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武侠修真 > 悬壶济世,我只是想长生不老 > 第二百五十一章 悬壶,济世

第二百五十一章 悬壶,济世(2/3)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遮天   小阁老   重生之文豪巨星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莽荒纪   生活系男神   日月永在  

是算不得多难,无非是消耗一些时间。”  

王莽很是认真的想了想,并未因为面前的人是顾担便立刻点头答应,他努力而又专注的思索着,然后开口说道“可要在各地设置医馆,很难。暂且不提如何培养那么多的医者,单说各个医馆所需要的药材,就是一笔极大的开销了。  

诚如顾哥所言,很多百姓生病了也没钱去诊治,乃至不敢去看。那国家开设的医馆,他们便有钱可去了么?如果不收钱,这笔开销怕是大到无法承受,如果收钱,最后好像也只是装点了一番门面,还是无人问津。”  

治病是要花钱的。  

所以民间基本上是小病不去治,大病治了也没用,或者说是治不起。  

正是因为这种原因,民间各地的医馆都很少,多是一些赤脚郎中。  

“医馆真正开销最大的地方,其实是药材。”  

顾担自己就曾在太医院任职了十几年,虽然只是挂靠,却也知道其中的弯弯绕绕,“但其实,药材并没有大家所想的那么贵,之所以显得有些昂贵,是因为绝大多数的药材,都是野生的缘故。  

只要不动用那些珍惜的药物,绝大多数的药物,完全可以自己去培育,只要种的数量足够多,成本自然会不断的下降,所以才需要一整个国家去努力,而不是再像现在这样,药材基本靠自己去山里挖,成本自然也不可同日而语。”  

这个时代当然也有药田这种东西。  

但,极少。  

而且通常都是私人所属,用来供养给权贵使用。  

真要说大批量的药田,那是一个也没有!  

说到底,医馆其实还是一个公益性质的东西,收钱多了,百姓根本不会去看病,收钱少了,那又不挣钱,所以才一直没有人去做罢了。  

“更何况,我也没说药材全部免费。一些并不严重的病,让百姓花费很少的钱财去看好,何尝不是一件好事呢?而需要动用一些比较珍贵的药材,百姓又暂时无钱医治的时候,可以让他们打上欠条,用几年的时间来偿还。  

如果到了时间还还不完或是不肯换,那便可以让人过去以工代偿,国家的建设总是需要人的,只要子民还在,也不会亏什么,反而会让人更有归属感。”  

顾担连这一点也已经有所考虑。  

当最基本的衣食得以满足之后,便有更多的东西需要去做,这关乎着一国国民的生活水平。  

而且还切实关乎着顾担能够获得的寿元。  

别的不多说,哪怕通过此举,他能够让夏朝的百姓一人多延寿一两岁,所能够收获的寿元都堪称庞大,填满青木化生诀完全不是问题!  

如此一来,既没有妄动国策,未曾触及根本,不至于招来仙人的目光,又可以极大程度的改善民生。  

说到底,还是因为有仙人的存在,很多东西顾担都不敢提及,生怕用力过猛,不仅没有让凡尘过的更好,反而会在仙人回归之后引来关注,招致滔天大祸,这才是他如此谨慎的原因。  

正是因为医馆这玩意平平无奇,无非是开设的多些,不算什么出格之举,收获却又很大,才是顾担选择它的根本原因之一。  

“如此.可以试试,即使入不敷出,只要不带来太大的负担,夏朝也可以承受。”  

王莽还是点了点头,成与不成,总得努力一番,顾担这么多年终于站出来想要做事,他当然也不可能阻止。  

“这是其一,还有一件事。”  

说完自己要做的事情之后,顾担又道“林凡,那位墨者之死,你知道吧?”  

“顾哥也听说了这件事?”  

“民间谈论此事的人极多,我又没耳聋,怎么可能听不到?”  

顾担耸了耸肩,“你准备如何去做?”  

“事关墨家,您不该来问我才是,您得问国师。”  

王莽无奈的回避了这个问题。  

这件事,不管是点头还是摇头,都不对。  

保持沉默才是明智之举。  

朝廷也是这个态度,任由民间如何讨论,但就是不给准话,任由大家畅所欲言。  

“哈”  

顾担笑了起来,“你们是都不肯去提啊。”  

王莽只是无辜的眨动着眼睛,看着顾担,满脸无奈之色。  

墨家可是由墨丘所创立的组织,夏朝立国,借了墨丘太多的名望。  

如今即使发现了墨家的问题,谁又敢去触碰呢?  

只能拖,拖到墨家自己都承受不起的时候,才会有人去做。  

但毫无疑问,现在还不到那个时候,墨家也没有那么脆弱,如今只算是掀起了一个风向而已。  

“你们不提,我来提。让人将禽厘胜喊过来吧,墨家的问题,也是时候好好谈一谈了。”  

顾担说道。  

“好!”  

一听这话,王莽激动的直拍双手。  

倒不是他对禽厘胜有什么意见,只是墨家如今,的确已经不太适合夏朝现在的格局了。  

当初国家初建,人手严重不足,物资全靠其余国度的救济和资助,推广墨家的道义和德行,能够极大程度上的稳定民心,缩减管控的成本。  

可如今人手早已不再缺乏,国家也富足了起来。  

但墨家十义,可是未有分毫的更改。  

墨者的行事作风,与二十余年前相比,哪怕已经换了一批人,还是一模一样!  

很多时候,王莽想要做些什么,都不得不去考虑墨家的存在和影响。  

只能说成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