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断陇(1/3)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大王饶命   遮天   赘婿   小阁老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重生之文豪巨星   剑毒梅香  

由不得刘禅不怒。  

可以想像,此次北伐若是失败,蜀中不知还要跳出多少公蜘带路党。  

所谓两朝冠剑恨谯周。  

那些掌控了舆论,在私德上几乎无可指责的大儒“谯周”们,刘禅太明白他们的能量。  

一旦让他们找到机会操弄是非,大肆散播投降主义、失败主义思想,就连阿斗这个天子都信念崩塌。  

更遑论那些“谁当县长我不管,我只当县长夫人”的巴蜀人望,两川豪强?  

于是乎才有了臣等正欲死战,陛下何故先降的悲愤填膺无处诉,壮怀辜负。  

而如今,他刚穿越就闹了这么一出大新闻,给本就千疮百孔的大汉又撕开一道口子。  

“谯周”们嗅着鲜血一拥而上,苍蝇一般附在大汉流血残躯上,嘬嘬,营营地叫,居然还自诩是为民请命的不朽之音!  

偏偏不论刘禅如何瞧这些苍蝇不起,只要此次北伐以失败告终,他们的嗡嗡便会盖过一切,大汉统一战线的难度直接就是地狱级。  

未来也别说什么克复中原了,便是“六出祁山”的可能性大概都不复存在。  

琬允相顾无对。  

他们二人看着天子长大,又侍从天子近十载,今日却是第一次见天子动了真怒,实在难免思绪纷乱,应对无及。  

刘禅见二人再次不语,于是缓声出言:  

“二位卿不说朕也明白,彼辈既然敢说,必有所恃。  

“所恃者,无非是法不责众,丞相又不在,谁也不敢妄动他们分毫。  

“又或者纵使丞相在,也会因为顾全大局而不去动他们。  

“毕竟即使是当年先帝,也只能在尽取汉中后才对张裕动手。”  

缓声至此,刘禅陡然作色:  

“可难不成朕也要尽取陇右再将他们治罪?!  

“万一取不得陇右呢?!  

“朕是将他们斩尽杀绝?!  

“还是效先帝举那祸众乱群,却谶语应验的周群为茂才故事,给这些虫豸全部举个茂才,封侯拜爵?!  

“有用吗?  

“还能战吗?!  

“怕是过不了多久,朕就要降下罪己诏,再肉袒牵羊,将朕玺绶符印拱手献魏了吧?”  

刘禅振袖而起,背过身去。  

忽的,一面本就挂在宽大屏风上的地图挡住他视线,毫无预谋地将他目光整个吞噬。  

另一边的琬允二人,则早已目瞪口张,尽皆震住。  

这位从来平庸的天子,今日居然表现出了对乱群之谶所能导致最可怕后果的敏锐洞察。  

这位从来怯懦的天子,方才怒而复安,安而复怒,至于说到肉袒献魏这句惊世骇俗之语时,又已是再次收敛声色,但无法尽藏的怒容,恍惚之间竟仍让二人看到了些许先帝的影子。  

即使先帝的形象随着时间推移,在他们记忆中已有些模糊。  

“这些狂生腐儒固然可恨,但陛下还当谨言慎行,不宜负气道什么肉袒牵羊之语!”董允板容肃声,对着天子背影执了一礼。  

作为侍中,董允职责便是忠言谏争,匡正君失,史谓献纳之任,允皆专之。  

此时天子失言,他瞬间从惊疑中回归,恢复了平日谏争的姿态。  

只是原本下意识便要厉声脱口的“万莫妄言”几字,被他硬生生吞回了肚子,语气也温和了许多。  

刘禅驻足屏风前,不言不语。  

挂在屏风上的地图,长安二字赫然在目,与他似乎不过一手之距。  

他伸手去摸。  

他摸不到。  

他攥拳收手,默然侧身,目光透过十二玉旒死死钉在董允身上,似要将这毫无预谋却忽然升起的复杂情绪蔓延过去。  

事实上,刘禅察觉到了董允措辞语气上的微妙变化。  

他脑子里有太多阿斗被董允犯颜谏诤的记忆,知道阿斗畏惧董允已到了恨不得听到名字就绕着走,噩梦惊醒还心有余悸的地步。  

然而今日的董允,却并没有给到他太多压迫感。  

他便明白,自己演的这出戏还是有些作用,同时也隐约体悟出一个道理:权力确是不存在真空的,弱君则必生强臣。  

董允未必一开始就如阿斗记忆中那般强势,丞相也从未要求董允如此强势。  

是阿斗的软弱怠惰不作为,主动放弃了本属于他的参、议、决、裁之类的权力,加上平日言行举止毫无人君风范,才使得董允填补了这份权力的空缺,成为了宫中最具威严之人。  

如今自己不过表现得比阿斗稍微多一点敏锐,多一点判断,多一点愤怒,董允便主动退让克制了。  

董允的克制与忠谏,让刘禅确定了,他所处的并非“殴帝三拳”那个荒唐的时代,也确定了他选择愤怒是有用的。  

实际上,这位从一开始就在努力演戏的天子,不是没想过表演什么不怒自威、君威难测的帝王模板,培养所谓天子的神秘性。  

但,这是阿斗啊…  

他还有个毛的神秘性可言???  

用拿皇批注君主论时写过的那么一句话来说:  

一位君主如果不是一开始就表现出伟大崇高、英勇无畏的品质,后面再努力也于事无补。  

刘禅虽不愿认同,但脑子里又确实没有任何实例去支撑他不认同。  

历史上有哪位帝王由一开始的怯懦可欺不似人君,突然变成人人敬而畏之的明君圣主呢?  

长期以来,满朝文武对天子怯懦无能的印象早已形成,短时间内想要改观绝无可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