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都市言情 > 求求了,快回家练琴吧 > 235.尾声的余波【十一】

235.尾声的余波【十一】(2/3)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大王饶命   遮天   赘婿   小阁老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重生之文豪巨星   剑毒梅香  


“好的。”  

梁山合起自己的笔记本,“我的问题问完了,咱们网上见吧。”  

台下:哈哈哈哈。  

一句网上见吧可把李安老师吓坏了,稍微了解一点梁山的人都知道这句话的“含黑量”。  

每一次梁山说完这句话,后必有猛料。  

不过大家并不会真的担心,反而为李安感到开心。  

梁山在业内的含金量是有目共睹的。  

李安无论前天晚上还是今天下午,所有的表现也是众人有目共睹的。  

接下来就等猛料了。  

活动的最后,梁山把时间留给了粉丝。  

面对粉丝们的各种提问,李安在能回答的最大范围内,也算是做到了真诚的知无不言。  

就如他一开始所说,他感谢今天到场的每一位朋友。  

“李老师,您今年有计划在燕京开音乐会吗,方便提前预告一下吗?”  

片刻的安静过后。  

“不是我不想预告,是还没有人给我预告,你得先让我等一个预告。”  

一顿,“咱们也网上见吧。”  

台下:“哈哈哈——”  

方永波心笑这个李安啊,也太能搞了。  

伴随着笑声,梁山又看了看表,时间也差不多了。  

就在这时,李安忽然起身,众人随着他的目光看向左边最角落的位置。  

一个戴着口罩穿着黑色卫衣的碎发男生正高举着手。  

李安早就看到这位大学生模样的男生,只不过前排的粉丝太热情,梁山也顾不上后面举手的人。  

“这位朋友。”  

被点名的男生连忙起身摘下口罩露出了一张清秀的面容,“李老师您好!”  

看得出男生很兴奋,只不过现场有些空旷,他的声音听起来有些小。  

台下的工作人员连忙拿了一支麦克风递给男生。  

“谢谢。”男生接过麦接着看向舞台,“李老师您好。”  

李安也竖起麦:“您好您好。”  

现场回荡着李安的声音,男生马上捂嘴露出不好意思的表情,像是不知该怎么面对偶像亲和的善意。  

李安见状鼓励道:“没事没事,请讲请讲。”  

现场再次安静下来,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了男生的脸上。  

片刻,男生开了口。  

“李老师,您刚才有提到勃拉姆斯音乐中的晦涩与深情。”  

原来还是问关于音乐的,现场一瞬变得更加安静。  

李安:“嗯嗯。”  

男生:“但是您刚才对于这一段一带而过了,在我看来这是勃拉姆斯音乐中非常重要的一笔,他的晦涩和深情是不是因为当时他所处的环境所促成的,我的意思是指他的情感部分与当时社会下的格格不入,他没法办法向克拉拉表达他的爱意,所以把情感变成音符化为晦涩与深情,我有注意到您好像一直有些回避谈论克拉拉,但是我真的很想知道听听您对于这一段的看法,如果不方便您就告诉我您现阶段最常听的一部音乐吧,谢谢。”  

说完男生双手合十微微一颔首,现场观众的目光又回到了李安的脸上。  

李安笑了笑,看来今天是没有办法回避这个问题了。  

克拉拉。  

“好的,”李安点点头,不是他回避克拉拉。  

而是谈及克拉拉,就不可避免陷入一种主观,就如他刚才最后拒绝梁山,从内心而言,他更希望大家把注意力放在勃拉姆斯的作品中,而讲作品就涉及专业知识,他又不想把今天的现场变成课堂。  

感受着现场观众们满怀期待的目光,李安轻笑着放下麦又拿起来。  

“首先我们有一个共同的观点,勃拉姆斯的确在整个创作时期都经历着与周围环境的格格不入。”  

“但是我的观点是,勃拉姆斯的艺术成与克拉拉并没有什么直接关系,或者说间接关系都无比薄弱。”  

李安此言一出,现场气氛顿时发生了些明显的变化。  

对于绝大多数听众,这样的结论无异于直接颠覆了大家对于勃拉姆斯的认知。  

紧接着众人脑海中蹦出一个问题,如果没有克拉拉,勃拉姆斯会是今天大家所听到的勃拉姆斯吗?  

答案是肯定不会啊。  

怎么想也不会啊。  

勃拉姆斯可是为克拉拉创作了相当数量的作品,这些作品都是勃拉姆斯作曲生涯中的精华所在啊。  

可李安老师此时梁山倒是对于李安的说法表示理解,并且他一点也不意外,这个话题本是他想和李安私聊的。  

“如果没有克拉拉,勃拉姆斯的音乐会不会是今天我们听到的这样。”  

“其实这是一个带着反问的假设,各位可以认同吗?”  

这倒是可以认同,台下众人点点头。  

“无论从勃拉姆斯留下的文字记录,还是从时间上来看,卡拉拉的存在都足以支撑勃拉姆斯完整的创作阶段。”  

“这是史实。”  

台下再次点头。  

“好,有多少朋友听过两部以上勃拉姆斯的室内乐,可以举手我看看吗。”  

超过一半的人都举起了手。  

“哇,这么多朋友都喜欢勃拉姆斯的室内乐。”  

“那你们一定清楚一点,室内乐是古典音乐中,作曲家最为内在的表现形式。”  

台下众人第三次点头,这次他们点头的动作明显比前两次还要大,他们非常赞同李安的观点。  

尤其是勃拉姆斯的室内乐,有一种难言的魅力。  

“勃拉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