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水浒开局在阳谷县当都头 > 第326章 急急急,三个急

第326章 急急急,三个急(3/6)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大王饶命   遮天   赘婿   小阁老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重生之文豪巨星   剑毒梅香  

么山?  

所以木材,还多从南方来运,也说那南方,许多地方,这么伐下去,只怕也烧不得几代人了。  

这件事必须得变,要把森林还回来。  

这是重点之一,更重要的是生产,冶炼,煤炭可比木炭好用许多,可以极大的增加生产效率。  

苏武已经拿笔,寻来一张白纸,写写画画几番,又自己看了看。  

一张简易草图,画完,苏武便道:“你拿此图去寻造作司,新衙门,那造作司都监名唤凌振,让他做出这个东西来,最重要的是这个烟囱,他自看得懂,以此物烧煤,定不中毒。明天,衙门里会下令,城外那些官属的铁匠作坊里,全部改用此物!往后不准用木炭!”  

李迒看了看图,只管点头:“好好好,这般好,只要城外作坊都用上了,没人中毒,这东平府城内自也好说,只要东平府用的人多了,京东就更好说了!乃至往后,天下人都用此物,再好不过!”  

这个进步,自也不小,虽然煤也不一定如何好,但比烧木头要好上百倍。  

柴米油盐,百姓四大生活基本物资,城池里,平原上,柴都是买的,田亩里的秸秆,那也是极为重要的财产,争起来要打架。  

说这些,倒也不全说苏武如何伟大,不至于此,而是苏武要赚钱,要倾销煤炭,更要倾销铁器制成品。  

苏武要掌控经济与能源,自也还要为生产力的大发展打个基础。  

再往后说,苏武要先在京东营造一个资本社会与资本群体,以资本来对抗那些士绅,也不一定是对抗,也可以是拉拢。  

国家来日当真变革了,蛋糕得做大。  

乃至再说什么蒸汽机,也不是什么真正高科技产物,最初也是手工造出来的东西而已,也不过是一次一次的试错给试成对的了。  

而且,这个过程,在历史上都是民间自发,但苏武不同,他可以官方大投资去推动。  

凌振这个牛马乙方,来日要做的事可不是一星半点。  

所以,苏武要从最初,就把这个造作司做一个大规模的架构。  

李迒已然赶紧去干活了,他可急,钱不能生钱,那就是要他的命。  

临走之前,也说一语:“苏学士,家姐也问,不知学士这次回来,是否忙碌…”  

苏武懂了,但还要见一个人。  

大名府卢俊义,而今变成了密州卢俊义,密州有市舶司,卢俊义如今一心弄船运之事,与基金也是配合关系,卢俊义一会儿在密州,一会儿在东平府。  

此时自就是在东平府,苏武自要见他。  

卢俊义再来,他自还是江湖做派,拱手一礼,大大方方,自己也落座,自己也吃茶。  

苏武也笑着相迎,问一些近况之类。  

接着也说正事:“海运与河运,都还要再扩大,海船河船,都要不断去建,人手更要招,不论是两浙江南的船工水手,还是广州泉州的,不必排斥,都要!”  

卢俊义头是在点,只是无奈:“兄弟,无钱难行…”  

苏武嘿嘿一笑:“缺钱,你找李家郎君去说,让他那基金衙门入股来合伙,你们自去商议!”  

这是生意,苏武要给钱,自也往李迒哪里给,便是要把生意上的事,都拢到一个部门去管。  

乃至苏武出的船只,自也要作股份来算,卖给基金衙门。卢俊义自己花的钱,那自是卢俊义的股份。  

为何非要卢俊义来做这件事呢?  

因为这个时代的河运,官府只是一方面,很多时候就是江湖事。  

海运,那更不必说,海军,海商,与海盗,他很多时候没什么很大的区别。  

不用卢俊义,苏武能放心?  

乃至船只出去了,他自己不回来了,都无处伸冤…  

所以,暂时而言,他更是个江湖事,就得用江湖做派来。  

选船老大,就得选家儿老小齐全的,船老大不回来,小心你全家的命。  

出去了,也要能打要杀,在海上,甚至也要能抢!  

这是时代的局限性。  

既然卢俊义最初就随着苏武横渡过渤海,那自一条道走到黑,还有谁比卢俊义更合适?  

这才是苏武心中的谋算。  

卢俊义听得钱的事解决了,便也直接想事情,一语来:“兄弟,真说起来,泉州刺桐港那边的海船造得比咱们这里的好!”  

“那就往泉州去造去买!”苏武很认真。  

“那就如此!”卢俊义是征求意见。  

“还有大事!”苏武再说。  

“兄弟吩咐就是!”  

“我有一笔钱给你,你去江南两浙,去荆湖南北,乃至蜀地,广州泉州,你去买货,所有能买到东西,全都买!任何东西…”  

苏武得了那么多金银之物,得花出去,花出去了就是实力在涨,留着,毛用没有。  

“所有东西?”卢俊义着实不解这个词的含义。  

“对,但凡市面上卖的,所有东西都买,但以钱粮布匹盐铁为主,其他的,自也能买都买…”  

“兄弟,这是多大一笔钱?”卢俊义不能想象是有多少钱,才敢说出这样的话来。  

“你只管亲自从密州押船到沧州出海口去等!”苏武其实自己也说不清楚到底是多少钱。  

苏武其实也震惊,震惊一座汴京城,白银竟是以几千万两来算…  

那些达官显贵,高门贵胄,几代人的积蓄,当真难以想象…  

苏武还叮嘱一语:“要亲信之人,生死在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