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隋朝的棋局 > 第三百零七章 安排后事

第三百零七章 安排后事(1/2)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遮天   小阁老   重生之文豪巨星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日月永在   生活系男神   剑毒梅香  

时间又过去了几天,天子并没有出现太大的问题,晕倒只是虚惊一场,朝廷也渐渐恢复了秩序。  

杨谅也暗叫一声侥幸,幸亏他没有发动政变,否则他就真的完蛋了。  

杨广也长长松了口气,他才是最害怕父皇出事,他还没有做好撤离准备,一旦父皇驾崩,就算他能逃离长安,也逃不出关中。  

这条上午,太子杨勇来到后宫拜见父皇,杨坚虽然性命暂时无恙,但他偏瘫了,下肢失去知觉,目前正在进行针灸治疗。  

“儿臣叩见父皇,祝父皇身体无恙,早日康复!”  

“起来吧!”  

杨坚不满地看了这个儿子一眼,他很不喜欢长子,他在长子身上感觉不到一点父子间的血脉联系,但现在换太子已经来不及,贸然换太子,只会让大隋陷入混乱。  

杨坚只能把内心的强烈不满压制住。  

“皇长孙的事情解决如何了?”  

“回禀父皇,孩子已经接入东宫,儿臣代为抚养。”  

“那个女人杀掉了吗?”  

“启禀父皇,儿臣请人算了一卦,杀掉那女人不祥,儿臣已经将她改名换姓,以选秀的方式进入东宫,然后把她赐给长宁王,儿臣把长宁王打发去外地,过几年他就抱着孩子回来。”  

杨坚哼了一声:“他的长宁王不好再当,贬为延安县候,去延安郡闭门思过三年。”  

“儿臣遵旨!”  

“元家之事又怎么办?”杨坚又问道。  

杨勇叹息一声道:“元家之女听说杨俨断了一手,她就不肯嫁了,听说她服了药,把孩子小产了,她又说不是杨俨的孩子,和杨俨无关。”  

“那元家什么态度?”  

“元家沉默,什么都没有说,也没有表态。”  

“他们不表态就算了,关键是裴家,你要亲自上门去赔礼道歉,还要补偿裴家。”  

“儿臣明白!”  

杨勇犹豫一下,又道:“儿臣还有一事要向父皇禀报!”  

“什么事?”  

“儿臣感觉各地局势不稳,江南会稽郡越人造反,攻城掠县,残杀汉人,另外,启民可汗因为我们没有同意把河套给他,他心中不满,不断在阴山一带集结大军,儿臣建议封晋王为扬州大都督,命其坐镇扬州,稳定江南局势,另外封汉王杨谅为并州大都督,令其统领军队防范突厥,再封秦王为秦州大都督,稳住陇右河西,蜀王杨秀可为益州大都督,坐镇巴蜀,防范獠民再度叛乱。”  

把杨谅封到并州是张云秋的建议,把杨谅拎出去,能有效防范杨谅发动政变,等太子坐稳皇位后再削番,杨谅就算造反也名不正言不顺,不会有多少人跟随他造反,朝廷军队可轻易击败杨谅。  

把几个儿子封到各地坐镇本来就是杨坚的意思,之前他利用几个儿子争位来巩固皇位,现在他大限将至,又不想看到自己死后骨肉相残,分封出去是最好的办法。  

杨坚沉默片刻问道:“高相国的意见呢?”  

“儿臣已经和高相国谈过,他同意儿臣的方案。”  

杨坚点点头,“朕知道了,让朕考虑考虑!”  

半夜里,杨广在睡梦中被推醒,“出了什么事?”杨广迷迷糊糊问道。  

“王爷,宫里来人了,说有很重要事情!”  

‘宫里来人!’  

杨广一个激灵,连忙起身穿上衣服,他很快来到中庭,一名小宦官已经等候多时,他是大内总管杨约的心腹。  

夜里寒冷,小宦官冻得直跳脚,他见杨广出来,连忙上前将一张纸条递给杨广。  

“别的就没有!”  

“辛苦了!”  

杨广吩咐管家,“赏他二十两银子,派马车送他回去。”  

“多谢王爷厚赏,马车就不用了,我有马车!”  

杨广又让管家给车夫也赏两贯钱,他这才拿着纸条回到内宅。  

“王爷,什么要紧事?”萧后迎上前问道。杨广不知道是高兴还是难过,他叹口气道:“天子已经下旨,封我为扬州大都督,其实就是扬州总管。”  

“啊!那是不是王爷要去江都?”  

杨广点点头,“应该就是这个意思,杨约还说,这是太子的建议!”  

“太子?”  

萧王妃有点不敢相信,“太子会放我们走?这可是放龙入海,他什么时候变得这样心慈手软?”  

“我也不明白,但我怀疑这是老三在背后使劲。”  

“王爷怎么知道?”  

“他之前给大郎说过,我会去江都,当时我就感觉他和太子有了什么交易?现在果然验证了。”  

萧王妃有点担心道:“王爷不会为这件事再生老三的气吧!”  

杨广摇了摇头,“我不会再生他的气了。”  

请...您....收藏_6191书1吧(六\\\九\\\书\\\吧!)  

萧王妃欢喜道:“那我们得赶紧收拾!”  

杨广慢慢坐下,长长叹息一声,“虽然我很不情愿,但又不得不走,但愿我还有回来的一天!”  

次日上午,天子正式颁布旨意,将大总管府改为大都督府,封晋王杨广为扬州大都督,总管淮河以南、豫章郡以东、福安郡以北等各郡县,又封汉王杨谅为并魏大都督,总管河东以及河北各郡,封秦王杨俊为秦州大都督,总管陇右及河西各郡,封蜀王杨秀为益州大都督,总管巴蜀各郡。  

他们不仅统领各个军府,同时管辖各郡,也就是各郡不光要向朝廷汇报,同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