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玄幻魔法 > 从满眼红名开始 > 第195章 天心如镜,鉴照苍生

第195章 天心如镜,鉴照苍生(3/6)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大王饶命   遮天   赘婿   小阁老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重生之文豪巨星   剑毒梅香  

初,耿煊消耗了四点红运,就让食指从骨、肉、皮彻底剥离恢复到完好无损的状态。  

而伤口基本愈合,只消耗了一点红运。  

剩余三点红运,用来彻底恢复,以及消除因为指骨增加了一根“霸王遗指”而带来的负面状态。  

这次对其他重伤患进行治疗,耿煊则发现,红运消耗的多寡,与伤口位置没有任何关系。  

只与伤口的大小有关。  

也就是说,哪怕是一剑贯穿心脏的,完全致命的创伤,可只要伤口大小不比耿煊当初整根割破自己食指时的大。  

若只是将其基本愈合,消耗的红运也不会比他愈合一根手指更多。  

而这些能被搬到“社坛”上接受耿煊治疗的重伤患,身上致命的伤口都不多,也并不大。  

——若非如此,他们早就已经是阵亡名单中的一员,而不是重伤者。  

反倒是那些断手断脚的伤势,要让伤口基本愈合,需要消耗的红运更多一些。  

整体下来,当第五批重伤患的伤口全部基本愈合后被送下“社坛”。  

一共救治了四百二十五名重伤患的耿煊,一共只消耗了1241点红运。  

人均消耗红运,还不足三点。  

当这些人被送下高台,第一批八十位自认为在才结束的战斗中做出了贡献的战兵陆续来到“社坛”之上。  

姜逸之和苏明煦两人,则都暂时下了高台。  

苏明煦还好,有修为在身,身体素质不错,又只是动嘴,消耗不大。  

姜逸之就有点惨了,因为第一次跳得过于肆意,自己给自己挖了个大坑。  

连续五次下来,年过七旬的老头已经跳得上气不接下气。  

考虑到这样的“舞蹈”,老头至少还要跳十几次。  

担心将这老头累出个好歹来,在所有重伤患都从死亡线上拉回来之后,耿煊特意允许他们下去休整一会儿。  

姜逸之在苏明煦的搀扶下气喘吁吁的下了高台,另一侧,八十名战兵来到高台之上。  

耿煊指挥他们围绕“白帝定水石”盘膝坐好。  

大家都很好奇,他们这些“贡献者”到底能够得到什么样的“奇迹恩赐”。  

而无论什么样的“奇迹”,在亲眼目睹了那些重伤者的变化之后,所有人都是心向往之。  

对于“苏瑞良”的要求,自然也是无比的配合。  

很快,他们就一个个围绕在“白帝定水石”周围,盘膝坐好。  

“闭上双眼。”  

“调整呼吸。”  

“平心静气。”  

“默想存神。”  

在耿煊言语的引导下,众人闭上双眼,呼吸逐渐平稳,游离飘忽的思绪,也一点点变得沉静下来。  

在用言语做着这些引导的同时,耿煊的目光,却在八十人身上来回扫视。  

他的目光,在这些人散发的“波纹”之上。  

这些“波纹”,对他来说,依然是一个巨大的黑箱。  

那些整体上看上去颇为一致,具体到每个人却又各有不同的“波纹”,其每一个细微处的变化,分别对应着什么,他至今也不清楚。  

但此刻,在八十人的主动配合下。  

随着他言语的引导,大家一点点进入到某种一致的状态中。  

耿煊很容易就从每个“波纹”的繁复变化中,找到某一段趋近一致的共性变化出来。  

而在这样的情况下,那些没有遵循这种大规律变化的“波纹”,自然也就暴露在了他的目光之下。  

出现这种情况,不外乎几个原因。  

一是这些人与其他人看起来都是人,实则有着从构造层面就存在的根本性差异。  

比如是外星人,亦或者是妖怪变的,或者别的类似原因。  

这些基本都可以排除。  

二是这些人精神天生活跃,或者骨子里有逆反心理,让他做什么,偏就反着来,表面上装模作样,心里却是另一番想法。  

这可能性不大,但不能完全排除。  

三是这些人心里有鬼,静不下来。  

这个可能性最大,但并不绝对。  

而且,那些完全遵从他言语引导的,同样不能完全排除心中没鬼。  

也可能是对方精神天生强大。  

所以,还需要继续观察。  

耿煊的目光,更多的锁定在那几个“波纹”异常的目标身上。  

对于自己的这一做法,耿煊没有任何掩饰。  

而很多修炼者的知觉,都是非常强大的。  

且随着修为提升,这种能力还会越来越强。  

被他人注视。  

被他人用饱含恶意、危险或者玩味的目光注视。  

这种感觉就会更加强烈。  

这几人,明显都感觉到了什么。  

有几个,身体出现了明显的异常。  

或是身姿变得更加僵硬,或是皮肤下意识绷紧,或是毛孔不受控制的收紧,皱起,泛起一层细密的鸡皮疙瘩,或是隐隐有汗液排出。  

也有的身体层面没有任何异常。  

至少,以耿煊敏锐的目力,都没有任何察觉。  

可是,若将目光看向从他们体内散发出的“波纹”之上,无一例外,在某个频段都起了特别的变化。  

而身体出现不同表征变化的,反应在“波纹”上,同样出现了某种细微的变化。  

耿煊嘴角忍不住浮出一丝笑意。  

他感到喜悦,倒不是挖出了藏在队伍中的“毒瘤”。  

而是,这样清晰的对照组,让他成功将“波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