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都市言情 > 饮食男女 > 第26章 逐出家门(附集团所有分支机构图)

第26章 逐出家门(附集团所有分支机构图)(3/6)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大王饶命   遮天   赘婿   小阁老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重生之文豪巨星   剑毒梅香  

。  

“尝尝,这是咱们辽东的特产。”  

一落座,陆启明便示意了李学武手边茶几上的几样干果,笑着客气了几句。  

李学武则是认真地点头听了他的介绍,又讲了几句他每次来辽东出差必买的礼物。  

“是胡可同志讲,你要来辽东工作。”  

几句话的功夫作为寒暄的铺垫已经足够,双方也不是第一次见面了,所以话题推进的很快,这就是开始了今天的主题。  

陆启明看着李学武讲道:“我听到这个消息时的反应是欣喜的,上一次咱们见面我就觉得你对工业建设和发展具有很好的管理思维能力,也有这方面的眼光和判断力。”  

“您太客气了,集团和领导的信任。”  

李学武笑着点点头,说道:“我对辽东这片土地是有着很深的感情,我奶奶就是三江口人,从小耳濡目染听她讲东北往事。”  

“哦,怪不得,我还说呢。”陆启明恍然大悟地点点头,说道:“你这东北口音是哪里学的,京城人说这个可不容易学。”  

“哈哈哈——”李学武笑着说道:“要不怎么说想来辽东工作呢。”  

“我是感受到了这片土地工业发展的勃勃生机,人民追求幸福生活的愿望和努力,还有像您这样尽心尽力的领导,我相信红星钢铁集团在辽东一定有发展,有未来。”  

“我十分认同你这句话。”  

陆启明点了点沙发扶手,看了看同在会客室的其他同志,讲道:“辽东的矿产资源丰富,工业基础雄厚,人民淳朴热情。我们辽东对工业企业始终保持着欢迎和支持的态度,是欢迎像更多红星钢铁集团这样的企业在辽东落户办厂,共同发展,共同进步。”  

“那这样看来我们是想到一块去了——”李学武微笑着讲道:“所谓志同道合,方称同志,现在您是我的同志了。”  

“你可一直都是我的同志啊,我的同志。”陆启明眼睛亮了亮,笑着讲道:“辽东工业的大局就需要你这样的同志添砖加瓦,我希望你不要有顾虑,有压力,放开手脚大干一场,方不负时代,不负韶华啊。”  

“陆主任对我的期待,对红星钢铁集团的期待,我认为是一种动力。”  

李学武先是看了陆启明,又看向了胡可讲道:“集团今年的目标很明确,那就是持续推进集团在辽东企业的各项建设,确保工业项目精准落地,巩固企业产业变革发展成效,推进技术变革和产效产能的建设…”  

“我们对集团在辽东的工业布局和发展,有关于物流、港口和贸易等息息相关产业的持续投资建设态度是一以贯之的。”  

他在同陆启明的谈话中强调,红星钢铁集团在辽东的产业布局是长久的,是符合集团和辽东共同期待的发展利益的,是高效的,是符合现代化工业发展诉求的。  

陆启明听的很是认真,尤其是听李学武讲到红星钢铁集团未来几年对辽东工业和贸易工作的展望和目标,频频点头表示赞同。  

他在回复中表示,辽东和辽东工业会保持欢迎和支持的态度,愿意也会积极帮助红星钢铁集团在辽东投资建设,愿意邀请更多像红星钢铁集团这样的优秀企业来辽东发展,参与建设,共享时代发展机遇。  

在接下来的谈话中李学武向他介绍了今年红星钢铁集团的几个大动作。  

首先是红星钢城飞机制造厂将在下半年实现国内首款直升飞机的量产目标,订单量已经积累突破超过500架。  

其次是红星钢城汽车制造厂将在下半年筹建轿车工厂,单列流水线,扩大产能。  

李学武是不是吹牛皮,以陆启明通过胡可对李学武本人,对红星钢铁集团,以及通过其他渠道对钢城工业园区的了解,他能够判断的出来。  

这些项目确实有潜力,也能够突破极限,持续扩大产能。  

他认可红星钢铁集团,认可李学武的态度来自于红星钢铁集团旗下的各工业企业在技术合作、产业合作以及工人招录等方面都表现出了十足的责任和担当,很得他认同。  

别的暂且不说,红星钢铁集团在辽东各工业企业提供超过一万个工作岗位,那他陆启明就得仔细思考对红星钢铁集团的态度。  

工业体现厚度,经济具现实力。  

红星钢铁集团能带来就业,就能带动一系列的经济增长,创造工业集群产业,就能给地方工业贡献足够多的营养。  

越是听李学武的介绍,他越是感慨,看来今晚真得豁得出去,舍命陪君子了。  

“这两台数控加工中心的工作性能怎么样?”李学武微微弯着腰,观察着较为复杂的工业机械,问了身边的技术工人,“我听说数控机床用过一段时间后会丧失精度?”  

“是有这方面的情况。”技术工程师陪着他半蹲在机械旁解释道:“数控机床有很多部位都跟加工精度挂钩,我们也是从三禾株式会社组织的那次学习中了解的这一点。”  

他介绍道:“回来以后我们结合这台机械,会同相关领域的专家进行了研究,已经对各零部件的结构特征进行了剖析了解。”  

“光跑剖析了解可不够。”李学武转回头看了他一眼,又对站在一旁的萧子洪强调道:“三禾株式会社这一手叫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可别到最后让人家看了咱们得了渔却得不到鱼的情况,那到时候可就是闹出国际笑话了,我可丢不起那人。”  

“今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