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武侠修真 > 悬壶济世,我只是想长生不老 > 第四百一十四章 夏朝困境

第四百一十四章 夏朝困境(2/3)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遮天   小阁老   重生之文豪巨星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莽荒纪   生活系男神   日月永在  

到毕生所愿还是不能完成。  

墨锋没有说话,他疯也似得跑动着。  

跑到那一株被鲜血浇灌的灵株面前,直接连根拔起。  

“韦叔,吃!吃了他就能好!”  

墨锋格外急切的说道。  

韦传名冷眼看着他,并不接。  

“吃啊!”  

墨锋焦急的要将灵株塞到韦传名的嘴里。  

“.傻子。”  

韦传名一掌将他拍开。  

墨锋一个踉跄,摔倒在地,连同手上的灵株。  

“没有用了,我的身体,我远比你更清楚。”  

韦传名轻轻摇着头,坐在地上,腰板挺直。  

这样也好。  

他十九年前,就该死的。  

那位存在大度,饶了他一命,全须全尾的丢出了夏朝。  

甚至没有真的彻底废掉他的修为,在临死前,在即将身死之前,他尚且能够拿回属于宗师的荣光。  

属于宗师的死法。  

这样,也挺好。  

韦传名的目光看向四周。  

血迹斑斑,鲜血横流。  

不知多少百姓,被那血袍修士屠杀,成为浇灌灵株的养料。  

如今墨锋将灵株拔了起来,那些原本鲜红犹如活动着的血液,以极快的速度开始发紫、发黑,难言的恶臭充斥在这里。  

四周摆放着的尸体,更是急速腐败着,恶臭充盈。  

在极短的时间里,一切都在飞速的逝去,本该死去的人,这一次真的是死了。  

韦传名轻轻吐了口气。  

血袍修士做出此等累累血债,所求为灵珍,尚且有一个实物。  

当初他在夏朝,任职兵部尚书之时,之所以想要发动战争,仅仅是为了在夏朝的青史之中,留下名姓。  

虚的东西,实的东西,都不过是为了自己,谁更加高贵一些呢?  

若是他成功的话,死去的人,一定远比现在还要多的多吧,尸山血海都不为过。  

无论嘴上说的再怎么好听,战争终究是强者对于弱者的暴行。  

他其实也未想过,要将夏朝的光辉传播向更远的地方。  

直到他变成了普通人。  

真正走出夏朝,看到外面的世道。  

活着可真不容易啊!  

光是为了活着,拼尽全力都不一定够。  

墨家的兼爱、儒家的仁义、法家的律法,那都是很好很好的东西。  

外面有一点,但不多。  

像是漆黑如墨的夜色中,泛着一点萤火的光。  

远比不得夏朝。  

如果能够重新回去,如果能够重新选择一次。  

他或许还会发动战争,而这一次,将不再是为了自己名留青史。  

可惜。  

宗师的时候,他想不明白这一点。  

不是宗师的时候,感触甚深却又无能为力。  

就像是有一道不可得见的鸿沟,隔在两者之间。  

明白过来的时候,已经太晚。  

“墨锋。”  

沉默之中,韦传名开口,打破了寂静。  

“嗯?”  

墨锋连忙应声。  

“不要忘了,你想做什么,想清楚,自己为什么而做。甘愿舍命,那还不够。这世上为了银两愿意舍命的人不知凡几,但那有什么值得称道的呢?”  

这一次韦传名不再斥责他,用很是平静的声音,诉说着再浅显不过的道理。  

“男子汉大丈夫,生于世间,便要顶天立地。合该让人称颂,再不济也要惊惧。  

平平无奇一生,平平无奇死去,生如朽木,死如腐草,岂不是白来世间一趟”  

韦传名看着墨锋的双眼,说道:“可惜我没有这个机会了。当初我做错了事情,明白过来的时候,已经太晚。  

但你还年轻,又赶上了如今这样的世道,未尝不能有所作为。  

若真想做事,就不要继续待在大祈了。你一个人,太笨,救不了几个人怕是就没命了。  

去夏朝吧,去夏朝。那里有值得你学习的人,有更高的人顶住风雨,你尚可成长。”  

“我”  

墨锋摇头,想说些什么。  

韦传名却是直接打断道:“你要知道,纵是墨子,当年也不是一蹴而就,直接成立墨家的。  

若为璞玉,不经雕琢便要与瓦罐相撞,墨家之衰败,岂非理所当然墨家贱己而贵人,这很不好,你要改掉。  

有朝一日,说不得你也能够成为墨家的巨子,痛陈墨子的错误呢?  

没有了墨子的墨家逐渐衰败,用的仍是墨子的道义。  

你若能让墨家强盛起来,安不能说自己胜于墨子”  

韦传名轻轻笑了起来,他脸上的血肉已经模糊,这一笑便有鲜血渗透而下,狰狞而可怖。  

墨锋来不及答话,从身上撕扯一块布下来,想要为韦传名包扎伤口。  

“去夏朝。”  

韦传名无动于衷的看着忙碌的墨锋,不再阻止。  

只是尤为坚定的说道:“去夏朝!”  

“韦叔,你先别说话了”  

墨锋着急道。  

可他的话都还尚未说完,盘坐在那里,脊背挺的笔直的韦传名,忽而倒了下去。  

墨锋僵在了原地,许久未动。  

山野皆寂。  

唯一站在那里的人,恍如一尊雕塑,连目光都无处安放。  

夏朝一百五十六年。  

柳清明已经没心思研究阵法了。  

三天两头便会看着天上发呆。  

夏朝皇宫中,很多修士也经常如此。  

就连启志帝,有闲暇之余,也会经常看天。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