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贞观皇储李承乾 > 第一百零五章 定襄大捷震长安

第一百零五章 定襄大捷震长安(2/2)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遮天   大王饶命   小阁老   重生之文豪巨星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剑毒梅香   生活系男神  

也有苦劳吧。”  

出了帅帐后,柴哲威为自己的老爹打抱不平。  

“那有什么办法,谁让我们打了败仗呢,人家的功劳大嘛,在陛下那他都照说不误,又怎么会把为父这个大帅放在眼里呢。”.......  

翌日清晨,定襄城外的阅军台旌旗迎风招展,排列整齐将军将士迎风屹立。  

李承乾在李靖和长孙无忌的簇拥下,走上阅军台。本来的主角李靖也在皇帝的授意下成为了配角,恭敬侍立再后。  

李承乾着冕有白珠垂九旒,红丝带做帽带,犀角簪导,青绵做两耳旁饰物,身着淡黄色的太子衮服,好一幅储君的气派。  

身后看着他的长孙无忌也是激动万分,此一役后,所有的皇子在唐军的威望都不可超过李承乾,他这个外甥用自己血勇彻底他们,这点从下面那些军汉狂热的脸上就可以看的出来。  

长孙无忌轻咳几声后,开始宣读祭文:“维贞观四年五月,大唐太子李承乾谨陈祭仪,享于故殁王事,告我大唐将校英魂曰:  

此战远征漠北草原,缘自颉利兴兵,纵虿尾以兴妖,盗狼心而逞乱。孤奉圣命,问罪龙城。大举貔貅之师,悉除敌军。天军云集,贼寇冰消。  

才闻破竹之声,便是失猿之势。士卒儿郎尽是九州豪杰,官僚将校皆为四海英雄。  

尔等或为流失所中,魂掩泉台。或为刀斧所伤,魄归长夜。生而则有勇,死而则成名。  

今欲奏凯歌,承临太平。汝等英灵尚在,必闻我声,随我旌旗,逐我脚步。同回故国,各归本乡。  

受骨肉之蒸尝,享宗祠之祭祀,莫作他乡之鬼,徒伦异域之魂。孤当表其勋功,勒石于宗庙。  

汝等各家均沾恩露,年给衣粮,月赐饷禄,用兹酬答,以安汝心。  

生者既凛天威,死者当归王化。今聊表丹城,敬陈祭祀汝等英灵。呜呼哀哉,尚飨。”  

“踏破胡虏,大唐威武,踏破胡虏,大唐威武......”,阅军台下众军高举兵器大声呼喊,其声响彻九天。  

“本宫以奏请陛下在长安玉山兴建一座军陵,凡我唐军烈士骨殖一半返归本乡,一半供入军陵。四时八节,享受国家血食,以示吾等同袍之义,以安英烈在天之灵。”  

“太子殿下,千岁千岁,千千岁......”,李承乾的做法让这些丘八们不知道该怎么表达自己的感情才好。自古以来一直都是士农工商兵,他们这些丘八从来都是最底层的。  

什么时侯能享受到这样的待遇,太子爷对兄弟们真是没的说啊。  

仗义多出屠狗辈,这些斗大的字不识得一箩筐家伙只要你对他们好一分,他们都会牢牢的记在心里。  

看着下面手舞足蹈的汉子们,李承乾不由想起了那些在恶阳岭和阴山下牺牲的士卒,虽然这次打胜了,但这世上有多添了多少孤儿寡母呢。  

至于回朝后那些文官是否会对他有所的诘难,他一点儿都不在乎,因为他从不怕麻烦。  

三日之后,李承乾统领着部分府兵返回关中,而李靖等人为了稳定现有的局势暂时的留在的定襄。  

“殿下出征许久,想来肯定是归心似箭了。”,长孙无忌骑在马上悠哉悠哉。  

“是啊,本宫是既想又怕啊。此次随行三千六率,生还者不足五百,没能把他们都带回来享受今天的荣光,本宫甚感内疚。”  

说着,李承乾回头看了一眼身后的装着骨殖的大车,忧伤之情溢于言表。  

看到李承乾为同袍伤心,长孙无忌只能长叹一声,他这个做舅舅的真是知道该怎么安慰才好。  

随李世民征战多年的他又怎么会不知道战场上的同袍之情甚于手足呢。  

天才一秒:biqu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