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水浒开局在阳谷县当都头 > 第208章 只问,苏武事何人?

第208章 只问,苏武事何人?(2/4)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大王饶命   遮天   小阁老   重生之文豪巨星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剑毒梅香   生活系男神  

脚步也就慢了下来,只管慢慢往皇城内走去。  

只待众人到得垂拱大殿,天子姗姗来迟,端坐明堂。  

一番拜见,天子早已喜上眉梢,开口:“贼寇之辈,妄议天命,如今俯首在擒,当祝捷太庙,祭告天地祖先,此事啊,要盛大,更也是要昭告天下之人,九鼎安定,天命之所归也!”  

王黼立马就接:“为社稷贺,为天下苍生贺,为陛下贺!”  

随后,众人连连来贺。  

皇帝接着来说:“此番,有功者大赏,还当天下大赦,以仁义传扬!”  

王黼还是接得最快:“陛下之恩德,远播四海,泽披天下!”  

这话语,听来真是舒爽,皇帝已然从端坐站起:“朕也想见见那贼首方腊,且问问他,大宋何处不好?何处亏待,他为何要如此蛊惑人心为祸一方!”  

王黼又道:“陛下,狼子野心罢了!”  

“朕要当面问问他!”皇帝说得认真,他显然真要与人理论一番,他这么好的一个人,到底何处失了德?那方腊非要如此祸国殃民?  

这不免也是一种胜利者的姿态,不仅要在军事上审判逆贼,更也要在思想与道德上审判逆贼。  

这般,岂不是成就感?  

所谓好大喜功,往往就是这种成就感在作祟。  

接下来,就要议一下太庙祝捷之事,这也很重要,祭祀从来都是一个国家的头等大事。  

朝会也无其他,今日就是高兴事,大家聚在一起商量如何庆祝。  

宰相王黼,自是最会,如何组织百姓净街,如何献俘仪式,如何太庙祭祀…  

过得好几日,童贯与苏武先行入京来,也要配合这些,把流程都弄清楚,然后再去下令诸部,怎么配合。  

入京的苏武,便也是第一次在中书门下政事堂里,参与议事。  

当然,也议论不了什么,其实是安排工作,宰相王黼亲自安排工作,苏武拿笔记好,一一配合。  

先是要挑选那些雄壮精锐之军,以为检校来观,就是阅兵,阅给百姓看,阅给天子看。  

然后献俘大庆门前,再把方腊带到天子面前,由天子亲自审理定夺。  

再往太庙祝捷大典…  

其实,繁复非常,听得苏武头都大了,也不用选,他显然就是阅兵总指挥。  

城外怎么驻扎,哪些部曲入城校阅,怎么进城,什么路线去走,怎么出城,怎么在一百万多人口的城池里维持秩序…  

还要加紧采买许多东西,旌旗要多,多到遍地招展,甲胄要明,兵刃要光,马匹要壮…  

领导们可不干活,就出一句话,苏武跑断腿。  

他甚至还得亲自在汴京城的街道里走几圈,选定路线与进出的城门。  

苏武也知道,宋辽之战要开了,一切都为这件事在做准备,阅兵也是在为这件事做准备,信心很重要。  

政事堂里开完会,苏武就回枢密院,枢密院里再开会,把那些部曲入京校阅之事定下来,再发公文,哪怕各部还在路上走,也要忙起来。  

身高挑一挑,体格挑一挑,长相挑一挑,甲胄该修的修,马匹该洗的洗…  

忙来忙去,再回家,苏武给老丈人买的宅子,如今倒也多了不少奴仆下人,只是没主人在家住。  

程浩还没回来,他还在路上忙着大军沿路之事。  

睡得一觉起来,继续忙,各种章程,各种细节,都要一一落实完善,也是花钱。  

童贯也在忙,忙着见一见天子,见一见蔡京,见一见王黼,见许多人…  

乃至大家一起都见一见,都坐在天子昔日抚琴的龙亭之旁。  

天子一袭道袍,依旧是那出尘道人家,心情无比愉悦。  

谈得三五,童贯在说,也就是说此番战事,怎么怎么打,怎么怎么险,怎么怎么力挽狂澜,诸如此类。  

还真就是童贯的主场,众人也没办法,只能听着童贯一人当主角,说个不停。  

谁也架不住天子爱听要听。  

只待说了许久,算是暂时说完了,便听天子也怒:“淫祀何其可恨也!竟是如此大行其道。”  

自是万般之错,错在淫祀,错在摩尼,错在蛊惑人心,这是童贯的归因,也是在皇帝面前能说的归因。  

童贯立马就言:“此番,那苏子卿,作战最前,也最悍勇,智谋不凡,允文允武,更是一场大战,他想得许多,还写了一篇《淫祀十论》之大策,臣见之如宝也,带在身边看了好几日了…”  

天子一听,立马说道:“快来与朕瞧瞧!”  

童贯自然从怀中就掏出来了,连忙递上去。  

显然,童贯老早就想到了这一步,一切都是童贯事前想定之事。  

一场乱事,一场如此大战,总要最后做总结,做归因。  

总不能总结归因天子无德而逼反百姓吧?  

那这归因童贯早就选好了,淫祀乱人心。既然是淫祀乱人心,那就要治理天下淫祀之事,苏武不就刚好有见地见解吗?  

这显然是一套组合拳,目的不言而喻。  

众人看童贯,蔡京也好,王黼也罢,那也都是侧目,只能暗自夸一语,童贯真是高明啊!  

天子正在看,苏武这一篇,自是见地非凡,治理邪教,古今中外,苏武不知见识多少,也有作业可以抄。  

教育先行,经济为重,施行良政,外加重拳出击,如此种种,一一详细说明论证。  

私货里,苏武还加一个,那就是大举推行正祀,推行道佛两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