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玄幻魔法 > 从满眼红名开始 > 第202章 唯易不易,巧取沙雕

第202章 唯易不易,巧取沙雕(3/6)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大王饶命   遮天   赘婿   小阁老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重生之文豪巨星   剑毒梅香  

行最重要的目的——杀死“苏瑞良”。  

无论如何,这都是不可能完成的了!  

他现在要做的,只是让注定要失败的任务,有一个看上去尽可能漂亮的,让他显得不那么狼狈的过程而已。  

就在这时,扎络风风火火的闯入帐中。  

“主人,无忧宫又派人来送死了。”  

“巨熊”闻言,先是一喜,而后皱眉呵斥道:  

“说的是什么混账话?不会说话就给我把嘴巴闭上!”  

扎络乖乖的闭上了嘴巴,一脸的委屈。  

“社坛”之下,没有安排观众。  

周围空旷的场地,也是空空荡荡,没有一个人。  

但耿煊却很清楚,在远处,正有一双双明亮至极的眼睛,偷偷窥视着。  

这里原本是巨熊帮的驻地,现在,却成了清源集居民的安置地。  

如非必要,对于持刀挟剑的修炼者,他们都是避着走,尽量不与之照面。  

同样,耿煊也让冯煜尽量不要去直接干涉他们的生活。  

有需要他们的时候,也都是通过戚明诚这个清源集的大馆主,由他去组织协调,进行具体的安排。  

一千一百五十名重伤初愈之人,被分为五批登上高台,每批便有二百三十人。  

因为人数过多,必须安排的非常紧密,才能保证姜逸之有足够的舞蹈空间。  

这一千多名重伤初愈之人中,断手断脚这类对战力有着明显影响的,占了一成左右。  

经过筛选,被评为第五等贡献,获得三十二点红运的有八十七人,第四等贡献者,得到十六点红运的,有一百五十人。  

为了兑现着一千一百五十人的贡献,总共消耗了10662点红运。  

加上此前对四百二十九名重伤患进行治疗,消耗了1340点红运。  

这一次仪式,又消耗了12006点红运。  

不过,和今日收获的,总计19254点红运相比,“燧珠”内沉淀的红运却是不减反增。  

红运:93660  

黑运:8485  

结束仪式后,耿煊又花时间将这些人编入不同的队伍之内。  

——除了今日重伤的四百二十九,此前重伤初愈的七百多人,还没有进行分组。  

做完这一切之后,耿煊并没有立刻休息,而是继续将时间投入到对炼髓的修炼之上。  

子时前后,耿煊停止了修炼。  

仔细审视了一番自身当下状况之后,他开始思忖接下来的路该如何走。  

现在,纵观他的淬体成就。  

炼皮九成八,炼肉九成九,炼血九成五,炼骨九成五,炼髓九成五耿煊很清楚,“炼髓”虽然与炼血、炼骨处于同一层次,却并非“万钧劲”特性的影响,受了炼血、炼骨的拖累。  

即便此刻他在炼血、炼骨二项淬体之上的成就更高,炼髓也依然会停留在“九成五”这个层次。  

因这就是“万钧劲”这项炼髓功法所能达到的极限。  

炼血,炼骨都停留在“九成五”这个关口,同样是因为这就是“姹女玄水功”以及“缩骨法”能够助他达到的极限。  

接下来的路应该如何走,最简单的一条,就是效仿他在“炼皮”以及“炼肉”之上的成功经验。  

让“炼血”、“炼骨”与“炼髓”都在现有基础上,走出一个淬体新高度。  

沿着已经有过的成功经验继续往前,走起来省心又省力。  

但对于这条最好走的路,耿煊却只是稍稍看了看,就“转头”看向了别处。  

随着“孟氏铁头功”、“铁背靠”、“铁排功”这些功法,以及他自创的“铁裆功”都走到各自立意的极限。  

提醒他领悟“无双铁壁”,随时都可入门的信息,便一直都在,没有消失。  

耿煊没有直接选择入门。  

他想走自己的路。  

走到这一步的他,心中有个清晰的感觉,这条路,还远没走完,还有着巨大的潜力可以挖掘。  

最初,耿煊选择修炼这些功法,目的是补齐“炼皮”一项的短板。  

最终的结果,他不仅补齐了炼皮的短板,“炼肉”一项,也得到了明显的益处。  

同时兼顾了炼皮与炼肉。  

那么,是否有一种方法,同时兼顾炼血、炼骨以及炼髓呢?  

或者更大胆一点,将炼皮,炼肉也加上,不再将淬体分成泾渭分明的五大块,而是将它们融汇为一体呢?  

这个世上,也不是没有能同时兼修多个淬体途径的功法。  

都是各个顶级势力秘不示人的珍藏。  

耿煊却并没有要找一些来参照印证的强烈。  

通过对大量杂书笔记的阅读,耿煊对这类功法也不是毫无了解。  

以他现在的造诣,他若是愿意多花一些时间,他甚至可以直接领悟出这类功法的真意精髓,然后借“燧珠”之助,直接入门。  

他却并没有这么做。  

这些功法虽然兼修多途,但遵循的,依然是现有五境淬体框架下的基本逻辑。  

这并不是他真正想要的。  

耿煊的思维,并没有被既有的修炼思路约束局限。  

在明白“修炼一道”,是如何在“士”群体的培育呵护下,成长到如今模样之后。  

耿煊就更加明白,现有的,以五境淬体为基础的大框架,并非必然的选择。  

而是彼时为了方便将互不兼容的各种技能、秘法,尽可能多的嵌入到一个统一的体系内做出的选择。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