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三国:王业不偏安 > 第107章 不当乌龟

第107章 不当乌龟(2/3)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大王饶命   遮天   赘婿   小阁老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重生之文豪巨星   剑毒梅香  

有种不祥之感。  

另一边,主战的众将虽然激动,却也有不解之处。  

魏平想了想,问:  

“骠骑将军,为何不集中优势兵力,讨伐蜀寇渭北那一小股人马?  

“反而也兵分两路击敌,优势兵力还布置在渭南?  

“这有违用兵之法啊。”  

用兵之法,自然就是田忌赛马的以弱抗强,以强击弱了。  

沙场宿将如果连这点都不知道,那还打什么仗?  

当然了,这田忌赛马虽是用兵至理,对练兵要求却很高。  

需要自己的弱兵能够抗住压力,需要自己的精兵能够一击必杀。  

名将与庸将,胜仗与败仗,一半是靠将领对战局的把控,另一半则靠战场外的练兵功夫。  

此处魏将之所以皆欲求战,斗志昂扬,一是认为他们治戎练兵之法是蜀军比不上的,二是认为,骠骑将军对战局的把控,远不是诸葛亮能都得着的。  

被安排在渭北,但是主张固守的陈圭忽然想到了什么:  

“司马公如此分兵,意思是蜀寇见我渭北大军大张旗鼓而来,便会自渭南调兵遣将,至渭北迎击?”  

不然的话,这位骠骑将军为何会把主张固守的几位府僚,全部安排在渭北?  

显然是需要他们抗住压力,好集中优势兵力,一举捣毁蜀寇在渭南的巢穴。  

诸葛亮很可能就在渭南龟缩。  

这是避实就虚,擒贼擒王之策。  

司马懿听州泰说到点子上了,抚须颔首:“这是可能之一。”  

帐中众将尽皆静了下来。  

陈圭疑惑再问:“司马公,还有别的可能?”  

陈圭、王观、孙礼等魏将凝神瞩目,盯着抚须沉思的司马懿。  

司马懿道:“第二种可能,诸葛亮见我大军竟不固守坚营,反而举军而出,直接破胆而走。  

“若果真如此,则我大军便可奋勇直追,尽夺其辎重粮草,把他赶回五丈塬。”  

话音未落,魏平便大喇喇道:  

“我看这种可能性最大!”  

同样求战的几将也附和起来。  

司马懿却不置可否:“还有第三种可能。”  

众将微微愕然。  

军争大耍有五,能战当战,不能战当守,不能守当走,剩下二事,惟降与死。  

诸葛亮既敢进逼,又分兵诱敌,自然意不在守。  

而骠骑将军刚说的两种可能,一种是战,一种是走。  

那第三种可能是什么?  

降?死?  

“骠骑将军,还有什么可能?”有人问道。  

司马懿却是抚须驻足,思索了起来,久久不答。  

“骠骑将军?”十几个呼吸工夫过去,有人急不可耐。  

司马懿循声望去,这才出声:  

“第三种可能,是诸葛亮欲行声东击西之策,真正的目的,是我渭南大寨。”  

听到此话,州泰、陈圭、孙礼等力主坚守的府僚一时面面相觑,交换起了眼神。  

孙礼出声:  

“司马公意思是,渭北那小股蜀寇,确实是诸葛亮放出来的诱饵,但目的却不是与我大军野战?  

“为何?他若真有战心战意,与我大军列堂堂之阵而战,难道不才是上上之策吗?  

“真敢来攻打营垒,就算只有两三千人固守,也不是他一时半会能攻下的,届时我大军早就回援了,他如何能成?”  

司马懿摇头:  

“兵法云,勿击堂堂之阵,无邀正正之旗。  

“诸葛亮但见我渭北大军大张旗鼓,又精骑尽出,必以为我主力尽在渭北,如此,就未必还有胆子与我堂堂正正一战。  

“倒不如趁我营垒空虚之际,前来偷袭。  

“侥幸成功,则我几万大军便被隔绝于渭北,粮道也为其所断,再想回到长安,势必要付出不小代价。”  

主出战的诸将则开始嗤之以鼻。  

魏平嘿了一声:  

“骠骑将军说笑了,先是效仿我们南北立营,诱敌深入,后又效仿我们悬军深入,出奇制胜?  

“诸葛亮哪来这么大胆子?  

“骠骑将军昨日还说诸葛亮不明不智不勇,怎的不过一夜,突然就换了口风?”  

坐在末席旁听军议的司马师与司马昭兄弟,此刻也都略显疑惑看着他们的老父。  

昨日他们兄弟二人才刚上了一堂政治课,说诸葛亮这个权臣没有取长安的欲望,更不可能拼着损耗自己的人马为阿斗做嫁衣。  

怎么今日变卦了?  

司马懿笑了笑:  

“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  

“诸葛亮先前表现确实不明不智不勇,但如今却使了诱敌深入之策,所谓时移势易,不能再以昨日之念来揣度他了。  

“但不管他是故作姿态,还是主动寻求战机,我们都已料敌先机,立于不败。  

“他欲走则追,他欲战则退。  

“他欲来攻我营垒,则大可将计就计,示其以弱,把他放进来。  

“魏平,你明日伏一军四千人于芦苇荡中。  

“若诸葛亮果真前来,便以鼓声为号,闻鼓而起,与我大军合击,则破之必矣。”  

魏平神色踌躇:  

“骠骑将军,照我看,诸葛亮要么引军往渭北迎击,要么直接破胆而走。  

“怎么可能敢来袭我营垒?  

“不如集中兵力,直扑诸葛亮渭南大寨!”  

那芦苇荡泥泞不堪,满是蚊蝇,哪里是人呆的地方?  

这倒是其次。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