3)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大王饶命   遮天   赘婿   小阁老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重生之文豪巨星   剑毒梅香  

。  

大汉既需要赵云、魏延、邓芝、王平这些头部作为锐矛坚盾,陷阵御锋。  

同样也需要廖化、高翔这些腰部将领承前启后,抗住阵线。  

更要容忍那些时不时会坏事的末流,允许他们在后方摇旗呐喊,鼓噪助威。  

孟光出发点或许是好的,但他却把刘禅对赵云、高翔、廖化诸将的信任看成是制衡之术上的不合格,这点确让刘禅尤为不喜。  

不过在孟光被刘禅骂走之后,廖化、高翔二将看向天子的眼神、对天子的态度,显然更加恭敬了。  

刘禅最后并没有选择让赵广、关兴二将负责接收荆州降人,理由是这二名小将太过年轻,功名未显,不足以威降人。  

最后在赵云的建议下,高翔、廖化二将一齐推荐以陈到之子,楼船校尉陈曶为将,从那份名单中挑选精熟水战者,编入行伍。  

刘禅便也同意下来。  

水师的操练跟骑兵一样,需要常年累月的练习才能成军,大汉资源并不充足,主要备战曹魏,水师、舟船并不充裕,只维持在一个足以抵御东吴进攻的程度。  

这些精熟水战的荆州降人,在这种时候就是不可多得的资源。  

陈曶虽号为楼船校尉,但事实上,这个校尉号在水师中独一无二,专司辅佐楼船将军统御水师。  

但…因为汉吴结盟之故,大汉并没有设立楼船将军之职,大汉水师一部分由江州都督李严统领,一部分由永安督陈到统领。  

当陈曶随龙骧郎来到官寺,天子亲手将一纸帛书递到他手里时,陈曶是有些懵的。  

其父陈到五十有八,陈曶也年己三十有二,并不年轻了,刘禅将这位曾经的太子近侍拉到了席上,与自己同席而坐,杯酒言欢。  

在陈曶就任楼船校尉,随其父坐镇永安前,他曾是东宫少尉,负责太子安危。  

五年前先帝寝疾,丞相离开成都往白帝城受先帝遗命,汉嘉太守黄元见成都单虚无主,遂举郡造反,率众进逼成都。  

曾说出男子当战,女子当运的杨洪建策于太子,让时为太子的刘禅发兵讨伐黄元,命将领去南安峡口守株待兔。  

刘禅遂命陈曶讨之,最终平定。  

在刘禅绍继大统后,陈曶便离开了成都,与其父并镇永安,学习真正的统兵作战之法。  

刘禅一杯又一杯酒下肚,很快便喝得面酣耳热,开始不断讲着当年东宫旧事,又拉着陈曶之手,与他讲着黄元造反时,自己在东宫是如何担心他的安危。  

陈曶听得一愣一愣的,万万没有想到,五年时间过去,这位太子…天子非但没有与他疏离,反而比当年还要更加亲近。  

而当下这般君臣相得的场景,他年少时撞见过。  

那时候,他父亲坐在他现在的位置,坐在方今天子位置之人,则是这位天子的父亲。  

而这位天子的父亲在见到年少的他闯入堂中后,并没有如他父亲陈到一般生气呵斥,而是招手将他叫了过去,赐下了一块随身的玉佩。  

刘禅讲完东宫之事,便问起了陈曶在永安的事情。  

等到似乎已聊无可聊,竟又借着酒劲与陈曶吹嘘,自己在新丰秉纛入阵,挥剑讨贼时是如何如何英勇,将士在见到他龙纛入阵后又是如何如何慷慨激昂,讲得那叫一个天花乱坠。  

陈曶在一旁一脸认真,听得津津有味,到天子讲得激动兴起时,更是宛若身临其境,很快便忘记了,便是天子尚为太子时,他们二人都从来都没有如此亲近过。  

听到最后,陈曶也放开了,把天子御驾亲征后永安的动态一五一十与天子细细讲来。  

事实上,他与父亲在永安听到天子御驾亲征时,是很慌张的,永安全境直接进入最高战备状态,所有知情者无不提心吊胆,寝食难安。  

一忧蜀中内部有人作乱。  

二恐东吴趁机逆流西进。  

谁知后面天子连战连捷。  

当天子临阵讨贼,还于旧都的消息传到永安,他那不苟言笑的父亲直接惊喜欲狂,扯着他便奔至先帝永安行宫前焚香告祭,涕零如雨。  

刘禅听到这里,终于又端正了坐姿与神色,仿佛没有喝过酒一般,握着陈曶的手道:  

“如晦,此役你功不可没,朕与赵车骑、高征东、廖征北商议,欲擢你为楼船将军。  

“今汉吴于大江上或有一战,不知你可敢临危而受命?”  

曶乃天破层云,将明未明之象。  

陈到为其子取字如晦,其意乃是始于幽昧,终臻光大,大概就跟日月幽而复明一个意味。  

在愣神片刻后,陈曶才终于捏着手中那纸帛书站起身来,避席叩首而拜:  

“愿效楼船劈波斩浪之志,为陛下劈荆斩扬,破灭吴虏,绝不负陛下所托!”  

“好!”刘禅大笑壮之。  

将陈曶扶起,令其入席,逐一与室中赵广、麋威、黄崇、姜维诸小将重新认识了一番。  

筵席结束,陈曶离去。  

刘禅又命下人再设一席,与那些投诚归义的吴国降将、校尉、司马们深入交流了一番荆州形势。  

在吕蒙死后,朱然便代替吕蒙镇守江陵,抵御曹魏,此战拜右都督随孙权在襄樊前线。  

步骘则坐镇西陵,也就是曾经的夷陵,防备大汉。  

在步骘领军入西城之后,留守秭归、巫县之人,有人说分别是讨虏将军卫旌、奋威将军潘濬,也有人说孙权似乎已遣周鲂逆江西来。  

辅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