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跋扈自恣(5/6)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大王饶命 遮天 赘婿 小阁老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重生之文豪巨星 剑毒梅香
。
从此次羊交会对外贸易议价权出现松动的表现上来看,未来联合贸易中心和国际事业部开展对外贸易工作会更加的方便。
这就是作为开路先锋和实验型企业得天独厚的优势,不怕试错和规则限制。
张恩远送来的这份报纸引起的影响还在继续,继羊交会对外贸易政策进行了调整以后,红星钢铁集团又接到了五金出口政策调整的通知。
这份通知并不是单独下发给红星钢铁集团的,几乎所有五金工业都收到了,就连姬卫东都从港城发回了消息。
这小子来信能有好事?
当红星钢城兵器制造厂厂长袁德华兴奋地拿着一份订单找到他的时候,李学武就知道姬卫东憋的是什么好屁了。
订单是大订单,还是定向出口,方向是亚非拉,具体的就不用说了。
李学武详细地看了一下采购清单,这才抬起头看向袁德华问道:“咱们库房里的存货能满足这些要求吗?”
“满足不了,没法满足。”
袁德华果断地摇头讲道:“咱们库房里是有存货,可也架不住订单一个接着一个,阿特的订单还没干完呢。”
他这会儿脸上没了刚刚来时的激动和喜悦,面对现实全化作了苦涩和无奈。
李学武见不得他这张老脸,指骨在订单文件上敲了敲,还是强调道:“干不完就不干,跟他们说完不成订单量,要适当地减量。”
“领导,这——”袁德华有些激动地质问道:“为什么啊?这订单都送上门了,咱们为啥不扩大产能啊?”
“怎么扩大?填人还是填设备?”
李学武靠坐在了椅子上,看着对方摊了摊手讲道:“你要搞三班倒我不拦着你,但填人填设备这件事你就别考虑了,集团不可能给你开这个口子。”
“这指标就定的这么死?”
袁德华皱眉看了看李学武,摸着椅子坐在了他的对面,道:“您就帮我考虑考虑,我保证能养得起这些人。”
“集团今年要完成最后的组织和人事变革,所有的人事工作要有个总结。”李学武伸出手在桌子上做了切割的动作,解释道:“以前的人事工作形式到此为止,以后的人事工作形式从这里开始,你应该学习了相关的文件。”
“就是合规经营嘛——”
袁德华有些焦虑地摸了兜里的香烟给自己点上,随后说道:“集团从今年开始就不会从社会上招工了,而是要从职业教育体系内培养新时代的工人。”
“你说的是其中一点。”李学武很有耐心地给他解释道:“新职工招录要变革,现有职工的培养也是重点。”
“你不能看着眼前的利益就不顾以后的工作了,你敢保证兵器厂的订单常有,一年就比一年高吗?”
李学武看了他,问道:“这世界还是向往和平的人多,你觉得呢?”
“我觉得?”袁德华抬起头,看着李学武坦白地说道:“我觉得我们厂还能再养1000人,只要您给我这个指标,我就算砸锅卖铁也养活他们。”
“我刚才的话算是白说了。”
李学武也很无奈,面对这种对工作执拗认真的同志还能说些什么。
你不能说袁德华目光短浅,毕竟他已经快五十岁了,对未来的认知会受到以往工作经验的影响,在工作中表现出来的情况便是有些刻板固执。
但你不能否认他的信念和理想,李学武之所以信任和支持袁德华在兵器厂的工作,根本原因就有这方面的考虑。
“领导,您就给我们一个机会。”
袁德华很是热切地讲道:“我相信咱们永远热爱和平,可这世界上哪有咱们这样的好人啊,早晚还得干起来。”
“你这是看热闹的不嫌事大是吧?”李学武好笑地看了看他讲道:“我记得我应该跟你说过,工人在精不在多,尤其是你们厂,最吃技术。”
“现在你们好不容易将平均技术水平拉起来了,再给你们一千人,这产品的质量还不得拉胯啊,值得吗?”
他语重心长地讲道:“你倒不如稳一稳,深耕技术发展,磨炼工人手艺。”
“从明年开始职业技术学院第一批学员就要毕业,到时候分配给你们高材生岂不是更好?”
“高材生我们要,现在的工人我们也想要。”袁德华还是没打算放过李学武,就这么软磨硬泡,一副李学武不给他指标他就不走了的架势。
李学武头疼,这块蘑菇是真磨啊。
要真让他在这磨半天,自己啥事都别干了。
算了,这种人他惹不起。
“一千人没有,想都不要想。”李学武故作严肃地看着他讲道:“你要是敢立军令状,那我可以跟集团特别申请,就给你三百人。”
“但我要强调一句,只此一次,下不为例,以后不要再来找我要人了。”
“秘书长,我给您写血书,你再给我两百人,凑个整怎么样?”
袁德华一见李学武撒口便知道有门,挺直了腰杆子看着他伸出手指说道:“我现在就给您写保证书。”
“你就是抠眼珠子写我也只能给你三百人,我跟你在市场上讲价呢?”
李学武好气又好笑,拿了一张带有红星钢铁集团名头的文件纸写了一份意见,最后签名落下时间推到了对面。
袁德华虽然有些遗憾,没能再要两百人,可看着面前的白纸黑字也颇觉得意外之喜,他对于要人可
从此次羊交会对外贸易议价权出现松动的表现上来看,未来联合贸易中心和国际事业部开展对外贸易工作会更加的方便。
这就是作为开路先锋和实验型企业得天独厚的优势,不怕试错和规则限制。
张恩远送来的这份报纸引起的影响还在继续,继羊交会对外贸易政策进行了调整以后,红星钢铁集团又接到了五金出口政策调整的通知。
这份通知并不是单独下发给红星钢铁集团的,几乎所有五金工业都收到了,就连姬卫东都从港城发回了消息。
这小子来信能有好事?
当红星钢城兵器制造厂厂长袁德华兴奋地拿着一份订单找到他的时候,李学武就知道姬卫东憋的是什么好屁了。
订单是大订单,还是定向出口,方向是亚非拉,具体的就不用说了。
李学武详细地看了一下采购清单,这才抬起头看向袁德华问道:“咱们库房里的存货能满足这些要求吗?”
“满足不了,没法满足。”
袁德华果断地摇头讲道:“咱们库房里是有存货,可也架不住订单一个接着一个,阿特的订单还没干完呢。”
他这会儿脸上没了刚刚来时的激动和喜悦,面对现实全化作了苦涩和无奈。
李学武见不得他这张老脸,指骨在订单文件上敲了敲,还是强调道:“干不完就不干,跟他们说完不成订单量,要适当地减量。”
“领导,这——”袁德华有些激动地质问道:“为什么啊?这订单都送上门了,咱们为啥不扩大产能啊?”
“怎么扩大?填人还是填设备?”
李学武靠坐在了椅子上,看着对方摊了摊手讲道:“你要搞三班倒我不拦着你,但填人填设备这件事你就别考虑了,集团不可能给你开这个口子。”
“这指标就定的这么死?”
袁德华皱眉看了看李学武,摸着椅子坐在了他的对面,道:“您就帮我考虑考虑,我保证能养得起这些人。”
“集团今年要完成最后的组织和人事变革,所有的人事工作要有个总结。”李学武伸出手在桌子上做了切割的动作,解释道:“以前的人事工作形式到此为止,以后的人事工作形式从这里开始,你应该学习了相关的文件。”
“就是合规经营嘛——”
袁德华有些焦虑地摸了兜里的香烟给自己点上,随后说道:“集团从今年开始就不会从社会上招工了,而是要从职业教育体系内培养新时代的工人。”
“你说的是其中一点。”李学武很有耐心地给他解释道:“新职工招录要变革,现有职工的培养也是重点。”
“你不能看着眼前的利益就不顾以后的工作了,你敢保证兵器厂的订单常有,一年就比一年高吗?”
李学武看了他,问道:“这世界还是向往和平的人多,你觉得呢?”
“我觉得?”袁德华抬起头,看着李学武坦白地说道:“我觉得我们厂还能再养1000人,只要您给我这个指标,我就算砸锅卖铁也养活他们。”
“我刚才的话算是白说了。”
李学武也很无奈,面对这种对工作执拗认真的同志还能说些什么。
你不能说袁德华目光短浅,毕竟他已经快五十岁了,对未来的认知会受到以往工作经验的影响,在工作中表现出来的情况便是有些刻板固执。
但你不能否认他的信念和理想,李学武之所以信任和支持袁德华在兵器厂的工作,根本原因就有这方面的考虑。
“领导,您就给我们一个机会。”
袁德华很是热切地讲道:“我相信咱们永远热爱和平,可这世界上哪有咱们这样的好人啊,早晚还得干起来。”
“你这是看热闹的不嫌事大是吧?”李学武好笑地看了看他讲道:“我记得我应该跟你说过,工人在精不在多,尤其是你们厂,最吃技术。”
“现在你们好不容易将平均技术水平拉起来了,再给你们一千人,这产品的质量还不得拉胯啊,值得吗?”
他语重心长地讲道:“你倒不如稳一稳,深耕技术发展,磨炼工人手艺。”
“从明年开始职业技术学院第一批学员就要毕业,到时候分配给你们高材生岂不是更好?”
“高材生我们要,现在的工人我们也想要。”袁德华还是没打算放过李学武,就这么软磨硬泡,一副李学武不给他指标他就不走了的架势。
李学武头疼,这块蘑菇是真磨啊。
要真让他在这磨半天,自己啥事都别干了。
算了,这种人他惹不起。
“一千人没有,想都不要想。”李学武故作严肃地看着他讲道:“你要是敢立军令状,那我可以跟集团特别申请,就给你三百人。”
“但我要强调一句,只此一次,下不为例,以后不要再来找我要人了。”
“秘书长,我给您写血书,你再给我两百人,凑个整怎么样?”
袁德华一见李学武撒口便知道有门,挺直了腰杆子看着他伸出手指说道:“我现在就给您写保证书。”
“你就是抠眼珠子写我也只能给你三百人,我跟你在市场上讲价呢?”
李学武好气又好笑,拿了一张带有红星钢铁集团名头的文件纸写了一份意见,最后签名落下时间推到了对面。
袁德华虽然有些遗憾,没能再要两百人,可看着面前的白纸黑字也颇觉得意外之喜,他对于要人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