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都市言情 > 求求了,快回家练琴吧 > 162.演播厅的大师课【上】

162.演播厅的大师课【上】(2/3)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大王饶命   遮天   赘婿   小阁老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重生之文豪巨星   剑毒梅香  


“这份你自己看。”  

李安吩咐季洋打两份干净谱子的目的就是让对方听课的时候也做做笔记。  

上午贾明玉把下午的上台顺序和曲目发到了群里,李安也是看到那些曲目才临时让季洋做准备,他上课没时间弄。  

李安叮嘱:“一会都留心听听,别光顾着听黑键和月光。”  

季洋展开谱子点点头。  

二十分钟过去,演播厅渐渐坐满人。  

果不其然,随着一男一女的身影走进,第一排魏家班的在校生都起身喊道昱哥。  

昱哥,马昱。  

这排面是拉得够满。  

“老师他是谁啊。”季洋问。  

“也是魏老师的学生,比我低一级,现在上研二。”李安轻声笑道。  

记忆里这个师弟和原主一直不太对付,原因是一次和民乐系的合作舞台,魏三碗把名额给了大三的原主,而那次舞台上基本都是大二的学生。  

上次教师节吃饭,给李安敬酒的时候这位也是敷衍。  

其实李安挺反感师门这一套,就好像师哥师姐就一定要处于某种优势地位似的。  

可毕竟饭桌上我还是你师哥,当着那么多师弟师妹的面,你要真心来敬一杯酒,我陪你两杯,过去的事情咱们就让他过去。  

一次校园舞台对魏家班算个事吗?  

可你端着酒嘻嘻哈哈和这个说一句和那个说一句,不把我当回事,那你还不如不来,谁也不稀罕这一杯酒,玩不到一起就别掺和,恶心谁呢。  

“他很厉害吗?”  

李安笑:“还行吧。”  

这时贾明玉也风风火火的走进了演播厅。  

堵在第一排的众人又忙忙和贾明玉打招呼。  

贾明玉脸一拉,“干啥呢都矗在着,别出去抽烟了,赶紧坐,老师他们马上过来了。”  

大师姐的话谁敢不听,转眼都坐了下来。  

说着贾明玉全场扫了一圈,才看见李安那张笑眯眯的脸,走过来问:“第一排不有位置吗?”  

李安随意道:“让在校生坐。”  

季洋叼空站起来和贾明玉打了声招呼:“贾师姐好。”  

贾明玉笑着忙让季洋坐下,两人第一次见面是在昱东钢琴音乐会,她对这小姑娘印象不错。  

“师姐你也坐啊。”李安邀请贾明玉坐到他旁边。  

贾明玉摇摇头:“我哪有功夫听课,你们听就行了。”  

说完又风风火火的出去了。  

临近上开课前的最后五分钟,演播厅已经安静了下来,这时大门被起轻轻推开,众人还以为正菜来了,一瞅是邓仕祁。  

演播厅多数钢琴系的人都认识这位,从一个综合类大学考进来的研究生,进到了魏老师门下。  

用一些人的话说,这种研究生根不红苗不正,说难听点就一外来人口。  

不止魏家班的部分人心里瞧不上,就连其他钢琴老师的学生多少也有这种想法。  

我本科音乐学院,你本科综合类大学,我们起步就不一样。  

这种观点的形成其实不怪年级小的师弟师妹,关键在于土著的大三大四的拉帮结伙。  

有句让人笑不出来的笑话,大四的笑看大三的指挥大二的欺负新来的大一。  

哪怕你是研究生,你也是新来。  

“师哥。”  

一名大一师妹叫了邓仕祁一声,一声过后只剩空荡荡的回响,再没人附和。  

邓仕祁冲着这名师妹温和的点点头,接着打量一圈,目光落到李安身旁,接着绕过第一排最左手的空位走了过来。  

“师哥,这里有人吗?”礼貌不失温和问道。  

李安挥手,“快坐。”  

他和邓仕祁只有一面之缘,就是上次教师节的师门聚会,毕竟他毕业那年对方才考到这里,两人之前没见过面那天他印象比较深刻,邓仕祁和一群大一大二的新生坐在一桌,当时他还好奇问了一嘴郑海涛。  

郑海涛大概说了几句他就明白了。  

要说魏家班的风气之前也挺好,坏就坏在马昱这儿,之前有郑海涛在,马昱还有所顾忌。  

郑海涛本科毕业,马昱保了研究生之后,失去了制衡,渐渐级坏了起来。  

带头排挤外来的研究生师哥,这事就是马昱干的。  

抛开这些不谈,单从邓仕祁个人而言,李安还是挺佩服的。  

人往高处走。  

本科层次低点怎么了,要看终点的。  

想想李安还有点期待邓仕祁一会儿上台,翻到邓仕祁的大师课曲目。  

“海贝尔小步舞曲主题变奏曲。”  

李安喃喃着,一旁邓仕祁听到李安的话,扭过头谦笑说:“小曲子。”  

“谦虚了。”  

这首作品从篇幅上来讲没有告别那么宏达的格式,但同为贝大爷的作品,这首曲目弹好也不容易。  

“毕业音乐会曲目?”  

“是。”邓仕祁点点头,“第一场,12月30号,师哥到时候有空一定来指点指点。”  

李安笑:“有空一定。”  

他话音还没落下,演播厅的大门被推开。  

现场瞬间安静,接着就见魏三碗鼓着掌走了进来。  

这次跟着走进门的是林幽幽。  

今天林幽幽又戴上了她的眼镜。  

只是经过维也纳三年留学,如今的她已经不是七年前穿着匡威第一次走进这里参加本科入学复核考试的她。  

那时的她惧怕舞台,哪怕作为魏三碗资历最老的学生,最后还是靠着李安的加油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