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六章 援军聚首,乌合之众,意外之喜,战起(5/6)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大王饶命 遮天 赘婿 小阁老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重生之文豪巨星 剑毒梅香
八镇都放了御寒级探子,可这些临时派出去的人,如何能比得上已经在金山镇待了五年多的寒封,只要寒封投诚,那他们就能迅速掌握金山镇的许多情况,这可慢慢打听要快的多。
“接下来就静观大战变化,每往后拖一天,大觉寺的威胁就大一分,看看这江元龙,到底能不能把七镇这些人给治服了!”
卢阳转过头,看着大军主帐方位,眸光微凝。
事实证明,江元龙手段还是稍微差了点。
七镇援军,是赶在十月二十号天亮前抵达的,后面等天一亮,江元龙就召集了七镇统领议事,具体不知道商量了些什么,反正过了两天,又有一批新的军备发下来了。
从江夏镇城一共运来了一百五十套千锻战甲,七家援军中,基础力量在二十鬃左右的御寒级,都用原本发下来的百锻铁甲,去换了一套。
卢阳运气不错,也在其中。
新军备发下来后,又是一轮新的议事,然后又不知道商量了什么,总之大军还是没有出发。
一直等到了十月二十五号,七镇的掘地境陆续到了!
最先抵达的,当然还是距离最近的灞上镇,然后就是陲山、龙谷、阳瞿,最后才是北方三镇。
七镇的掘地境大军,那数量可就太庞大了,跟御寒级部分一样,北方三镇最多,各家都派了近两万人;中部陲山三镇都是一万五;灞上稳定发挥,一万出头。
这么一算下来,整个鸿关大营,不算江夏的人,光掘地境大军,就有将近十二万了。
七镇不是同时,而是陆续抵达的,所以等距离最远的北朔镇援军抵达时,已经是十月三十号了。
十天时间,卢阳也摸清了鸿关村里的情况,江夏镇在鸿关村里放了五万掘地境,再算上鸿关大营里的两千镇御军,也就是说,此刻江夏一方手上的总兵力,已经高达十七万多,将近十八万了。
这个量级的大军,就是不考虑御寒级,只要找到机会跟大觉寺打夜战,用人数堆也能把大觉寺给堆死了。
然而,江元龙居然还是没能搞定七镇的人,愣是拖到了十一月初五,大军也还是没能往前走一步。
江元龙每天都在召集七镇的人议事,可议来议去,半个月时间过去了,大军愣是没能动弹一下。
奇怪的是,大觉寺那边,居然也没有动静!
卢阳能确定,此刻双方密探肯定都不敢放松一下,必然是日夜兼程的盯着对方的,只要大觉寺有动静,鸿关这边必然会有反应。
双方好像就这么陷入了一种诡异的平静之中。
十一月十五号,东岭营房内。
朱顺透过窗户看着一片平静的大营,脸上满是困惑。
“就这么拖下去,每过去一天,大觉寺的胜算就多了一分,江元龙不会不知道,七镇的人不配合,他就不知道上报镇首,给其他七镇施压么?”
“你怎么知道没上报过?说不定镇首早就施压了,七镇压根就不听而已。”
“可以理解,七镇派援军是帮江夏抵御大觉寺的,又不是帮江夏收复失土的,完全没理由跟着江元龙主动打进横江北岸。”
“还真有点道理,大觉寺要是就这么不动了,七镇应该乐见其成,从头到尾也就是江夏丢了点地盘,死了点人,他们七家什么损失都没有,怕什么?”
“也就是说,现在就江夏一家在急了?”
“当然,十八万人,光吃喝都不得了,别说一半都配了百锻铁甲,疗伤丹药也不能少,再这么拖下去,这仗还没打起来,江夏就出不少血了。”
“没事,镇级营地,这点资源还不至于,主要是给别家人用了,最多就是有点心疼而已。”
听到众人的议论,前排的卢阳始终都没说话,只是紧锁的眉头也表明了,他此刻内心也充满了困惑。
拖的时间,确实是太长了。
从上个月二十号拖到现在,都二十五天了。
都有十八万人了,还怕什么?
真要等到大觉寺挑着白天打过来,那可就麻烦了。
这都让他怀疑,九镇是不是有什么其他谋划了。
可他现在毕竟只是联军里的一个普通御寒级,顶多算稍微厉害点,手里掌控的信息极度有限,连江元龙那些人每天议事说些什么,他都不清楚,如何能推断出战事演变成现在的原因?
“你们忍得住,大觉寺还忍得住么?”
卢阳紧锁的眉头慢慢舒展开,带着众人继续静等。
又过五天,十一月二十号,还是什么都没发生。
时间就这么一天天流逝。
“所有人以镇为单位,速速集结,快快快!”
终于,十一月二十八号,下半夜。
离天亮约莫还有三个时辰之际,沉寂了足足四十天的鸿关大营,终于传来了传讯兵嘶哑的声音。
“所有人以镇为单位,速速集结,快快快!”
“所有人以镇为单位,速速集结,快快快!”
东岭营房内,卢阳第一个穿好了战甲,等其余人全都披好战甲后,他才领着众人一起走出了营房。
整个鸿关大营已经全都骚动了起来,所有营房内的人都乌泱泱的走了出来,掘地境那边已经有点乱了,好在他们住的营房都是御寒级,所以不算太乱,卢阳很快就找到了北朔的队伍,带着众人走了进去。
“顾院正,什么情况?”
“快四十天了吧?怎么就突然集结
“接下来就静观大战变化,每往后拖一天,大觉寺的威胁就大一分,看看这江元龙,到底能不能把七镇这些人给治服了!”
卢阳转过头,看着大军主帐方位,眸光微凝。
事实证明,江元龙手段还是稍微差了点。
七镇援军,是赶在十月二十号天亮前抵达的,后面等天一亮,江元龙就召集了七镇统领议事,具体不知道商量了些什么,反正过了两天,又有一批新的军备发下来了。
从江夏镇城一共运来了一百五十套千锻战甲,七家援军中,基础力量在二十鬃左右的御寒级,都用原本发下来的百锻铁甲,去换了一套。
卢阳运气不错,也在其中。
新军备发下来后,又是一轮新的议事,然后又不知道商量了什么,总之大军还是没有出发。
一直等到了十月二十五号,七镇的掘地境陆续到了!
最先抵达的,当然还是距离最近的灞上镇,然后就是陲山、龙谷、阳瞿,最后才是北方三镇。
七镇的掘地境大军,那数量可就太庞大了,跟御寒级部分一样,北方三镇最多,各家都派了近两万人;中部陲山三镇都是一万五;灞上稳定发挥,一万出头。
这么一算下来,整个鸿关大营,不算江夏的人,光掘地境大军,就有将近十二万了。
七镇不是同时,而是陆续抵达的,所以等距离最远的北朔镇援军抵达时,已经是十月三十号了。
十天时间,卢阳也摸清了鸿关村里的情况,江夏镇在鸿关村里放了五万掘地境,再算上鸿关大营里的两千镇御军,也就是说,此刻江夏一方手上的总兵力,已经高达十七万多,将近十八万了。
这个量级的大军,就是不考虑御寒级,只要找到机会跟大觉寺打夜战,用人数堆也能把大觉寺给堆死了。
然而,江元龙居然还是没能搞定七镇的人,愣是拖到了十一月初五,大军也还是没能往前走一步。
江元龙每天都在召集七镇的人议事,可议来议去,半个月时间过去了,大军愣是没能动弹一下。
奇怪的是,大觉寺那边,居然也没有动静!
卢阳能确定,此刻双方密探肯定都不敢放松一下,必然是日夜兼程的盯着对方的,只要大觉寺有动静,鸿关这边必然会有反应。
双方好像就这么陷入了一种诡异的平静之中。
十一月十五号,东岭营房内。
朱顺透过窗户看着一片平静的大营,脸上满是困惑。
“就这么拖下去,每过去一天,大觉寺的胜算就多了一分,江元龙不会不知道,七镇的人不配合,他就不知道上报镇首,给其他七镇施压么?”
“你怎么知道没上报过?说不定镇首早就施压了,七镇压根就不听而已。”
“可以理解,七镇派援军是帮江夏抵御大觉寺的,又不是帮江夏收复失土的,完全没理由跟着江元龙主动打进横江北岸。”
“还真有点道理,大觉寺要是就这么不动了,七镇应该乐见其成,从头到尾也就是江夏丢了点地盘,死了点人,他们七家什么损失都没有,怕什么?”
“也就是说,现在就江夏一家在急了?”
“当然,十八万人,光吃喝都不得了,别说一半都配了百锻铁甲,疗伤丹药也不能少,再这么拖下去,这仗还没打起来,江夏就出不少血了。”
“没事,镇级营地,这点资源还不至于,主要是给别家人用了,最多就是有点心疼而已。”
听到众人的议论,前排的卢阳始终都没说话,只是紧锁的眉头也表明了,他此刻内心也充满了困惑。
拖的时间,确实是太长了。
从上个月二十号拖到现在,都二十五天了。
都有十八万人了,还怕什么?
真要等到大觉寺挑着白天打过来,那可就麻烦了。
这都让他怀疑,九镇是不是有什么其他谋划了。
可他现在毕竟只是联军里的一个普通御寒级,顶多算稍微厉害点,手里掌控的信息极度有限,连江元龙那些人每天议事说些什么,他都不清楚,如何能推断出战事演变成现在的原因?
“你们忍得住,大觉寺还忍得住么?”
卢阳紧锁的眉头慢慢舒展开,带着众人继续静等。
又过五天,十一月二十号,还是什么都没发生。
时间就这么一天天流逝。
“所有人以镇为单位,速速集结,快快快!”
终于,十一月二十八号,下半夜。
离天亮约莫还有三个时辰之际,沉寂了足足四十天的鸿关大营,终于传来了传讯兵嘶哑的声音。
“所有人以镇为单位,速速集结,快快快!”
“所有人以镇为单位,速速集结,快快快!”
东岭营房内,卢阳第一个穿好了战甲,等其余人全都披好战甲后,他才领着众人一起走出了营房。
整个鸿关大营已经全都骚动了起来,所有营房内的人都乌泱泱的走了出来,掘地境那边已经有点乱了,好在他们住的营房都是御寒级,所以不算太乱,卢阳很快就找到了北朔的队伍,带着众人走了进去。
“顾院正,什么情况?”
“快四十天了吧?怎么就突然集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