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都市言情 > 求求了,快回家练琴吧 > 309.硬了?崭新的身份

309.硬了?崭新的身份(2/3)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大王饶命   遮天   赘婿   小阁老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重生之文豪巨星   剑毒梅香  

力的演奏家,比如林郎等人,剩下的一些所谓国内外名家根本支撑不起票房。  

如果不是靠着赞助和补贴,许多地方的音乐厅早就熬不下去了。  

所以对于维护音乐厅的正常运转,在非必要情况下,少请“名家”,就是最有效的办法之一。  

但是节目质量又必须得有保证。  

所以李安在向南的眼里,就是四个字,开源节流。  

一场演出两万到四万。  

就折中按三万来算,十场也不过三十万。  

三十万就能把明年蓉爱需要钢琴的演出任务消化个七七八八,还要特么的什么自行车。  

要是每场都从外面请,那得多少钱,就现在的市场环境,随便一个在国内有点名气的青年演奏家报价都不会低于七万。  

而且那些人就一定比李安强吗?  

和方永波的观点不同,尤其是在莫扎特专场结束后,向南觉得李安已经不用再发育,可以当做成品使用了少花钱,办大事。  

向南如果不是担心方永波跳脚,真想一口气和李安签上三十场。  

可没办法,李安是方永波眼下的红人,他要是真拿三十场合同做文章,怕是得把方永波彻底惹毛了。  

一番交流结束,李安明白了,心里踏实了。  

其实没有他一开始想的那么复杂,比如签了约,是不是就不能参加其他音乐活动,诸如此类的限制一概没有。  

就是单纯的一年十场演出,其中有两场钢琴独奏会,是海顿和巴赫的专题。  

曲目范围他也看了,没有任何问题。  

其他的演出都是拼场,曲目基还在古典主义时期前后,而且再没有勃二这种大家伙。  

演出时间表,白纸黑字一清二楚。  

明年三月到四月三场,七月到八月三场,再就是十月一场,最后三场集中在年底。  

“怎么样李老师,时间上方便吗?”向南贴心地询问道。  

李安:“如果只是这些时间,我没问题。”  

向南笑:“李老师说笑了,合同上就是这十场,我们也得按照合同走啊。”  

李安跟着笑了一下:“您说得是。”  

向南看得出,李安多少还是有点拘谨,接着发出申请,“那咱们看看合同?”  

李安:“稍等向经理,我还有个问题,这十场演出里怎么没有年底的勃拉姆斯专场?”  

向南闻言心里小小一惊,肉乎乎的嘴角扬起,“那就是你和方指挥之间的私事了。”  

尽管向南没有表露出什么,可李安还是一瞬捕捉到了什么,立马意识到自己说错话了。  

向南没有多问,从抽屉里拿出制式合同,“来李老师,我一条一条给你讲。”  

半小时后,李安在合同上签了字,按照合同上的说明,独奏专场是四万,剩下的八场有两场是三万,其余的都是两万。  

合下来一共是二十二万,虽然方永波电话里与他提到价格方面让他和向南聊,但是他刚才没有和向南没提这个事。  

就算他提了,谈成了,多个三千五千也解决不了关键问题,如果谈不成,就是实打实的脱裤子放屁,多此一举。  

方永波要是在一开始的电话里没和他开这个口,他压根不会去考虑这个问题,瞎子都能一眼看明白,谁是甲方老大。  

可方永波既然示好向他发出邀请,但又没有直接帮他把价格谈妥,那这里就有说法了。  

或许这件事方永波一个人说了不算,或者说方永波是在考验他对于金钱的态度。  

或者二者都有。  

所以无论对于不明了的局势,还是老大哥的考验,作为前面已经说错话的小老弟,他都不能再冒然开口提钱的问题了。  

再说二十二万少么,说少真的不少了,十场演出顶他上五百多节课了。  

可说句心里话,就是给十二万,李安心里也觉得不亏。  

钱固然重要,但就他眼下的情况,比钱更重要的是他多了一个来自官方的身份。  

从去年比赛结束,他的名头里就多了个蓉城青年钢琴演奏家。  

可这个名头是谁给的?  

哪个官方承认了?  

他一没有演奏家文凭,二也没有赢过大赛。  

吴复生人家是正儿八经的青年钢琴演奏家,和星海签了约的。  

他这个青年演奏家,只是大家对他民间的一场尊称罢了。  

直白点说,表面客气。  

开过一场音乐会就叫演奏家了?  

加入音协就是音乐家了?  

这不扯吗。  

他自己都接受不了。  

所以不论在任何场合,只要有人称他为演奏家,他心里就很不自在。  

像是做了什么见不得人的事被发现。  

哪怕是前天晚上迎着全场雷动的掌声,他都没觉得自己真算根葱。  

可现在不一样了,拿着签约合同,还有工作人员刚刚送来的聘书。  

烫着金边的聘书上面大写着‘尊敬的李安先生’和‘蓉城爱乐签约艺术家’的字样。  

下面官方的大红章盖得是霸气侧漏。  

签约艺术家,什么感觉。  

明天就要出发,上次他去燕京的时候,还只是个普通的培训机构老师,这次摇身一变,他有了属于自己的新身份。  

而且就要见陈璇爸爸了,有了这一张聘书,他心里的底气更足了。  

别说什么人有浩然正气就会有无限的底气。  

生活在当下,现实点不好吗。  

没有什么签约仪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