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都市言情 > 饮食男女 > 第四百三十七章 夜幕下的四合院

第四百三十七章 夜幕下的四合院(5/6)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遮天   小阁老   重生之文豪巨星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日月永在   生活系男神   剑毒梅香  

”。  

“知道了武叔!”  

棒梗好像到换牙期了,嘴里的牙丢了一颗,说话老抿着嘴唇怕露出豁牙子来。  

李学武看了看水桶里的小河虾,伸手从兜里掏出来两块钱递给了棒梗。  

“光喂这个可喂不起,两个月没买糠了吧,再买点儿”  

“得嘞武叔!”  

棒梗笑呵呵地收起了钱,拎着水桶去了后院儿。  

收获鸡蛋的喜悦让棒梗很是热衷于喂鸡。  

这院子里的白菜帮子捡不到了,只能起大早跑去门口玉河里捞河虾喂鸡。  

李学武也不是占便宜没够儿的主儿,该出的钱别占了孩子的便宜。  

进了中院儿,见着西琳他们借住的雨水那屋没人了,显然是都去了倒座房。  

秦淮茹倒是在院里见着了李学武,依着昨晚的热络,怎么都得上赶着打招呼的。  

可这会儿她正扶着秦京茹出来去厕所,有些犹豫着不知道该怎么跟李学武说。  

李学武倒是没在意,看都没看秦京茹,而是对着秦淮茹问道:“昨晚没喝多吧?”  

“没,没喝多”  

秦淮茹不好意思地笑了笑,见李学武往这边多走了几步,显然是看昨晚来的那两个姑娘。  

“她们起的挺早的,去前面了”  

“得了,知道了”  

李学武点了点头便拎着包往前面走了。  

秦京茹一直低着头不敢看李学武,也不知道怎么,她就是怕李学武。  

“三大爷早”  

“爷们儿早!”  

李学武也是正好走到家门口,跟正站在窗子那儿看自己的闺女打了个招呼,刚回头就遇见走进垂花门的三大爷。  

先前是三大爷主动打了招呼,李学武不能不做人。  

所以先招呼了一声,没想到三大爷却是把李学武拦了一下。  

“爷们儿,求你个事儿”  

“呦,三大爷,咋这么客气了呢?”  

李学武还真是头一次见着三大爷这么客气,先前管自己叫爷们儿的时候就挺惊讶的。  

这三大爷自持人名教师的身份,可是少说这口头语儿,更不会跟别人这么客气。  

“嗨!”  

闫富贵摆了摆手,干巴着眼睛不好意思看了看李学武,道:“现在啊,三大爷是个废人了”。  

“哦!”  

李学武退了一步,打量了一下三大爷然后说道:“这瞅着不是挺好的嘛”  

“嗨,甭提了!”  

闫富贵有话多是跟李顺唠叨,可跟李学武说不出口。  

“你啊,去红星村的时候,记得帮三大爷叫解成回来一趟,我找他有点儿事儿”  

“好好,没问题”  

李学武也没说今天就去红星村,只是在嘴里应了。  

他还得去吃早饭呢,哪有时间跟三大爷在这儿蘑菇啊。  

“记得多喝热水,多晒太阳,别老一个人瞎寻思”  

李学武笑着叮嘱了三大爷一句进了自己家门。  

“妈”  

见着母亲正给李姝热牛奶,李学武从兜里掏出和给丈母娘一样料子、做工的镯子。  

也没什么盒子啥的,笑嘻嘻地拉过母亲的手使劲儿给戴上了。  

“这啥?”  

李学武走过来刘茵还没在意呢,见儿子拉自己的手也没在意。  

这二儿子回来以后跟自己比以前亲了不少,娘儿俩现在也近敏。  

可儿子的大手爪子抓着一个啥也没看见,等套手上感觉疼了以后这才发现自己手腕上多了个玉石手镯。  

“三号我生日,也没赶上给您磕头”  

李学武笑呵呵地拎着包跪在了地上,给母亲磕了一个头。“儿子的生日,母亲的难日,祝我妈妈永远年轻健康”。  

“这孩子”  

刘茵看着跪在地上的二儿子眼泪一下子就下来了,顾不得手腕上的镯子,伸手就去拉儿子。  

养儿方知父母恩,谁知道养李学武这个儿子她们两口子付出了什么。  

现在看着儿子出息成这样,刘茵只觉得自己也不知道哪辈子修来的福分,眼泪止不住地流了下来。  

这会儿嗓子更是哽咽着说不出话来,手一个劲儿地摩挲着儿子的脸。  

李学武站起身给母亲擦了擦眼泪,笑着安慰了几句,这才进了里屋。  

老太太见李学武冲着自己来了,捏着烟袋赶紧摆手示意李学武别过来。  

李学武却是笑着将一串玉石念珠塞在了老太太的手里。  

“孙儿的念想就是您健康长寿”  

李学武摸出一个珠子给老太太看了,道:“出差正想着您在家照顾李姝不容易呢,碰巧见着了,确实是缘分,合该孙儿孝敬您的”。  

也没给老太太反驳的机会,见着闺女扑过来,逮着抱起来亲了一口。  

李姝现在却是不想着爸爸抱了,躲闪着李学武就要去看太太手里的是啥玩意儿。  

李学武则是怕李姝在炕上追自己,抱着送到了母亲怀里,拎着包就出了门。  

“这孩子”  

刘茵抹着眼泪要追李学武都没赶趟儿。  

老太太眯着眼睛看了看手里的黄玉念珠,不仔细看看不出什么来。  

冲着早晨的阳光摸着看了,却是每一颗念珠上都有一个不同笔体的寿字。  

老太太这辈子不信佛,不信道,信佛信道不如行正道。  

她家老头子祖辈都是治病救人的医生,现在大儿子子承父业,二儿子正直孝顺,三儿子为国奉献,孙子、孙女成人成才。  

老太太信只要心摆得正,不怕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