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8.旅途记事八十四货真价实的绝对干货(2/3)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大王饶命 遮天 赘婿 小阁老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重生之文豪巨星 剑毒梅香
瑞抬起右手开始演奏李老师刚才告诉他的旋律。
五个人里只有刘子谦弹过卡农,但是真的没关系,只有八小节来回重复,还只是一个手,李老师刚才已经告诉他们弹什么了。
优美的旋律从苗恒瑞指尖划出,就在一小节后,“刘子谦。”
刘子谦加入,苗恒瑞的演奏像是一颗石子落入平静水面,荡出圈圈涟漪。
“马昊。”
小胖子马昊加入,三个声部的交融感立马浮现,
“车琳。”
车琳加入,四个声部编制出一片婉转空灵。
“唐小星。”
最后唐小星加入的那一刻,五个声部如同彩虹,彼此独立又融合,营造出一片梦幻中的华美景象。
台下的孩子们听醉了,这样的卡农他们还是第一次听到,尽管只有八小节,没有后面的部分,但是无限的反复丝毫不单调,每一秒都有收尾的呼应,仿佛一台停不下来的永动机。
大家听到正入迷,“煞风景”的提示忽然出现,“哎我问问,不管你们把谁的演奏当做旋律,你们发现没有,旋律好像没有变化?”
确实,王小虎的注意力一直都在车琳的演奏上,旋律始终都没有变化,就是八小节循环反复。
“你们再听听,是不是他们的节奏已经和一开始不一样了?”
恐怖!
就在下一秒,当王小虎的注意力来到节奏,真的!!车琳的节奏怎么变得不一样了!
很多孩子都发现了这一点,音乐整体的韵律在不知不觉中已经变得和他们开始时听到的不一样了。
“停。”
台上的五个孩子停下,教室里的音乐戛然而止,李安问五人:“来告诉大家,你们五个弹的内容是不是一样的?”
五个孩子齐声:“是。”
台下蒙了,至少有三分之一的人以为五个人弹的东西是完全不同的!
李安接着问:“你们的节奏在反复的过程中有没有发生变化?”
五个孩子集体摇头:“没有。”
不可能!!
不可能!!
台下疯了,怎么可能!
李安嘴角一扬:“好的,掌声送给你们,弹得非常好。”
五个孩子带着掌声回到自己的座位,一坐下就被周围的小伙伴一阵“逼问”!
最终孩子们“泄气”了,原来在旋律不做改动的情况下,音乐的节奏和音律变化也会发生改变。
也就是说,旋律真的可以独立于节奏之外!并且还会影响节奏!?
不愿意相信也没有办法,事实就在大家眼前。
李安需要的现场效果已经达到了,“你们肯定想说因为是五个人一起弹轮奏,所以才让你们产生了某种幻觉,对吧。”
孩子们抓住救命稻草一般:“对!”
李安就在等这声对,“好。”
这次他自己坐到钢琴前,单手开始演奏意大利协奏曲的第一乐章。
演奏到27小节到30小节的时候,他放慢速度问,“注意高声部的fafa,旋律有没有变化?”
孩子们:“没有!”
李安重复又弹,再问:“旋律有没有发生变化?”
孩子们确定:“没有!”
“ok。”李安起身拿笔在大屏幕上写出了这段旋律的谱子,当孩子们看到两段fafa的节奏根本不同时,集体说不出一句话。
但李安像是不愿意放过孩子们一样,来到钢琴前让孩子们看着谱,听他弹,弹完他最后一次问:“旋律有没有发生变化。”
孩子们:“没有。”
李安:“那节奏呢?”
瞎子来了也能看到谱子上两段afa的节奏是不一样的。
现在对于孩子们已经不是变化的问题了,他们迫切地想知道这是为什么。
李安:“孩子们,音乐包含旋律,和声,节奏,等等等等。”
“但是我们把旋律、和声、节奏,等等等等拼在一起,就能等同于音乐吗?”
“为什么不等同,因为音乐是声音的艺术,它带给我们始终的是听觉感受,而非视觉。”
“你看到的未必是你听到的,旋律的本来面目其实一直都没有离开我们的耳边。”
“要学会倾听旋律。”
“和我一起念出第二句话,旋律与节奏无关。”
“旋律与节奏无关!!”
伴随着又一波教学点的增长提示,李安觉得自己可以回到第一个问题了。
“所以什么是旋律呢?”
孩子们已经瞪大眼睛准备着了,可紧接着他们却听到:“好像我们还是无法给他一个确切的定义。”
集体吐血...孩子们听到后面这句话好想一拥而上把李老师围起来!!
“不过我们可以得出的结论是,旋律是一种独立于和声、节奏、节拍之外的东西,有没有人反对。”
全班集体摇头。
“好,现在我们进入接下来的学习,表现手法。”
“今天我将和大家分享两种旋律的表现手法,一种是以音为中心的进行,一种是以走向为中心的进行。”
“先来说说第一种,以音为中心。”
李安坐到钢琴前为孩子们做示范,“大家一定还记得昨天的土耳其进行曲中,有一段这样的旋律。”
“当当当—”
激昂的单手旋律如同在三层楼梯之间有规律的上上下下,“从这里开始的级进后,旋律马上开始一系列的迂回下行,第二个完
五个人里只有刘子谦弹过卡农,但是真的没关系,只有八小节来回重复,还只是一个手,李老师刚才已经告诉他们弹什么了。
优美的旋律从苗恒瑞指尖划出,就在一小节后,“刘子谦。”
刘子谦加入,苗恒瑞的演奏像是一颗石子落入平静水面,荡出圈圈涟漪。
“马昊。”
小胖子马昊加入,三个声部的交融感立马浮现,
“车琳。”
车琳加入,四个声部编制出一片婉转空灵。
“唐小星。”
最后唐小星加入的那一刻,五个声部如同彩虹,彼此独立又融合,营造出一片梦幻中的华美景象。
台下的孩子们听醉了,这样的卡农他们还是第一次听到,尽管只有八小节,没有后面的部分,但是无限的反复丝毫不单调,每一秒都有收尾的呼应,仿佛一台停不下来的永动机。
大家听到正入迷,“煞风景”的提示忽然出现,“哎我问问,不管你们把谁的演奏当做旋律,你们发现没有,旋律好像没有变化?”
确实,王小虎的注意力一直都在车琳的演奏上,旋律始终都没有变化,就是八小节循环反复。
“你们再听听,是不是他们的节奏已经和一开始不一样了?”
恐怖!
就在下一秒,当王小虎的注意力来到节奏,真的!!车琳的节奏怎么变得不一样了!
很多孩子都发现了这一点,音乐整体的韵律在不知不觉中已经变得和他们开始时听到的不一样了。
“停。”
台上的五个孩子停下,教室里的音乐戛然而止,李安问五人:“来告诉大家,你们五个弹的内容是不是一样的?”
五个孩子齐声:“是。”
台下蒙了,至少有三分之一的人以为五个人弹的东西是完全不同的!
李安接着问:“你们的节奏在反复的过程中有没有发生变化?”
五个孩子集体摇头:“没有。”
不可能!!
不可能!!
台下疯了,怎么可能!
李安嘴角一扬:“好的,掌声送给你们,弹得非常好。”
五个孩子带着掌声回到自己的座位,一坐下就被周围的小伙伴一阵“逼问”!
最终孩子们“泄气”了,原来在旋律不做改动的情况下,音乐的节奏和音律变化也会发生改变。
也就是说,旋律真的可以独立于节奏之外!并且还会影响节奏!?
不愿意相信也没有办法,事实就在大家眼前。
李安需要的现场效果已经达到了,“你们肯定想说因为是五个人一起弹轮奏,所以才让你们产生了某种幻觉,对吧。”
孩子们抓住救命稻草一般:“对!”
李安就在等这声对,“好。”
这次他自己坐到钢琴前,单手开始演奏意大利协奏曲的第一乐章。
演奏到27小节到30小节的时候,他放慢速度问,“注意高声部的fafa,旋律有没有变化?”
孩子们:“没有!”
李安重复又弹,再问:“旋律有没有发生变化?”
孩子们确定:“没有!”
“ok。”李安起身拿笔在大屏幕上写出了这段旋律的谱子,当孩子们看到两段fafa的节奏根本不同时,集体说不出一句话。
但李安像是不愿意放过孩子们一样,来到钢琴前让孩子们看着谱,听他弹,弹完他最后一次问:“旋律有没有发生变化。”
孩子们:“没有。”
李安:“那节奏呢?”
瞎子来了也能看到谱子上两段afa的节奏是不一样的。
现在对于孩子们已经不是变化的问题了,他们迫切地想知道这是为什么。
李安:“孩子们,音乐包含旋律,和声,节奏,等等等等。”
“但是我们把旋律、和声、节奏,等等等等拼在一起,就能等同于音乐吗?”
“为什么不等同,因为音乐是声音的艺术,它带给我们始终的是听觉感受,而非视觉。”
“你看到的未必是你听到的,旋律的本来面目其实一直都没有离开我们的耳边。”
“要学会倾听旋律。”
“和我一起念出第二句话,旋律与节奏无关。”
“旋律与节奏无关!!”
伴随着又一波教学点的增长提示,李安觉得自己可以回到第一个问题了。
“所以什么是旋律呢?”
孩子们已经瞪大眼睛准备着了,可紧接着他们却听到:“好像我们还是无法给他一个确切的定义。”
集体吐血...孩子们听到后面这句话好想一拥而上把李老师围起来!!
“不过我们可以得出的结论是,旋律是一种独立于和声、节奏、节拍之外的东西,有没有人反对。”
全班集体摇头。
“好,现在我们进入接下来的学习,表现手法。”
“今天我将和大家分享两种旋律的表现手法,一种是以音为中心的进行,一种是以走向为中心的进行。”
“先来说说第一种,以音为中心。”
李安坐到钢琴前为孩子们做示范,“大家一定还记得昨天的土耳其进行曲中,有一段这样的旋律。”
“当当当—”
激昂的单手旋律如同在三层楼梯之间有规律的上上下下,“从这里开始的级进后,旋律马上开始一系列的迂回下行,第二个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